I
随顺法流
四念处观禅进展中的所缘
流程图及说明
第二版
慈济瓦禅师 著
英译中:田苗苗
绘图:Rob Moult
总校对:汤华俊
校对组成员:李佩桦 张贵人
2020年8月
休斯敦禅修中心
目录
英文第一版前言
制作这些流程图的缘起是:当时在缅甸,我琢磨为什么禅师们没有告诉我们:为何要观照这一所缘而非其他所缘。我觉得他们一定有充分的理由,于是我第一次想到有关禅修所缘的优先次序这一问题,到后面就发展成现在图表形式的流程图了。起初的几个流程图主要是有关身念处和受念处,后来基于自己的实践和观察经验,我又增加了心念处的内容。
最近一位禅修者提到,如果出一本手册来注释这些流程图,对于禅修实践者会很有帮助。我也很认同,于是就有了你们手上的这本小册子。
这些流程图告诉修习四念处观禅(Satipaṭṭhāna Vipassanā Meditation)的禅修者,如何选择所要跟随和观察的所缘。不同于止禅(samatha bhāvanā)的修习,从最初遍作相(parikamma nimmitta预备相)到发展成似相(paṭibhāga nimitta),一直固定在一个所缘上,观禅不是这样。因为观禅(Vipassanā)的所缘是真实法的生灭过程,是非概念化的。尽管禅修之初仍会涉及相关的概念,其后的所缘将更为精准地导向其超越概念的本质——无常、苦、无我这三共相。因此,观禅的所缘,必须是自然的刹那刹那变化的一个过程、一种特质或特性,否则应视为不恰当的禅修所缘而予以舍弃。选择所缘的前提条件很多,难于在此尽述,这个事实提示我们要选择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的所缘。
这些流程图不应被视为禅修发展的必然进程。但在通常的清况下,对于依据缅甸最尊敬的马哈希尊者的教法而修习观禅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
再次,请读者们留意,切勿教条地遵从你所读到的内容,要灵活善巧。本书的指导准则是正念而且尤指毗婆舍那正念。禅修所缘无疑是重要的,就如同通往终点的道路,但关键仍在于司机。因为只要你拥有正确的毗婆舍那正念(Vipassanā Mindfulness),尽管禅修的所缘在当时并非理想,但都会自然成为观禅的所缘。
本手册没有包含“法念处”(Dhammānupassanā)这部分内容,有待后续写入。
慈济瓦
2017年8月25日
瑞士 伯拉格
英文第二版前言
这本手册比预期更早结缘完毕,因再版的需求,便借机修订错误、完善内容。
二版新增的文字内容是“法念处”,即第四个念处。基于某些原因,这部分新增的内容在以往很少被清晰地阐述,尤其涉及观禅实修层面的内容则更少,且往往偏于理论和思辨。希望本手册里的阐释能填补理论和实修之间的空白,从更多层面开启观禅的门径,拓展观禅的广度与深度。一旦禅修者建立起身、受、心这三个念处,便能在后续的修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慈济瓦
2019年1月6日
意大利樱树也原禅修中心
身念处——坐禅
主要所缘是指一位禅修者在培育正念和正定时所选用的主要观照目标。
主要所缘通常是腹部起伏,它首先被最敬爱的马哈希西亚多用于四念处观禅的修习。而当腹部起伏不适宜作主要所缘时,可替换为鼻端处的入出息。两者都是身体自然律动的过程,皆为身念处(kāyānupassanā)修习的一部分并同属于粗显的色法(oḷārikarūpa)——五感官(眼、耳、鼻、舌、身的净色)以及七境色(色、声、香、味、坚硬、温度和触压/移动)。
遇到以下情况时,次要所缘将替代主要所缘:
主要所缘不再显着,难以观察或者观察不到;
次要所缘显着增强并呈现主导态势。若此情形发生并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那么次要所缘可以成为主要所缘。
当主要所缘优势明显,次要所缘一般不会持续引起注意,它们或者消失或者消退成为背景。这时,次要所缘可被忽略。烦恼/五盖是不善法,因此不能被当做主要所缘。若烦恼/五盖持续增强,这表明已丢失正念或正念的羸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
当主要所缘和次要所缘势均力敌时,觉知主要所缘的同时也需留意次要所缘。尽管有时主要所缘不如次要所缘明显,但只要它仍可被正念跟随,就不要改变所缘。只有当次要所缘太吸引注意力且频繁发生时,我们才去(标记)观照[1]它。
图中“坐/触”是指正念观照身体的觉受。“坐”是指观照内在的觉受,诸如脊柱和四肢中保持姿势那种紧绷感。“触”指的是身体表面呈现的觉受诸如双手相互接触或臀部接触地面时的觉受。“坐”、“触”可以交替观照。不同的指导老师对于“坐、触”的观照方法会有不同的教授。
当疼痛变得强烈并持续,你不得不去关注它时,疼痛即成为主要所缘。只要你仍可以保持很好的正念,就应该持续观察疼痛。但当正念减弱或失去正念时,最好更换坐姿以继续保持正念相续。
当其他所缘都不再明显或不清晰时,心识可以成为主要所缘。
Paramattha——真实法,因其自性而存在。如果你的正念敏锐、了了分明且超越概念,就可经由其自相直接体验。
当你以身、受、心以外的现象作为所缘时,即是以法(Dhamma)作为主要所缘。当你进展至第一观智体验无我或到达更高阶的观智,法(Dhamma)则成为主要所缘。
身念处——行禅
行禅时,禅修的主要所缘是脚上的觉受。你应当每次跟随一只脚,尽管有时没动的那只脚产生更强的觉受吸引心的注意,但你都应该专注于移动的那只脚。
随着正念不断增强,每步需要标记的阶段也随之增多,这将使觉知力更贴近移动过程。随着标记阶段的增多,脚步移动的速度会自然放慢。当你的正念逐渐增强,每步标记的阶段可以由一个逐步增加到六个,就取决于你能否做到。这六个阶段动作是:1. 抬起,2. 上提(脚跟),3. 前推,4.放低,5.轻踏,6.放平。重要的是正念的提升,而不是行禅的速度或者每步可以标记多少个阶段。
行禅时,脚步移动之外的其他所缘都被视为次要所缘。当你在观照脚步移动时,次要所缘被认为已被正念观照到。你不必刻意去标记次要所缘除非它们变得明显且需要标记,比如,有人过来跟你说话,或强烈的视觉图像或声音分散了你的注意力等等。
最终,觉受及其流转变化成为正念的所缘。当这种情况发生,脚的形状淡出。可能是自然发生也可能是有意为之。禅修者所体验到法的类型(法1/法2/法3...)包括真实法(心,心所法和色法)。
受念处
根据中部尼柯耶第137经《六处分别经》
这个流程图指出在修习四念处时,可采用的步骤和所缘,同时也指明当使用正确的禅修方法时,禅修的一种自然发展方向,如图中标识所指:
采用正确的禅修方法是指刹那刹那持续观照真实法的生灭过程,例如如实地观照感受。
由于正念的丢失使得烦恼生起,或者因为使用了错误类型的正念使其修行偏离了观禅,都会阻碍这一流程的进展,甚至使其倒退。
受念处
世俗之受是指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体验到的感受。非世俗之受是禅修者在禅修中才会体验到的感受。
流程图的第一个部分为将世俗之受转换为非世俗之受:
世俗之苦受非世俗之苦受
世俗之乐受非世俗之乐受
世俗之舍受非世俗之舍受
未被留意的嗔随眠可能引生世俗的苦受。以正确的内观方法观照,非世俗之苦受可能生起。
未被留意的贪随眠可能引生世俗之乐受。以正确的内观方法观照,非世俗之乐受可能生起。
未被留意的痴随眠可能引生世俗之舍受。以正确的内观方法观照,非世俗之舍受可能生起。
流程表的第二个部分是更深一层的转换:
非世俗之苦受非世俗之乐受非世俗之舍受
在每一种受生起灭去的时候观照它们,就起到相应的转换作用。转换的终点是非世俗之舍受。
对于禅修结果的渴爱,若未被留意,可能引生非世俗之苦受。此时,若采取正确的方法观照,将由此转为非世俗之乐受。
非世俗之乐受,若未被留意,可能引起执取。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内观方法引导它转为非世俗之舍受。
流程图的第三部分是由多元目标(许多感官目标)向单一目标的流转。
通过包含培育止与观的正确内观修行,观照的所缘由多元目标向单一目标的转化过程会自动发生。随着有了高阶禅修的体验和技巧,这个过程就会发生,在本书中将不做讨论,禅修者需向有经验的禅师寻求指导。
最后一词“atammayatā”很难恰切地翻译[2]。有时,它被译为无造作,非认同为我等等。建议译为非实体化(Non-reification)比较好。总之,它的含义是指一种无法描述,出世间的非缘起(无为)状态。
心念处
心念处(1)
到此阶段,心识(Citta)成为正念的所缘。我们必须区分心(Citta)和心所(Cetasika),它们的关系就像水和水波。心(水)与心所(水波)在一个心识刹那当下作为相应缘[3](sampayutta paccaya)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我们可以分开来作分析。
在“遛狗”阶段,心如同一只狗不断地追逐能引起它兴趣的各种目标。当六尘冲击心时,会生起六识并产生不同的反应。当心奔向六根门时会被正念观照。同样地,心的种种生灭过程也将被正念观照。在遛狗阶段,心在学习了解其自身本质的过程中,养成习惯性的正念。
在“火烛和飞蛾阶段”,心在意门处被观照。心是主要所缘而其他所缘成为次要所缘。心如同明亮的火焰而次要所缘如同围绕在火焰旁边的飞蛾。有时,飞蛾会扑撞火焰而自灭,同时使火焰发生摇曳或晃动,这将取决于飞蛾的大小。
当心被作为主要所缘时,发展一定程度的持续正念是很重要的。这样,在失念的时候,正念的习惯性会自发地将失念作为所缘来观照。识别失去正念状态的出现,对于发展观禅至更深的层面,是很重要的,在这些层面只有善心的现起。
以心为主要所缘时,你会注意到冲撞心的所缘,这些所缘可以是外在的(五感官所缘)也可以是内在的(内心构建造作的所缘)。对于内在所缘,你需要凭经验来决定是跟随所缘还是最好以正念观照心——它的流动、变化。
在森林池塘阶段,此时心非常宁静,可以清楚地察觉到所有来池塘喝水的神奇的动物们(所缘)。在意门可看到心,它平静得如同森林的池塘,对轻微的变化都会很敏感。
在“行舟阶段”,正念相续,观照心毫不费力。尽管心在定中(Samahita),也会被自动观照。.
“飞翔阶段”包含更多深定(jhāna)的精微、升华的状态,心正在经历广大心(Mahaggata)的生起和灭去。
如果你能够修观禅使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ā)三共相的观智得以开发和深入,那么心的超越就会发生。这是从有为(Sankhata)和世间(Lokiya)向无为(Asankhata)和出世间(Lokuttara)转变。
心念处(2)
世俗正念(worldly mindfulness)与毗婆舍那正念(Vipassanā mindfulness)之间的区别在于毗婆舍那正念包含无我(anattā)的体验。借助毗婆舍那正念,你将有可能证得十六观智的第一观智。这可用于观智进展和观智本身的判断。尽管你还没有真正达到这一观智,但或许你已经有过较为相似的体验,所以在评鉴你自己的进步时需要小心仔细。一旦正念现起,证得毗婆舍那正念就会很快了。这个流程图标明毗婆舍那正念现起后,可以发展心念处的不同路径。
上一个流程图——心念处(1)展示了基于理论的步骤,而本篇这一流程图指明了基于实践的步骤。在本篇的流程图里,左侧流程是以更加专注的形式在意门观察到的内容。右侧流程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形式,甚至外部感官目标也经由意门被直接感知。
遛狗阶段”和“烛火与飞蛾”阶段在上一个流程图已做阐述。有时,“室内空间”阶段会取代“遛狗阶段”而被经验到。在“室内空间”阶段,那些所缘看似在心识里,同时心识包围且容纳着这些所缘。当这些目标快速地生起和灭去时,“室内空间”阶段便发展至“繁星”阶段。
在“漩涡+鱼类”这个阶段,刹那刹那的心识体验,如同一个不断加深的漩涡中心,而所缘如同被卷入漩涡里的鱼。在“飞舞的蒲公英”阶段,你能够在当下某一点持续观照当下的心识(蒲公英种子),同时也觉知到心的诸缘和其他感官所缘,它们如同一个扩展参照系,随着心识蒲公英的飞舞而变化。
“繁星”/“漩涡+鱼类”阶段和“烛火与飞蛾”/“飞舞的蒲公英”阶段分别用虚线连接起来,意指两个阶段处在相同的实践层面但是经验不同。左侧列出的阶段(“繁星”阶段/“漩涡+鱼类”阶段)指的是更为专注的正念而右侧列出的阶段(“烛火与飞蛾”/“飞舞的蒲公英”阶段)指的是对其他感官目标更为开放的正念。
在“念珠”阶段,生灭变化更为迅速,心刹那刹那变化极为快速,如同手指快速撵过念珠。在“翔雁”阶段,定力更为深细,心如同在高高的云端震颤。这相当于上一个流程图里的“飞翔”阶段。“心识之河在三角洲汇入法海”阶段相当于前一个流程图里的“行舟”阶段。在“漩涡+鱼类”,“飞舞的蒲公英”和“心识之河在三角洲汇入法海”这三个阶段里,都会经历一段快速且流程很长的过程。在“云团和闪电”阶段,行苦(sankhāradukkha)的特相变得很明显。
最终,心变得有力,可以比作龙。这个被比作出世间心的神秘生物,超越了无明、愚痴、错觉的乌云,而高高在上翱翔。
法念处
在我修学的最初那段时间里,法念处(Dhammānupassanā Satipaṭṭhāna)的“法(dhamma)”通常被译为心的所缘[4]。尽管这一翻译被普遍认为符合法这个词的含义,但这个词本身不止一种含义,而对于我来说它具有何种实修上的意义却并不清晰。因此,这种译法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学术角度而非实践角度。直到当我在一篇关于四念处的泰语论文里读到法念处的“法”的意思时,才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注释。它被译为一种“状态”,即是在阿毗达摩的名相里经常被提及的“真实法”,巴利词为Paramattha Dhamma。可以通过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被认知,比如通过硬的特性认知地元素,粘滞的特性认知水元素。因此,本流程图中的词汇需要从这一角度来理解。
法念处涵盖了所有心的所缘,所以早期翻译也是有道理的。更严格来讲,它应包含所有真实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一部分真实法在禅修时是被排除在外的。既然法念处涵盖了四念处发展的整个范畴,包括前三个念处,我们可以在正念和内观发展的流程图里看到:根据进程是如何选择所缘的。各别主题比如五盖、蕴等等会在此方案里被简要阐述。
内观正念的发展
依因缘生起正念:可能是依业力、所缘、当下的意志力或持续的修习。所缘可以包罗万象,包括概念和幻象,二者随着正念的充分发展而消失。
依有意的用功生起正念,如念处的修习:是指通过修习念处内观禅修生起正念。这包括诸如在大念住经(Satipaṭṭhāna Sutta)及其注释书里描述的初步的禅修练习,直到获得第一观智,深刻体证无我特相。
观禅正念/观智的发展——由真实法(Paramattha dhamma),进而到三共相:包含了在十六观智和十八大观(Mahāvipassanā)里所包含并描述的后续内观修行。禅修目标包括在大念处经里作为标题被提到的所缘例如:呼吸、身体姿势、受、心等等,也包括相关概念。
体证出世间法(Lokuttara Dhamma):所用的所缘只是出世间所缘。
进一步发展至更高阶的圣道和观智:所用的所缘包括更深的出世间层次的真实法和三共相。
法念处——初学者使用的真实法所缘
在这些不同部分中,特别感兴趣的是在依真实法(Paramattha dhamma)培育毗婆舍那正念/观智并进一步发展至观见三共相的过程中(详见前一个流程图)所缘的多样性。这些所缘是真实法并且依据你的入手处而有所不同。举例来说,身念处将带你进入色法,而受念处将引领你进入对受心所的观察。同样的,法念处里包含不同的主题比如五盖、五取蕴,等等,将引领你契入相应组别的真实法。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适用于观禅(Vipassanā)初学者的真实法的种类。我已经从缅甸最值得尊敬的马哈希导师一些众所周知的著作里摘取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内容,他的这些著作是以巴利原典和《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为参考依据。
以下是出自《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tha Sangaha)全部的真实法:
- 28 色法
- 89/121 心
- 52心所法
- 涅槃
那些适用于初学者的所缘如本章开篇第一页内容所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只有已获证禅那的人才可以将禅那心作为所缘。然而,其中非想非非想禅那心即使对于圣弟子舍利弗(Sāriputta)来说都太过微细。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曾有人问:过去,现在或者未来,哪一个应该被作为所缘来观照?很显然,答案是“现在”。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过去一瞬间的目标都不行,更别说那些宿住随念的目标。我认为重点在于正念观照是否足够敏锐以生起内观智慧。
在这里,对于已阐述的内容,我将不予以论证和讨论,仅就用于观照的所缘的流程提供一个概括性的说明。
法念处——依据《念处经》的心念处
前面已经说明了身念处和受念处的禅修所缘,它们也包含于法念处中。心念处的所缘也见于法念处中,并且那部分经文所述的(心的)名相,我们以一个心的类型流程图作为例子显示在上页。
有定心(samāhitaṃ)是指近行或安止定心。
广大心(mahaggataṃ)是禅那心。
无上心(anuttaraṃ)是无色界定心。
解脱心(vimuttaṃ)是指解脱于烦恼的心。
值得注意的是解脱烦恼可以发生于(禅定的)不同层次,而最终必定是通过修习毗婆舍那,不过初学者还未能到达那些层次。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可以有一个由粗显的所缘到微细的所缘的流转变化,正如在心念处的发展一章中阐明的那样。通常,流程的方向为:
粗重的不善欲界心
↓
善欲界心
↓
欲界定心
↓
色界和无色界广大心
法念处——观照五盖
观照五盖
五盖(Nīvaraṇa) | 真实法(Ultimate Reality) |
感官之欲(Kāmacchanda) | 8贪根心里的贪(lobha) |
嗔(vyāpāda) | 2嗔根心里的嗔(dosa) |
昏沉睡眠盖(Thīna-middha) | 5有行不善心里的昏沉、睡眠心所 |
掉举和恶作(Uddhacca-kukkucca) | 12不善心里的掉举心所和2嗔根心里的恶作心所 |
疑(Vicikicchā) | 1痴根心里的疑心所 |
首先,从真实法的角度观照五盖。然后,观察五盖之缘起,比如其因缘(hetupaccayo),以便将不善心转为善心;这里的观照不是“想”而是在最初现量智之后生起的比量智,这和培育第三观智类似。
说得更清楚一点,现量智是指(诸如)在第一观智里所经验的,那时心很清楚地知见到:只有这个有正念的心正在知道一个真实法的特性。在这之后紧随发生的任何推论和省思都是概念法的过程。
比量智是从第一个现量智发展出来的。直觉探寻的过程会覆盖真实法更宽和更深层的范畴,因此,会从缘起关系(包括一种以上真实法的关系)进入更深层面。这种“直觉”观智深刻地了悟一切行涉及三共相的层面(思维智sammasana)。这如同不仅仅只是看到波浪而是深入全面地看见整个大海。因此“直觉”观智不是概念法,但其后会跟着概念性的省思,后面跟着的不是“比量”而是省思。
法念处——观照五取蕴
观照五取蕴
五取蕴(Upādānakkhandha) | 真实法(Ultimate Reality) |
色取蕴 | 28种色法,是渴爱所执取的对象 |
受取蕴 | 3种或者5种受,是渴爱所执取的对象 |
想取蕴 | 3个阶段的想,是渴爱所执取的对象 |
行取蕴 | 除去受取蕴、想取蕴,以思心所为主的50种心所法,是渴爱所执取的对象 |
识取蕴 | 81种世间心,是渴爱所执取的对象 |
如前所述,不是所有这些内容都适宜作为初学者的禅修所缘。
观照五取蕴流程图类似于观照五盖流程图。首先,作为真实法来观察蕴,然后如下图所示观察蕴形成的因缘:
五取蕴(Upādānakkhandha) | 因缘示例 |
色取蕴 | 无明、渴爱、业、生/灭的共性、食物 |
受取蕴 | 无明、渴爱、业、生/灭的共性、感官刺激 |
想取蕴 | 无明、渴爱、业、生/灭的共性、感官目标(rūpārammaṇa, saddārammaṇa, etc.) |
行取蕴 | 无明、渴爱、业、生/灭的共性、痴(avijjā/moha cetasika) |
识取蕴 | 无明、渴爱、业、生/灭的共性、名色法(nāmarūpa – nāma名: cetasikas/心所; rūpa色: 物质) |
再次强调,这里的观照不是“想”而是在最初现量智之后生起的比量智,这和培育第三观智类似。
法念处——观照六根门、七觉支
观照六根门(Saḷāyatana)
内六处是:眼处——眼净色,耳处——耳净色,鼻处——鼻净色,舌处——舌净色,身处-——净色,意处——89心
外六处是:色处——色所缘,声处——声所缘,味处——味所缘,触处——触所缘包括地、火、风,法处——法(其他五处不包含现象,也不包括概念,例如52心所法,16细色,涅槃)
构成物质性的10处的因缘包括:无明、渴爱、业、食物、和生/灭的共性。构成意处和法处的因缘包括无明、渴爱、业、感官刺激和生/灭的共性。
观照七觉支(Bojjhanga)
七觉支 (Bojjhanga) | 真实法(Cetasika) | 七觉支因缘示例 |
念觉支 | Sati 念心所 | 有正知的正念,远离无正念的人,与具有正念的人为伴 |
择法觉支 | Paññā慧心所 | 探寻蕴、处、界等法,身体、衣物之整洁,平衡五根五力,远离愚痴之人,亲近智者 |
精进觉支 | Viriya 精进心所 | 思维恶道的怖畏,思维解脱道的利益,远离怠惰之人,与奋勇精进之人为伴 |
喜觉支 | Pīti喜心所 | 忆念佛、法、僧三宝,思维经典法义,远离恶人,与善友为伴 |
轻安觉支 | Passaddhi轻安心所 | 适宜的饮食、天气和姿势,中道之践行,远离身不安宁之人,与身安之人为伴 |
定觉支 | Ekaggatā一境性心所 | 平衡诸根,远离散乱之人,与有定力者为伴 |
舍觉支 | Tatramajjhattatā舍心所 | 对众生/诸事离执之心态,远离自我中心之人,与无偏曲之人为伴 |
注意:禅那(jhāna)和道(maggapaccaya)也可以作为缘。
法念处——观照四圣谛
观照四圣谛(Cattāro Ariya Sacca)
圣谛(Ariya Sacca) | 真实法(Ultimate Reality) |
苦谛 | 除属于集谛的渴爱(执取)之外的一切世俗现象 |
集谛 | 欲爱、色爱和无色爱的贪(lobha)心所 |
灭谛 | 涅槃 |
道谛 | 正见:慧(paññā)心所
正思维:寻(vitakka)心所与伺(vicāra)心所 正语:正语(vaci-duccarita virati离语恶行)心所 正业:正业(kāya-duccarita virati离身恶行)心所 正命:正命(ājīva-duccarita virati离命恶行)心所 正精进:精进(Viriya ) 心所 正念:念(Sati)心所 正定:一境性(Ekaggatā ) 心所 |
在根本道(Mūla magga)阶段,修习的内容是苦应知、集应断(通过放下或离执,断除苦因),这些仍处于世俗层面,直到获得第一观智。
在前分道(Paṭipadā magga)阶段,透过观照真实法无常性和无我性而逐渐了解行苦的本质。在此阶段,随着观智的不断深入,渴爱被逐渐灭除,前分道随观智的进展被培育出来。
在圣道(Ariya magga)阶段,在观智的圆满时圣道的实证完成,其所缘皆为出世间法。
在修培育道即修习毗婆舍那时,道支现起,否则,道支不现起。
《念处经》注释和《清净道论》有更多关于苦集、苦灭之因果链的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超出了本书所讨论的范围,此不赘述。
法念处的进一步阐述
有趣的是,每一个子题会在禅修实践的不同方面有其自身独特的影响。举例来说:
- 观五盖带来洞见,溯源心理问题的深细根结。
- 观照五蕴带来洞见,破除“我论取的邪见(attavādupādāna micchādiṭṭhi)”和“我是慢(asmimāna)”。
- 观照六入处带来洞见,洞察在六根门运作的心及其因缘的因果链。
- 观照七觉支带来洞见,洞察引生超越世间(解脱)的诸要素,也展示它们是如何运作并且是如何通过观照三共相而得以超越世间的。
- 观照四圣谛带来全面的洞见,明了每一圣谛的修行方向和作用。
法念处的最后一点注解
作为对法念处的最后一点注解,我想提一下我在早年的修学阶段所获得的一点心得。那时,我的老师告诉我从禅修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念处经》,所有那些导向圣道和圣果但不属于前三个念处的修习,都属于第四念处。于是我想,如果被问到:一个人怎么就发现了除传统和经典所教授的方法之外的道路了呢?这,应该是一个真正简洁的回答。
这样讲,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回避问题,而是确实有它的道理。因为“法念处”涵盖了通往圣道的一切方法,只要你达到了以真实法作为正念所缘这一关键点。这些真实法可以有许多许多种组合,尽管有些组合比起其它的更难以被洞察,这同时也非常有赖于个人的潜力和学识。因此,用一句中国话来表达就是“一法生万法”。法念处是广泛且灵活的同时,也是深奥且丰富的。简言之,统合四念处为一处的话那就是“法念处”。
- 英文note既可以表示标记(labeling)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注意、觉知或者观照的意思。一般开始要标记,到生灭随观智或坏灭随观智生灭太快标记不过来会自然停止标记。 ↑
- 这个巴利词atammayatā=a非+taṃ彼+maya制造+tā状态,按字面意思就是:非造作彼的状态 ↑
- 相应缘是:四种非物质(即:名)蕴彼此相互为缘。——《发趣论轻松谈》 ↑
- 英文的法念处的译法是Foundation of Mindfulness of Mental objects, 也就是把法念处的法等同于‘心的所缘 (mental o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