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iva禅师著
目录
原著前序
近年来,越来越多受华文教育的人来习禅,而市面上有关此类——毗钵舍那(Vipassana Meditation)或称为四念处内观智慧禅(Insight Meditation)的中文版书籍却又缺乏得很。为了要增加修行者对此种禅法的理论知识,于是便从我已出版的两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并合成此书。它们是:
(1)The First Step To Insight Meditation《导向内观禅的第一步》
(2) The 5 Controlling Faculties&Insight Meditation《内观禅与五根的平衡》
在此,我非常感激那些翻译者与乐捐者,因没有他们的协助,此本书不会这么顺利完成与出版。愿他们生活快乐,早日远离身心的痛苦,与获得道与果的解脱智慧。
译者前序
禅定是佛教的命脉。翻译一本关于禅法的书,实是一件艰辛的事,因修行理论的著作是与一般生活作品有异。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尽能力去踏至原著的精髓。但是,因为修行尚浅的我们,可能无法选用正确的词语去表达原著的观点及修持方法。但是,因为关于华文的内观禅书籍太缺乏了,我们唯有怀着厚颜,担此重任。
在此,愿诸同修大德,若见有错漏或与原文向背太远之处,希请指正不才的我们。最后,敬祝大家生活快乐,并早日摆脱身心苦恼。
张振鹏与蔡伟恒于沙巴州禅园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本书由福聚院免费制作
想得到更多的原始佛教书籍,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http://www.fjland.net
实践篇
内观智慧禅似乎近年来在马来西亚掀起一片热潮,可是有众多有趣于习禅的,却没有机会得到禅师的正确指示,这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合格禅师,配合着此股突然蔚起的热潮,要训练一位好的禅师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禅师对禅法的亲身经验亦是相当重要的。
书籍虽有帮助,但是,有关修禅的书籍在市面上却又少得可怜。即使能在市面上购买,此类书本不但价格昂贵,有时也未必能在书店购买到合自己心意的。比如《清净道论》,这本一向被公认为是拥有权威性的修禅著作,不但不易在书店找到,即使有,价钱亦非一般人能付得起的。并且,大多数有关此类禅法的著作,只限于较普通的教理及指示。
每个作者都有他们自己教禅的特殊方法及倾向。同时,习禅者的修禅体验却可因环境或其他条件而异的。因此,唯有在禅师的亲自督促下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禅师亲自监督习禅者,方能给予恰当的指示及教导。一位禅师也能在多方面引导习禅者,比如,给于恰当的佛法开示,激励及纠正习禅者,以免习禅者在修禅途中出差错。
另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修禅指示的“可变与伸缩性”。因为要解决一个修禅上的难题,往往都有超过一个以上的方法。重要的是,那个方法才是最好,最理想的呢?很明显的,唯有一位富有经验的禅师,才是提供解决方法的最佳人选。一位禅师需要通晓所有能解决的方法,及配合他对生活上的常识后,方可从中挑选出一个最为恰当的指示。在此,我将提出一些意见,讨论一些习禅者常遇到的困境或难题,并澄清一些人对习禅的误解,最后,希望能在没有繁杂的专业名称述写下,衬托出修习内观智慧禅的好处。
正念
一个人虽然已经阅读过好多有关正念的文章,然而有时却还扰豫着不知自己对“正念”的了解有多深。正念通常被形容为一种含有明彻、醒觉、冷静与警惕性质的心态。
其实正念是一种“认知”,却与普通所谓的“认知”有异。比方说,一个疯子亦有他“认知”事物的本能,但是他不能说拥有“正念”。正念不可能在有贪、嗔或痴的心识下“认知”。当一个人拥有正念的当刻,他在那时的心识状态是没有贪、嗔或痴的。这时,此人不但可善于控制自己的心,他也能从容的面对任何考验。在修禅时,知道目标是不足够的,一人必须有正念地知道目标。一个最好的例子是观痛,有正念的观痛和无正念的忍痛是有相当的差别。
一个较普遍且易犯的错误是,习禅者在提升正念的过程里,有操之过急的表现。他可能过度的沉迷于监定自己每个动作是否含有正念,这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身心紧绷及干扰。当此种紧绷及干扰产生时,我们已能知道如此的修禅态度是不正确的。放松观照或从容的提升正念将是正确的答案。有时,带着“不操心的态度”,反而能帮助习禅者松懈紧绷的心情。换言之,正念应在自然、从容的心态下逐渐提升起来的。
另一个在修持上常犯的错误,是习禅者太过注重于提升定力而不是正念。一个习禅者如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保持正念,他也同时会拥有随着提升正念而来的定力。然而,如一个习禅者没有正念的专注于目标,那就会培育起“不正确”的邪定,这也是导致一人“走火入魔”的原因;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一人在未执行严厉的修行前,须对禅修的方法与意义,要有适当正确的了解。没有正确的了解作为基础,而开始武断地去练习,是象征着顽固与忽略培育正念的意义。
初基者在开始修禅时,应该较着重于行禅的修持,而不是持久的坐禅,那是由于行禅的目标较粗糙及易于观照,因此,有助于提升正念,而坐禅往往能导致初基者倾向于冥想神游或沉迷于培育定力。习禅者应该紧记,提升正念应该是优先履践的任务。
在修禅期间,一个人应该尝试不去思索推理。如想体验诸事物的如实真相,习禅者不应对观照的目标有任何观念性的思维。事物的如实真相只有通过纯净的正念方能体验出来。如有思索推理的介入,那必须以正确的方法对治(对治方法将下节讲述)。
当一个人在没有思索的情形下拥有正念,那意味着他没有回忆过去或未来。唯有以正念观照当刻的事物的如实真相,方能体验诸事物的特性,例如它们的硬、热、冷等等自然性质。
这一切都能以一句话总括:一个人必须拥有明彻的正念来洞察当刻事物的实相及其呈现的种种特征。
修禅者将能在一句钟的时刻内体验多种事物的特性,例如:热、冷、硬、软、动荡等。当正念增强时,禅修者将能进一步的洞察到它们之间的缘起关系。如实地观照目标,将能带领一个人体验事物的共同特征:苦、无常、无我。最终他可铲除所有不利于修行的盖障,甚至进而息灭诸种痛苦。
(一)身念处
由身躯着手培育正念(身念处)往往是习内观的初步。这是因为修习身念处的目标比较粗糙,同时也易让培植中的正念茁长。习禅的目标可以是身体的某部分,呼吸及死尸(注:此仍墟墓观,与修习定(静)禅有共同的目标)一个人也可由定禅入手,进而修习内观智慧禅。在《阿毗达摩义论》中提到,这些以色身为目标的,仍属于五蕴之一。初习禅者也应观注四大威仪:坐、行、立及卧。
坐姿
在习禅时,习禅者应观注“坐”及“触”。有些习禅者,在修习内观智慧禅时,去观想坐姿,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观想出来的目标是非真实的。正确的方法是纯粹的观照及体验事象。
那么习禅者在观照些什么?简单的说,我们是在观照风质的运作状况,它的特征可以是紧绷、坚硬、支撑、拉或动荡。如习禅者能醒觉专注地观照它,逐渐会体会在此身躯内并没有一个“我”或“灵魂”,而只有事象之生灭过程或能量在操作着。当他具备强而有力的正念时,习禅者将能洞晓到存于这色身物质中之能量操作的广泛实相。在观照“坐”当中,即除了观照硬、僵等感觉时,习禅者也能洞察到很多其他身内的感觉,如冷热、紧松及身外的景象如声音。换句话说,当观照“坐”时,我们以“坐”为标名来引导心识去观照种种与“坐”有关的实相。标名可说是指引正念于观照目标的“念窗”。它可助我们紧系心念于观照的目标,进而培育有利的定力。通过清晰醒觉的正念,观照事物在当刻呈现的实相。在此,我们不可选择目标来进行观照,我们只可指引正念于“念窗”内呈现的目标等。
触
在开始时,习禅者应观照臀及腿部与坐垫接触的部位。其实,在坐禅里,有很多可供观照的接触点(见下图:4-12触点)。习禅者可以以有秩序的节奏观照这些触点以增强定力。花费在观照触点时间的长短应视习禅者的心念及目标现起的清晰程度而定。被观照的目标越清楚,停留下来的时间亦可久些。反过来说,如被观照的目标模糊不清,或习禅者已被昏昏睡意笼罩时,他应以较快的观照速度,去观注不同的触点。“触”及“坐”两者都应被观照。有如观照其他目标一样,在观照触点时,主要是观照事物生灭的特相。
1-2 腹部上升及下降 3 坐 4-12 触点
腹部上升及下降
在修习坐禅时,初基者通常都以观照腹部的上升及下降过程为主要目标。实际上,他是在审察导致腹部移动的风质。同时,随着这风质运作的过程中,其余的各类色法也会在其中相应地变化着。(如地质、火质、水质)。这些现象的存在,也都同时地,通过观照腹部上下过程时,被习禅者意识到。
并且,通过观注腹部的上升及下降过程,也有助以培育习禅者的定力。不过,习禅者不应太过于担心腹部上下过程的清楚性,而去刻意操纵呼吸(以不自然的方式)。腹部的上升及下降亦是无常的,它可在被观照时突然消失,如有此现象发生,习禅者就应把观照心转移到别的目标上。
一个通常被提出来的问题是:专注审察鼻端上之呼吸状况,已是驰名久远的培育定力方式(注:安般念法)。如今为何舍弃不用,却要去观照腹部的上下过程?有位禅师给于此问题的答案是:名色法较易在观照腹部上升及下降时洞悉出来。即是由于观照腹部的上下运作状况比在鼻端的出入息来得粗糙,则事象之三法印特征(苦、无常、无我)也较明显地呈现。
依此内观智慧禅法修习,所培育的定力,是含有刹那的性质。但禅者观照实相时,却以培育正念为首要目标,而不是那伴随着的正定。同时,观照、数息或控制呼吸法都不该在此采用(那是由于修习内观智慧禅,基本上是以观照诸实相为依据的)。
行禅
对于初习禅者来说,通常得到的劝导是应先修习行禅。有位禅师曾说,在坐禅前,习禅者应先修习行禅,他也曾提示,一个人可纯粹通过行禅而证得阿罗汉果位。一般上,习禅者都认同,如有一刻完善的行禅,接下来的坐禅通常都是非常如意的。习禅者不可忽略或低估行禅的重要性。只习坐禅而忽略了行禅,就如一位只有一支脚行走的残障人士一样。在内观智慧禅里,行禅有多方面的用途。首先,习禅者不可能一直都在修习坐禅,反过来说,若能在接着下节坐禅的空隙时间里,利用修习行禅来培育及维持正念,这将对禅修的进展有极大的助益,持续不断的正念往往都被强调,否则培育正智所需的定力将不会增强。
行禅本身就是内观智慧禅的修习。“那儿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众生,或称为人的,或一个不变的我在行走着…”,此种的智慧,是通过醒觉地审察物质现象(即是观照每一步伐的移动过程),及精神心理现象(即是紧系观照那意图引导行走的心),而自然产生的亲身经验或领会。此种的自觉领悟,便是内观智慧禅法中,所谓的洞察正智了。
行禅的特征也有异于坐禅,它的目标比较粗糙,易于变迁。因此,正念也较易于在行禅中被提升。基于此因,它含有平衡的要素,它能引导习禅者倾向内观智慧禅的修习而非定(静)禅。在习行禅时,我们也应观照“转动”,“看到”,“想到”,也由此日益渐进而演变成生活中培育正念的作习。
在行禅时,应逐步增加观照目标的层次,以便增长正念及定力。习禅者行禅时的步伐应视他自认为最稳定舒适的速度下进行。习禅者不应操之过急,要明白到,培育正念比观照步伐层次的数目来得重要。一旦正念培育起来时,就该把步伐放慢下来,以便能观照更多微小的细节。初习禅者在开始修习时,常犯的错误是行走得太慢,最终,因为心切要观照一些难于观察的微细现象,而导致紧绷的情绪。
习禅者,不论是初基或老练者都应在开始行禅时以快速的步伐行走。快步伐走有“适应”目标的作用,它亦有运动四肢及克服睡意的功能。但是,却有些习禅者“过度”修习行禅,不单以“超速”步调行走,且行禅时间也过量的长。结果,导致身心烦乱及疲倦。习禅者切忌心浮气躁,应以“恰好”的习禅态度来培育正念。
当习禅者的禅修有所进展时,他就会洞察到,所谓的行禅,原来是被一连串刹那相续生灭的物质与精神现象所组合而成的。一人之禅修,若已进展到此阶段,他行禅的步调就会自然地慢下来了。
在行禅时,一些外界的声音,及存于身躯里的种种感受,或发出身语意行为前的各种动机都可作为修习行禅时的次要观照目标。可是,若此些目标已呈现得非常明显,且干扰到行禅时,习禅者该停止行禅而去观照这些次要的目标。
站(立)
“站”也在习禅时被观照的。例如:当习禅者在行走前及到达行走的末端时,可观照“站”的姿势,以及脚底的“触”点(脚底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有位驰名的禅师曾经这样提示过,习站禅对那些易打瞌睡的习禅者来说有好的对治效果。长时间的修习站禅,一般上,是不被大力推荐的,尤其是对一些体质柔弱的妇女与小孩们。这是由于修习站禅须要很多的精进力,来支撑色身的平衡。同时,经过一段时候修习站禅后,禅者会进入一种似在做梦般的三昧境地(Samadhi),往往这会引致膝部显得无力,甚至有时一个踉跄便跌倒于地上。
这位禅师也谈到,有些习禅者向他报告,在他们长久修习站禅的过程中,躯体常会出现一种要向前后或左右摇摆的动作,故心中时时被一股畏惧跌倒的阴影笼罩着。修习站禅时,要将脚稍微分开站立,以便增长身体之平衡。习禅者可以以正念由头至趾向下扫视,或可专注那些较强而明显的身内感觉,或若有时腹部的上升及下降过程呈现的明显时,禅者也可去观照它。
卧
在密集修习期间,卧禅通常是不被鼓励的。因为它易使人在不自觉中入睡。但是,若习禅者在修习卧姿下拥有正念,即是确保自己能随时保持醒觉与警惕,那他就不会陷入睡乡而不自知。禅者若要上床就寝,他可以采用普通性的正念来修习卧禅,被推荐的卧姿是“狮”势,指禅者的身体是以右侧躺卧于床上,它比左侧或平卧来的好,当然,后两者并非不能采用。
在躺下时,应以正念观照“躺下”,“躺下”,及“接触”,“接触”。当腹部上升及下降明显时,就应观照腹部的上升及下降。当喜受呈现时,应观照“喜受”,“喜受”。同样的,“思维”,“声音”,“疼痛”,等等亦如是地对待。若习禅者有好的修持,他不但可以观照到自己将要入睡前的心识状况,即使苏醒当刻的心识状况,也都能了了分明地意识到。由于躺下时的舒适姿势能引发喜受的生起,所以在这种情形下,通常精进力是不存在的。
日常生活体态
从《念住经》里,我们看到,世尊如何地一再提醒比丘们,要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住四念处。如:沐浴着衣,大小便利,持钵受食,言谈语默,回顾视瞻,屈伸俯仰,都要正念击心安住,守护根门。
心必须训育到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正念,唯有时刻保持正念,它才能变得明彻有力,在此所谓“无论何时”是指心念的连续性,而“无论何地”是指其变迁性。没有任何时间是不能用来培育正念的;同样的,正智也可在任何时间内提升。
忽略运用正念在日常生活中,将大大的削减正念的效益,也会带来负面的妨碍。很多在家众往往为了提升一人生活上的素质,放工回家后,总觉得自己不易集中精神修禅。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与维持正念。
(涉及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正念的范围很广,在此不加以讨论,我们会策划在日后编写此类的文章)
我们在日常起居中,四周有无数的事物,可被引用为培育正念的目标。若把他们忽略了,那只可证明我们对身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是那么地失慎无知。我们必须尝试去知觉当下的事物,而不是在沉想往事,或是揣臆未来。
(二)受念处
以受念处培育的正念,能破除快乐的幻相(即指执苦为乐的颠倒想)。要破除此种幻相,我们必须透视苦的本质,洞悉它的特性。
痛是苦的一种显现方式,而痛往往是初习禅者体验得最清晰的心所之一。它提供习禅者一种能培育正念的有趣目标。然而,它也是易让观照者生起排斥嗔恚情绪的目标。如习禅者已生起此种嗔恚的情绪,他该立刻去观照此心:“嗔恚”,“嗔恚”,直到它消失后才到回去观痛(目标)。观痛的关健,是禅者要以轻松平稳的情绪去观注它。若习禅者能做到此点,他将能洞察到疼痛现象的各种演变,如拉撕痛、尖锐痛、炽热痛、激痛等。如习禅者没有正念,那就往往没有观察痛的勇气。随着禅者定力增强,痛感也会相应的增强。在具有恼怒或嗔恨的心识下忍痛观照,亦非是培育正念的方法。如习禅者实在无法观痛,可置之不理。(注:把观照心转移到其他的目标,如腹部上下)。若已无法忍耐下去,习禅者可在有正念下以缓慢的动作更换坐姿,或起来修习行禅(它有有助于培育正念的功能)。如果习禅者能在有正念下观照到痛的种种变化形式,习禅者对事象之变迁及无常的理解将会有更深一层的认知。疼痛的现象,到了此种田地,对习禅者来说,已不再是一种难忍的目标了。一句有利的忠言 “观痛并不是希望痛消失,而是以它为帮助培育正念的处所,及洞察它的本质”。如此,习禅者将不会这么沉迷执着这色身及一切感受。
有时,一些怯弱的初基习禅者,会对此些疼痛的目标,生起畏惧的心理,他们以为种种疼痛能对身体的健康带来危害,甚至令他们中风瘫痪,便因此而放弃修禅。其实,这一切的担忧都是没有根据的。在我数十年的教禅生涯里,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因数小时的坐禅,而因此变得跛脚或瘫痪。
当观照乐受时,我们也应如实地去观照其自然本质,乐受亦是不圆满、不完善或苦的。它通常在痛消失后或遇见可意的事物时呈现。当乐受升起时,我们必须以正念去观照,否则,贪婪或执着的心将依它而生起。就好比恼怒因痛而生,执取亦因悦意目标而生起。
其实,乐受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只要能以四念处修习法去击心安住,禅者就不会生染着之心,故它就不会变成了障碍。相反的,在拥有正念的状况下,去观照生起的乐受,定力会因拥有“乐”禅支而相应的增强。但应该防范的是,禅者对自己的禅修境地生起自满或得意的心态。乐受的变化不易被洞察到。即使能被观照,它异常会变得不甚强烈或变成不苦不乐受(舍受)。乐受也有其消失的时刻,故不圆满矣!
不苦不乐受通常是老练的习禅者能观照到。根据一位禅师,唯有已踏至第五内观正智的习禅者才能体验到此种舍的感受。因为一个人处于此阶段时,习禅者开始摒弃观念(已没有目标的大小概念)。
在佛教,我们常听闻“苦相”,其实是指一切事象在不停地变迁生灭之不圆满性。由于言语文字都是心所造成的观念,所以它们不能完全地把苦相的实质表达出来。苦相的本质必须被习禅者亲身体验证悟的。唯有当我们如实地体验物质的变迁特性,我们方能从中领会一切事象灭尽后的清净寂静(指一切苦或贪嗔痴的息灭)。
(三)心念处
有如其他的念处,心念处亦有广泛的目标。由粗糙至微细。所以,修习心念处也该先以身念处进而至心念处。
在修习心念处时,我们应以思维或思潮作为观照的主要目标。思潮本身也有多样的显现方式,如计划、想、反省等。当观照“思潮”时,我们只应如实地观照“思潮”。思潮通常牵连到观念及过去或未来的事物。习禅者应该观照“思潮”,“计划”,“反省”等等。而不涉及它们里头所含有观念性的事物。那就不会使我们强化思维。如思潮仍然持续不断,那便意味着我们没有正念。如习禅者拥有正念,或能保持醒觉地如实观注,思潮往往会在被观照的当刻消失去。
当观照思潮时,也该与观照疼痛一般,必须拥有沉着安静的心态。我们是观照它的自然本质,而不是期望它在被观照时消失。如能保持此种态度观照,思潮自然会逐渐减少。如果习禅者抱着期望它快点消失的态度,思潮往往会因此而持续不断。如不执着的以正念观照,我们将更易体会了知诸相生起法是苦,是无常,是无我的。但是,如思潮仍然持续不断或持,根据一位禅师说,观照心念的“技巧”,是精进且持续地观照。心识变化迅速,同样的,我们应以相同的速度紧系于它。烦恼障如一股强大的瀑流,因此,我们的正念就必须更强且有力以便克服它。通常这些思维是缘于我们潜伏的贪嗔痴而产生。思潮虽然有时看来好似停止了下来,其实仍有残存的余迹可寻。我们必须拥有正念地去观照,直到它们完全消声匿迹为止。当对这些烦恼障有正念时,我们不但知悉它的存在,同时也能明确地洞晓它的无常、苦及无我的本质。
世尊于法句经,有如此地描述心识之性质:它是难掌握控制的,易飘荡不定,不愿久留停泊于现况上。所以,要观照心识是一件极难的工作。一些初基的习禅者,于初步习禅时,尝试去逐个捕捉观照,这些无形的心识,由于缺乏敏锐的正念,往往弄得自己乱想纷飞,茫然无措。他越是努力,越是忙乱。到了此种地步,习禅者若还力图空化内心,或蓄意排除内心的任何心思杂念,这将会使情况更加恶化。
我们应该把这修禅之座右铭牢记于心:“全心全意地以正念投入观察,勿对目标起相对的反应、评估、推理或分析”。当一人拥有正念时,他不但能清醒知悉那具有正念的心态,即使是在专注观照目标(主要),但若有任何强烈的对象或目标(次要)生起时,他也能很快地觉察到。这时,虽然习禅者已被分心地吸引开去,但对这观照心——由主要目标转移到次要目标的过程,他是非常醒觉地觉察到的。所以说,习禅者仍是处于具有正念的状态里。习禅者在修习心念处时,必须持续不断地应用正念于观照的心识上。不然,他在不知正念已灭失时,仍以为自己还是很清醒地观照着目标。
当习禅者之正念日渐强化,以及那些修行上的盖障也逐渐相对克服时,一些美好的禅境或心态也会伴随着生起,譬如:修行者内心遍满喜悦,心识明亮,身心感到轻,全身流通着胜妙之乐受…等等。这时,习禅者须加劲持续醒觉观照,要了了分明它们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发展,如何消失。否则,当这些悦愉的心识变得微细,难掌握察觉时,习禅者会不知不觉放弃观照禅定之主要目标,而在执染坐享此些喜悦。继而,有些习禅者,还会这么想 “在我今生以前,未曾生起过如此的明净境界,或喜悦…,我已达到修行的最高阶段,我已证悟,我已得圣道、圣果。此种把非道执为道,非果执为果,将使行者的禅修停滞不前,且最终会落于邪途。世尊在《中部经》有此的提示:比丘们啊!我所说的法也好象木筏一样,是用来济渡河川的,不是为了贪取它、把玩它、珍藏它、执着它。比丘们啊!你们若已懂得我的教诫犹如木筏,就当明白好的东西(注:指那些美好的禅境),尚应舍弃,何况不好的东西呢?”所以无论习禅者之成就,已达到何等高尚纯净的阶段,如有执着,即须放弃。
(四)法念处
法念处的目标涉及广泛。法(Dhamma)本身被译为,一种显示于心灵或精神上的目标。确实上,法是种无个人或无众生的自然现象,它含盖全部的缘生法或有为法,以及非缘生法(即是所谓涅槃)。所以,除了上述的三种念处所涉及的范围——色法与心识法,而所剩下的心所法(Mental fac-tors)与涅槃,便为修习法念处的目标了。通过修习法念处,如实地观照目标,了解它们的缘起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这种的亲身体验,将有助一个人破除我见的颠倒,即是错认执取五蕴现象为恒我之幻觉。法念处的
修持共分五大类:
(i)五盖
(ii)六(内、外)处
(iii)五蕴
(iv)七觉支
(v)四圣谛
(i)五盖
五盖为:贪欲、嗔恨、昏沉睡眠、掉举懊悔及疑惑。贪欲盖在此念处是指对可意的目标生起执着及渴求的心识。嗔恨盖是指对观照目标生起厌弃、苦恼或摧毁性的忿怒情绪。昏沉睡眠盖是指观照于目标时,心显得怠慢迟钝,掉举及懊悔盖是指那散乱歉疚悔恨的心识。疑惑盖是指那对四圣谛及三宝起了疑惑的心识。
在此念处,习禅者不但需要了了分明地观照这些不善心识的生起及消失,同时,也要对那些构成恶法生起与消失的条件,注意观察。
(ii)六(内外)处[六根六尘(处法门)]
习禅者不但要观照六根与六尘中的诸法(眼识、耳识鼻识…),是如何的生起与消失,且要对构成诸法之缘起条件,了了分明地观察。
当我们观照“看到”时,要应用“看到”,“看到”此字为标名,仍是因为它有助习禅者观注看的过程。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目标的颜色。习禅者所意识到的目标之形状、大小,及较后生起的思维,都是心所造成的观念。所以,每当看到强烈的目标时,我们立刻标名观照“看到”,“看到”(只停留于目标之表色或观照于目标的光线),这将“淡化”对目标所生起的形状或思维观念。在此过程里,我们也能觉察到“看到”的心识,那便是,只有看的心识存在,而不是有个“众生”或“我”在此进行看的行动。听与声,嗅与味,尝与食物,身与触,知与被知物都是如此观照。
我们为何观照“听到”,“听到”而不是“声音”呢?那是因为声音,不但含有一种断续不连接的性质,而且拥有要向四周扩散的特性。所以它较难以正念追系。试图“追系”只会使习禅者更易被干扰,及不易培育较强的定力。观照“听到”,纯粹的观照在耳边听到的声音,而非“耳外”,如此观照将有助习禅者倾向内观专注及内心沉着。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确要观照“声音”,“声音”,那是当声音十分强大与持久时。在这无可避免的状况下,我们除了观照声音及其变化外,并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在观照六根门及它们的所缘(目标)时,习禅者必须锻练醒觉的专注心及守护那些可能依止它们升起的观念。这正是佛陀给予婆醯迦(Bahiya)的忠告里所强调的:“如是啊!婆醯迦!你应修习,在看时,只有看;在听时,只有听;在觉触时(嗅、尝)也只有觉到;有思时也只有想到。
观内外的六根门及触尘,当其位有正念的观照时,将有破除我见的能力。我们可察觉到,其实根本没有一个众生,或我或任何幕后主使的人,只有过程在进行着而已。这种观注的修习,对日常生活中,培育无我的正智尤其有效。
通常,烦恼障都是依止六根门而生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锐利持续的正念时,此些恼人的恶法,往往会在这“看到”,或“听到”的过程里剩隙而入地生起。因此,我们也须观照那由六根门所生起的盖障。
(iii)五蕴
蕴分五大类:
色蕴,仍是四大种性所缘生之色法。这里所说的四大种性即指坚性(地大),湿性(水大),暖性(火大),与动性(风大)。色蕴包括了整个物质的领域,我们人类也在其中。
受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感受,概括了受蕴的功用。人类的情绪,也由此蕴构成。
想蕴:它的功能是在,认知与辫别各种身心活动的目标。人类的记忆属于此蕴。
行蕴:对于外境或目标生起善恶功能的心理活动,即有目的行动之意志。一般所谓的业,也属于此蕴。
识蕴:识有了别、集起的功用,为能认识之主体,它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其所依,(六识身),负担对物镜了解分别记录的作用。
“正如其械已装配,马车此语已命名,下如有此五蕴时,世俗惯称为有情”
这五种精神(名)与内体(色)的蕴,是互相依存的。当它们结合活动的时候,就成为一架身心合一的机器(或有情众生),因而产生了“我”的意念。这也就是所谓:见的幻觉,仍是一种虚妄的意念,一种错认五蕴现象为实“我”的身见。所以,习禅者要从五蕴中去注意观察诸法,了知(色、受、想、行、识)的性质,它们如何生起,如何坏灭。通过如此专心击念,习禅者将能认清诸法的实相。
(iv)七觉支
七觉支是指——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及舍觉支——是引导习禅者通过涅槃的七种善心所法。当习禅者踏至第四内观正智时,它们就会显得非常清楚,所以说,它们并非是初基习禅者应用的目标。在它们初期生起时,由于它们的宁静性质,往往会导致习禅者产生染着,而沉醉其中不愿出来。我们应如何观察七觉支中的诸法呢?
习禅者如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他有念觉支;或者没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他没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念觉支怎样才能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经生起的念觉支怎样才能充分发展。对于其他的六种觉支亦如此观察。由于有这样地专心击念观察,众恶法(如执取染着,傲慢自满)就无机会生长与发展。同时,也有助我们的禅修保持稳定的发展,及平衡五根的好处,尤其是对平衡精进根与定根间。
在随时对治不善心态方面,七觉支的修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譬如,当禅者对自己禅修感到沮丧气馁时,这时他就应当修习精进觉支,喜觉支及择法觉支,这三种觉支将有助高扬激励行者的心。而当习禅者修行情绪过于兴奋激动时,他就应当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及舍觉支,这三种觉支将有助修行者恢复慎静的作用。
对这些觉支的生灭有正念,它本身就是培育内观正智的修习。持续不断的奋力修习这七种觉支将会日渐圆满成熟,进而启发导致一切苦灭的正智。
(v)真谛(四圣谛)
四圣谛是指:
苦谛:是指那些我们应明了领会的实相。如五蕴本身即是苦。
集谛:是指那应根除的贪染或苦之根源。
灭谛:苦之止息。
道谛:导苦之止息的途径。
“苦”是译自巴利文的“Dukkha”,有些人却喜欢翻译它为“不圆满”或“有缺隙的”。根据《无我经》,里面提及无常为苦,苦者无我。因此,对无常含有正念,亦是对苦含有正念。那么,什么是无常呢?即是指诸法名法与色法,包括所有物质及精神现象,除了涅槃外,其他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应该观照各种这些物质及精神现象,如何地生起与衰灭。
当习禅者之贪染或烦恼障生起时,他必须立刻以正念注意观照它,由于它们都是形成众生苦疼产生的原因或条件。如是的观照,我们将能看到它们的消失。当我们看清_苦、无常及无我的三个特征,我们也正在培育道支(即八正道)直到我们能亲身体验那最终的苦灭。此种道支为:
正见–指在观照时,对目标缘生缘灭的互相关有正确的了解。
正思惟–指引导观照心识于内观智慧的目标上
正语–避免不正当的言语。
正业–避免不道德的行为。
正命–避免不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指把心推向目标之鞭策力,有令烦恼不生或断除的功用。
正念–指对目标的醒觉心。
正定–平稳定住目标上之心力。
由于法念处的目标,都是非常微细的,故法念处的修持比其他前三种念处来得困难。比方说,具有贪欲的心识及贪欲本身就不易辫别出来了。所以,一般上,初基的习禅者不应于此念处着手。唯有当他对其他三种念处有相当的掌握基础后,方才去观照那些更细微的目标。经论里也常提及,此种念处较适合给那些生性慧根锐利者修者。
摘要篇
在许多佛教传统经典里,尤其是在此部《念住经》中可看到此种毗钵舍那或称为内观智慧,是依据四住(处):身、受、心、法,为修行准则的基础。
而近代的缅甸马哈希大禅师所传授的内观智慧禅特点仍是以审察或观照个人的腹部上升与下降过程为初学者的主要目标。但这禅定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若在禅坐过程中,忽然有另一个较明显的目标呈现时,这观照的心是可由腹部处转移到此目标上。由于每个导师教禅的技巧与累积的经验不同,所以在教法与采用禅定目标上是多样化和具有伸缩性的。
佛陀在《念住经》里,一再强调此乃是唯一能净化人心的法门。此经把禅定目标分为四大种类。一个人可通过任何其中的一类,使他培育起极强的正念,方能令他如实了解所观照目标的特性或本质。此四念住为:
(一)身念处(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以身体为培养正念的根基。
身念处又分为十四个部分:(1)出入息(2)姿势(3)明觉/正知
很明显的,它们当中有一些是纯粹以定禅或三昧禅为入门的修行法,往后便转入智慧禅为最终目的:他观照五蕴的生起,五蕴的失灭或五蕴的生灭。
(二)受念处(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以感受作为培养正念的根基。
受念处分别有九种感受的目标:
(1)——(3)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4)——(6)身体的乐受,身体的苦受,身体的不苦不乐受
(7)——(9)精神上的乐受,精神上的苦受,精神上的不苦不乐受。
(三)心念处(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以心识为培养正念的根基。
以下十六种心识可以作为培养心念处的引导:
(1)心有贪(2)心无贪
(3)心有嗔(4)心无嗔
(5)心有痴(6)心无痴
(7)心专注(8)心散乱
(9)心广大(10)心狭小
(11)有上进心(12)无上进心
(13)心得静 (14)心不静
(15)心的解脱(16)心不解脱
(四)法念处(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以心所为培养正念的根基。
(1)五盖
(2)五蕴
(3)六根与六尘
(4)七觉支
(5)四圣谛
注:要知道十六种心识的详细资料,请参阅《清净道论》第375页:他心智论。
初习禅者应先以身念处为培养正念的主要目标。因为身念处:
(1)目标较粗,易于观照。(2)时常都存在,并且实际。(3)没有疼痛的感受,因此,可以在无心理压力下进行长时间的观照。
当习禅者观照色相的过程时,自然而然地也会观察到随现的心法。例如:禅者坐久之后,将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其他惯性的恶习和妄念亦会困扰习禅者。
然而,当正念与正定有了相当的进步,习禅者将很容易的观照到更多微细的目标。使初学者比较容易培养正念的观照目标有以下几种:
(1)腹部的上升与下降(2)坐与接触的感觉(3)妄想与掉举(4)昏沉(5)听到声音(6)苦受与乐受
习禅者应以腹部的上升及下降为观照的主要目标,但当它变得细微,不明显或不存在时,习禅者就应转移观照坐和接触,作为培育正念的主要目标。坐了一段时间后,如有痛觉产生,就应观照痛的感受以取代其他的目标。如果有比较稀有的目标出现,也须注意观照,但当它们消失后,就应观照原有的主要目标。
在行禅时,行走的过程是主要的观照目标。其他如痛、妄想、视线、听觉等都是次要的目标。依此修习,习禅者就能清醒的观察到名与色的生灭过程。
如果同时有几个目标出现,习禅者可能会感到困扰和犹豫,因此,禅者就须按照优先顺序的方法去观注目标。这程序有助于增加正念、正定和智慧根。
培育正念的过程
培养正念的过程可以分为:
(1)引发正念。
(2)保持连续不断的正念,即是指能系念于目标变迁的过程。
(3)增强正念以观照事物的实相,即是能亲自直接体验到各种不同现象如何的产生,以及形成名与色的过程。这过程有三个阶段:
(A)保持正念。
(B)将正念集中于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即是专注于随着腹部的上升与下降所产生的目标。
(C)以正念直接的知道形成物质与精神的生灭过程——这情形通常是一连串的生灭动态。这样观察,智慧就会由此观照中而生。
正念的提升
不论是止(定)禅(Samatha Bhavana)或是内观智慧禅(Vipassana Bhavana),正念都在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的心处于善境——即远离贪、嗔及痴。反之,一个人若无正念,往往会误入邪定。如果没有及早发现,也许会导致精神出问题。
但,如习禅者已培育和拥有很强及坚定的正念,那么要摄入禅那(Jhana)不但轻而易举,而且非常安全。在修习智慧禅时,有了正念才能使我们醒觉,领悟到三法印,即无常、苦与无我。
心念不稳定与不清净,烦恼必然滋生。所以我们需要有正念。但什么是正念?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它呢?
曾有一次,一位读了好多佛书的人,前来精进修禅,他听了指示之后,他问道:“到底什么是正念?
这真使人怀疑他对所读的一切有多深的了解。也有些诵经和观想多年的习禅者,亦不知道什么是正念。这令人怀疑那些人是否以正念修禅,或是在培育邪定?
其实,要解释正念也不是容易。因为文字是一种观念而人们又常常会有错误的概念。正念其实是实相,一个唯有通过清净,非幻想和敏锐的心才能亲身体会出来的法(现象)。当一个人修禅有进步时,以及正念够成熟时,他将会很肯定地,没有丝毫怀疑地知道他当刻是拥有正念。
一个体验过什么是正念的人,在修禅时能分辫那甚为重要的正念是否呈现。
正念也可以分为好几种,其中有日常生活中的正念和修禅时的正念,前者经常串连世俗的观念为目标,则它不能引发任何出世间的智慧。有时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清楚,但由于所接触的都是世俗的事物,因此,这种正念最终也只能带来世间的智慧而已。然而,在修禅时所培育的正念是由种种不同的心识及目标所修成的。它不是基于观念,而是实相(真理),比如疼痛、声音、流动性(风质的特性),热(火质的特性)等等。这些正念能导致真理的证悟,即对事物的如实知见,并自然的引发出出世间的智慧以至解脱。
除了以上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正念,还有一种似正念而非正念的心识。
比如,当我们在做梦时,通常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以为它是事实。很明显的,我们是没有正念之故,不然的话,当我们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时,我们会清醒过来。不过有时候,我们也许会迷迷糊糊的知道自己在做梦。这时虽然有正念,但非常微弱。
对正念有一个明确的见解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在修禅时我们也许做错了也不知道。比如,我们也许是在培育没有正念的定力(邪定)。这会导致混乱与不良的后果。
那么到底什么是正念?
正念可说是一种平稳、不被干扰、警觉和清晰的清醒意识。
平稳:不像胆怯者在受惊时的战兢,也没有过度忧虑者那般神经过敏。
不被干扰:轻安、平静、寂静、远离贪、嗔及痴。
清楚:不含糊,不混乱,不沉重。
警觉:迟钝和懒散心态的对比。
以下的例子或许可以更清楚的解释正念:
(一)捧一个盛满热油的碗:想要捧一个盛满热油的碗,那当然需要有正念——平稳、清楚及警觉的心境,这样热油才不会溢出来。
(二)行走在独木桥上:
要在独木桥上行走,必须有很强的正念,才不至于掉入水里。但是人的一生里有多少回行走于独木桥?或将要生气那一念顷间能保持正念呢?
这些时候,我们是最需要有正念。正念不会自然的发出来,它需要我们去提升。若想克服生活上的种种障碍,我们必须要有秩序的培育正念,并使它成为习惯。
正念的平稳,可以从一个正在行禅的禅者看出来。他可以走得非常缓慢,即使很多时候,他只用一只脚来支持体重,但他的姿态却很平稳。
正念也可以比喻为国王的财政官,他必须时时向国王报告有关皇室的财务。正念也是一样,它时时告诉我们内在和外界的诸法实相——好、坏或中性(非好非坏)。因此,“彻底详细”可以说是正念的特征。它就好像一个工作效力非常好,而又彻底的国库财政官。
正念也曾比喻为国王的顾问,他在重要的事物上给予忠告。正念亦是如此,它时常将我们置于正道,经过一番审察之后,正念可以消除不善的心所,而提升需要被提升的善心所。
我们也许会以为“思想”是包含在正念里,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么说。但不是在修行期间透视实相真理时,这是因为后者包含了透视苦相及其他实相相等的能力,并且重要的是对正念有了明确的概念之后,接下来便是要如何将它提升,并尽量持续这种心境。要拥有正确和善巧的方法来培育正念。好的环境和积极的同伴都是很好的助缘,这种良机可在精进修禅期时获得,因为在那时候,我们暂时可不必为工作或家庭问题而烦恼。同时有足够的时间,使心平静下来,而专注于提升正念,只有抛开一切世俗的观念,我们才会更进一步靠近我们期望的目标。
要培育这种正念以至看透一切法的本然实相,我们必须牢记以下几点:
(一)思想不应和正念参杂,因为思想附有观念,而且它经常因烦恼而生。对初学者而言,不管他们下了多少苦功,思想肯定是会现起。不过只要多加练习,这种难题一定能够克服。
(二)紧系眼前的事项,唯有把握眼前当刻的事项,才能系念于之法如实知见。不要回忆过去。一小时前所想的事有时都难清楚的记起,更何况是昨天的!也不要幻想未来,因为我们不能肯定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三)时时警觉精神(心法)及物质(色法)的特征和它们的本质。这些都是有意识及无意识的互相关连下所形成的特质。没有修禅体验的,自然是无法觉察到这点,因为它们迅速又复杂地生灭着,何况再加上我们累积而来的这种观念(正确及错误的),有如“我”,“你”等概念。也由于我们执取错误的观念,一切忧悲苦恼便随之而来。
为了方便观察这种事物的如实本性,修禅者最好将所有的举止动作放得缓慢下来。有位禅师举例:当风扇在快速转动时,我们并不能看到风扇的原本面目,除非将它的速度调慢或让它停止。放慢动作对“初生”的念力有很大的帮助。就像要维续手中一支微弱的烛光一样,只有小心的行走才能够使它继续的燃烧。不过,有些太操之过急于求进度的初学者,因其太慢的动作,不但不能观照任何动态,反而导致精神紧张。初生的念力就好比一个小孩,他时常需要别人的扶持。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个现象(法)加上一个标名作为引导。以导致我们能专注于目标。比如,当我们看到某种东西时,我们便将这个看的过程标名为“看到”,“看到”。若不标名,初学者的心较易分散。
初学者必须要按照有顺序的方法来提升念力。起初他必须听从导师的基本指示。这些基本指示可以从其他书籍中获得,在此不加讨论。简单的说,修禅者必须要很清楚、醒觉地观色法的变化过程,如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坐和接触。其他的现象如疼痛、声音、杂念也应在适当的时候观照。禅是不可能在一个修禅期内教完或学会。因此,修禅者必须经常将本身的修禅体验呈报导师,以便导师能在适时给予恰当的提示。相同于驾驶,修禅也应以“安全第一”为其座右铭。初学者不应太注重定力或智慧的培育。他应不断的修习,有了进步之后,诸法的实相将会呈现在他眼前。
要怎样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正念?
答案是非常简单。第一,先提升并熟悉那名为正念的心识。第二,若我们的心充满烦恼或被盖障所覆。此时可肯定的说我们是处于无正念的状态下。
习禅者需要有一种持续性的精进力,来确保正念能持续不断的观照。这种过程牵涉于三种要素:
(l)主要目标的变动过程
智慧禅的主要目标显示三法印——无常、苦、无我的特征。它是很难捉摸的,因为它随时可改变运作的形式、速度等,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当下的情况保持醒觉。如我们认为它有一定的常规,那么将会对突然的变化不知所措而丧失正念及感到混淆。这好比驾驶在一条未曾经过的路途,就须特别防备意料不到的转弯或危险而提高警觉。
(2)次要目标的变动过程
当其他次要目标变得明显时,习禅者就应该把本来观照于主要目标的注意力转移到此“次要”目标上。若当时毫无准备,可能会认为自己仍在观照主要目标,结果却失去正念。因此,我们必须警觉任何侵入意识里的目标。这好比司机清楚知道他视线范围内的路过牛群或行人。
(3)心的变动
如果把心比喻为司机,那么主要目标是路,而次要的目标就是行人、牛群或一切阻搁道路的景物。当精进观照目标时,我们经常会失去正念而不察觉,从有正念转移到没有正念的处境,这随时都会发生,特别是当我们不小心(不醒觉)的时候,理由是一些潜伏性的烦时时刻刻都在等待着时机跃出来。正念也是无常的,所以除了使它持续不断的保持外,我们也应时时刻刻查证它是否仍在。在这里,或许应该提出一些类似正念,但其实并非处于正念的心态:
(A)想/知觉(Perception)
指心把目标的特征记录下来的作用。这好比一位秘书在记录上司的话。“想”可在没有正念之下产生,正如秘书会错记上司的口述。
(B)观注(Noting)
当我们说,观注某事时,即是指把心意引导于那应观注的目标上。当然,若有正念的去观注目标,将会比没有正念来得清楚与明了。
(C)知道(Knowing)
知道,是指心识已意识到目标的存在。当我们知道某事项时,却并非意味着我们是有正念的意识到它。譬如,我们见到蛇时,由于心已被蛇吓到而感害怕。因此,这是一种没有正念的知道。
以上三个例子可协助我们断定自己是否有正念。当正念可持续不断时,那就可克服种种的烦恼或障碍。
五盖
在密集修禅期的最初几天,或者初基修禅者所经历的最初阶段,一定会面对很多的障碍。这些障碍及污秽的心态,称为五盖:
(1)贪欲盖(Kamachanda)
(2)嗔恚盖(Vyapada
(3)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
(4)掉举恶作——散乱与不安(Uddhacca-Kukkucca)
(5)疑惑盖(Vicikiccha)
在还未培养足够的正定以导致智慧启发之前,修禅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禅才能排除这五盖。对初基的习禅者而言,因为习禅者缺少正念,故如有困难克服这些障碍都是预料中的事。尤其是在密集修禅时,禅者还得去适应严格的修禅程序。在开始习禅的阶段,极为重要并附有关键性的一点是当我们培育正定时,不可以让这些障碍逗留得太久,因为盖障无助于引发正念,反而有培育起邪定的可能。因此,对于修禅方法还不熟悉或不掌握的人而言,必须要有耐心,别强迫自己,最安全的方法便是在没有压力下逐渐培育正念。
当五盖产生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来克服它们:
(一)智慧禅方法
(A)用正念观照有关的五盖。
(B)用正念观照五盖以外的目标。
(二)非智慧禅的方法
(A)培育善心所以克制障碍(如修习慈爱以克服嗔恚盖)
(B)其他有助于引发净念的方法
(1)贪欲盖(Kamachanda)
贪欲是指对五种感官所接触的目标(色、声、香、味触)的一种希求与渴爱。如对可爱或美好的目标所起的贪欲之心。
生活在这世俗欲界里,人们喜爱并执着享受这样一些感官及触觉的目标——如美丽的容貌,悦耳的音乐,迷人的香氛,可口的食物,柔和的触觉及各种离奇的欲念。虽然这些享受会带给我们某些程度的喜悦,但它们太短暂,有时我们却为了得到而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这障碍就好像一个负债者为了要得到短暂的享受而须在前后都受苦。这短暂的快乐或许是一种刺激,但它却不是真正的安乐。
其实,贪欲的本质可在它生起时清楚地被观照到。在密集修禅期间,由于有持戒的原故,因此,某些具有吸引力及能令人分心的事物都已减少。可是,我们仍然还会有要看看四周,听人谈话或与人交谈的欲念。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到其实贪欲仍然存在的。当贪欲生起时,我们必须察觉它,并认真的观照“欲望”或“渴求”。我们观照并须确定自己所观照的目标是贪欲的心态,而不是那造成贪欲的目标。贪欲的生起显示着念力还是脆弱,所以应该尽量持续保持有力的正念。当观照贪欲时,不可有丝毫的执着,不然的话,我们会重复回到执着于贪欲的目标而不自觉。如果能够正确的观照,我们便能发现到渴爱或贪欲是一种心所,随同贪欲的喜受却是另一种心所。这种迅速生灭的喜受,却能使精神上产生兴奋与刺激,以致遮盖那贪爱所支配的苦恼状。
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到执取外境是贪欲的特征时,我们将发觉到它不但不能令人满足,且是充满苦恼的。它那不能满足的状态,可被比喻为俄鬼,它那激烈燃烧煎迫的状态——再也没有任何火能比贪欲的火更煎迫人心。
若我们有正念,那么生起的贪欲很快就会消失。原因是正念和贪欲不可能同时呈现。另一原因是我们已观察到它的真相。问题是有时候我们仍然会贪求欲乐而不自觉。尽管如此,只要我们已有所了解,总有一天我们会从沉溺中解脱出来的。
这种直接观察五盖的方法,有两个目的:
(一)使心净化,远离烦恼。
(二)洞悉五盖的真相。即无常、苦、无我。
在直接观察贪欲时也能使我们观到其他有助以祛除贪欲的现象。比如:我们可观察到引起贪欲的各种原因,持续及熄灭贪欲的条件。贪欲呈现的其中原因之一是有极可意的目标显现着。因此,只有观注六根感觉才能制止和祛除贪欲。当没有以正念去观注六根门时,贪欲就会在可意的目标与六根接触时产生。因此,如能在贪欲呈现时观照“看到”或“听到”等等。久而久之,我们将会发现到贪欲或由它带来的快乐都是无常、苦和无我的。
某些时候,诱人的目标会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放弃它而把注意力转移到不会引起贪欲的目标上以使正念能持续着。对于一位修习者,首先他可依照内观智慧禅的修习法来起观照,那就是要了悟那目标的实相以净化内心。例如:当他体验乐受时,便观照乐受。但过了一阵子他可能会执着它。因此,乐受不但没有消失或减少,而仍然很强烈的持续着,修禅者就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基本目标上。如腹部的上升与下降或坐势和接触点。
有一种不理外缘的方法可从《大涅槃经》中读到。这是佛陀给予阿难尊者有关比丘对女众所应有态度的幽默忠言。
「世尊,我们对于妇女将何以自处?」
「阿难,不要看她们。」
「若见了她们,我们将何以自处?」
「阿难,不要交谈。」
「世尊,若她们向我们攀谈又将如何?」
「阿难,当自警惕!」
除了以修习智慧禅熄灭贪欲之外,也可以观照含有观念性的目标,来暂时压制它。例如:若想要暂时压制贪欲修禅者可使用不净观(Asubha Bhavana)来克服对色身的贪欲,可采用三十二处身,冢墓观等等;若是贪爱食物则可修“厌食想”来排除它。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观照其他外境的缺陷及执取,不过这些禅法没有列入本书内。
其他用来对治贪欲的非智慧禅方法是十三头陀支。例如:一位比丘可选择三衣支(一种对衣服知足的修习)。在家居士亦可修习某些程度的头陀行。我们也应该远离贪婪的人。因为他们的品行会影响我们。
(止)禅(Samatha)
这些禅法的修持应以各人的性格而决定。一般上,为了排除各种障碍而修习定禅是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到了某些时候仍可继续到回修习内观智慧禅。然而如果持久的偏向于定禅,定力将会增强,到时便需要善用其他技巧来应付心念。这是纯粹修内观智慧者和先以修习定禅为基础者之间所不同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想要培育巩固的基础,那么初期的练习就应倾向定禅。但对于忙碌的居士,无可否认纯粹修持智慧禅是较为适合。
(2)嗔恚盖(Vyapada)
这第二种障碍,嗔恚,是指愤怒的心态。这凶暴的心态可破坏个人及他人的福利和安乐。它以各种形态出现,并且比贪欲盖更容易被察觉。这是因为它的特性明显,并且带有不愉快的感受。
有如其他的烦恼,如能及早察觉,就比较容易克服。无论它以那一种形态出现,都要好好地观照。当生气、害怕或妒忌心生起时,应以正念观注“生气”,“生气”或
“害怕”,“害怕”,“妒忌”等等。观照这些现象时修禅者应尽量保持平静和稳重的心。以正念观照嗔恚就象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驶,司机必须很警觉、平稳和稳重。又好比一个调协两方宿仇的人,他必须冷静而不松懈以免被双方痛击。
如果我们能认清嗔恚的特性——那就是它对目标的破坏性,我们将会发现到它是一种不满(苦)的心态。但一个充满妒忌和怨恨的人会往往攀缚住而不愿丢开这不良的心态。其实嗔恚永远都是不好的,看清嗔恚的真相我们将会放弃嗔恚有如把炙手的甘薯抛掉一样,在观照嗔恚时,应该抛开“我”,“我的”等等观直到嗔恚完全消失。如果它不消失,修禅者应该转移其他智慧禅的目标去。
能使嗔恚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令人厌恶的目标。禅者最常面对的不悦目标是疼痛。苦痛的身受往往是智慧禅惯用的目标。毕竟,痛楚或苦是我们必须领悟的三法印(无常、苦、无我)之一。缅甸禅师常说痛是修禅者的好朋友。所以观照时,我们必须要有耐性。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如意境可以以正念轻易应付,即在它一开始呈现时就赶快的观照。然而,有些时候,由于还未成熟的正念和正智,我们便需要利用其他的方法来应付。依据各种嗔恚的象征,可应用各种相反于嗔恚态来对治。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嗔恚分为三类型
(甲)对众生起嗔
有很多原因可使一个人对其他众生产生嗔恚。可是有一项是足以成理的。这情绪化的嗔恚可深至使人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修习四无量心可使人排除嗔恚:
修习“慈梵住”以熄灭对任何众生的嗔恚。
修习“悲梵住”以化解对受苦众生的残酷。
修习“喜梵住”以排除对充满幸福众生的妒忌。
修习“舍梵住”以对所有众生维持中立,生起平等心修习“四梵住”除了增加定力和克服障碍之外,它也可带来种种好处。
(乙)郁闷、悲伤与哀疼
这些不快乐的心态多数是由于失去亲近、至亲的人或财物所造成的。执着的程度越深或越强烈,分离时所承受的痛苦就会越大。
“舍梵住”能够平息一个人的悲伤。在此我们该反思:诸有情的业为自己的所有,幸福或痛苦等都是随业力而成。也可以警惕自己无论谁人都无法逃避生、老、病、死。若能这样含有正念的去随念,心将会处于不执着的状态。
(丙)惊慌与恐俱
我们恐惧或担忧不明的事物、鬼怪、疯子、畏高、疾病等等。恐惧的特征是忧虑、惊慌、战兢和混淆。观照恐惧的正念必须要很稳固的捉牢那战懔的心和能够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来促使混乱的心平静下来。一个迷惘的人可以诵念佛、法、僧的美德以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经常诵念佛、法、僧的功德也能引发很多喜乐。
是否有其他的助缘可克服嗔恚
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凉爽的气候,安适的住所,易于寻食,善友,舒适的姿势等等都能使性情暴躁的人减少嗔怒。
(3)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
昏沉(Thina)是指心不活跃,沉重而不堪努力的心态。就像一个人不愿移动,做事或修禅时拒绝应用正念去观照。
睡眠(Middha)的心态也与昏沉相同,只是此时似被一种非常沉重的心态笼罩着,以致修禅时会打瞌睡。这两种心态的同时生起,会导致一个人“衰弱”。就如一位不能长久坐立的病患者一样。这“精神的疲劳”不可与肉体的疲劳混为一谈。通过经验发现到,在精进修禅期间,经过一整天的修禅后,一位正常的人只须睡四个小时便能消除肉体的疲劳。当然,一些人不会同意这一点,尤其是那些早已接受了一个人必须至少睡七至八刁、时的理论者。
我认为这理论不适合用在正常修禅者身上。无可否认肉体是需要休息。(一些精进的修禅者则想免掉它,尤其是那些已能进入深定的修禅者)。
我们必须学习在睡意生起时便立刻观照它。但一般上我们是在睡意很浓时才察觉它。昏沉和睡眠使到心念乏力、模糊、停滞和枯燥。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克服它。下列是几点观照睡眠时应紧记的的事项:
(A)敏锐地觉察其特征
这时修禅者不只需要正念,而且还必须敏锐明确的观照睡意的性质——如不灵活、困倦和笨重的心态。只有察觉到这些特性后,修禅者才能察觉到它的普遍特性(如它会消失)。
(B)精勤的观照
精进和努力是与昏沉睡眠盖对立的。精进力可由下列的方法来培育:
(甲)随念三宝的美德以及佛陀和弟子的精勤修行来激起一个人的信念。也可以思惟昏沉所带来的危险(如生于恶道)以及培育精进力的利益。
(乙)下决心精勤的观照以克服障碍,而所激起的精进力必须轻松(不激烈)和顺畅的。
(丙)增强与引发首要观照目标的“寻”禅支心。这可由增加观照的次数,不中断及快速来达致。这种观照的方法,可用在比较明显和粗大的目标,如疼痛或触点是特别见效。例如,修禅者可以有规律及有节奏的观照三处或更多的接触点来增加正念的冲力。如果睡意依然持续,修禅者可改用步伐快速的行禅来对治。
修禅者若不断被顽强的昏沉千扰,他应该选用修立禅。由于站禅需要很多的精进力来维持站的姿势,这方法肯定是可以成功的克制昏沉。
有些非智慧禅的方法,也可以对治昏沉与睡眠盖的。如观照光明。由于光的性质是明亮和扩展,则它是与昏沉对立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光遍处定禅(Kasina)的修习。
在光亮的房间,空旷的地方修禅也有效。诵念佛经也可使心念活跃起来。其中包括适当的佛法谈论。还有洗脸、冲凉、摩擦手掌及拉耳朵都能见效。如果用尽以上所述的方法都不能克服昏沉和睡眠,便去躺下休息一下。当然这是一个最消极的方法。一些修禅者甚至选用最不舒适的坐姿以使苦受呈现。这方法听来使人诽议,但它总比站在山崖或坐在井边修禅好,最低限度不怕有跌下的可能。
(4)掉悔盖(Uddhacca Kukkucca)
掉举即指散乱不寂静(Uddhacca)而悔(Kukkucca)是指懊悔。他们意味着似瀑流般的向四处奔驰的心态。它使修禅者心烦意乱和难以专注心念于修禅上。
这种心态常会产生在初学者身上,但他们可能不容易觉察到它。因此,修禅者必须提醒自己,每当杂念生起时就需要立刻起观照。由于他的正念不够敏锐,他必须观照“想到”或“杂念”直到它完全消失。同样的,不能让思潮逗留或持续达一或两分钟之久。如果思潮持续太久,修禅者必须把专注心移到基本目标上。如果他可以很精进的观照障碍,他将察觉到各类型的掉举心如何的生起,持续及消灭。
在开始观照那起伏的思潮心时,修禅者会以为它们是没有关连性的,但经过仔细的观察后,他将会发现到它总是周旋在一些还未解决或令他困扰的事物上。这就好像将一两块石子丢入水中而激起的涟漪和骚乱。在此我们尝试谈论各种引起障碍的原因。
(甲)掉举,通常是因对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感到不安、懊悔和忧虑而来的。其实,这些事情都不是那么重要并且是可以置之一旁的。毕竟,在这世上永远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很多事物要做。当策划某事有了妥善的措施后,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等待而已。懊悔和忧虑都无补于事,唯有正念能止息掉举。
(乙)如果掉举是由于某个难题或事物引起,那么就应对此难题保持警惕,这好比随时警惕那破坏社会治安的罪犯头子一样。如果能捉到并制服他,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一分钟内,这掉举的心态会现起很多次,只要能在生起时便观照它,总有一天这掉举的冲力会减弱以致消失。这方法也可用来克服其他持续的不良习性或萦绕于心头的曲子。 (注,一些爱好音乐者,往往在修禅期间,脑海会突然涌现一首自己平日爱唱的乐曲)。
(丙)由于五根门之一不断地受到骚扰,例如连续的声音或痛楚,这可导致掉举持久不息。这使到修禅者不能清楚地去观照主要目标(即腹部的上升和下降)。这时,问题便会呈现于那些不懂得随机应变及只想长时间观照固定目标的修禅者。当主要目标变得细微并难以观照时,或有出乎意料的变化或有干扰的目标介入时,修禅者便会感到困扰和不满,结果掉举便产生。
修禅者必须有正念及不断的观照,那就是说,在必要时,正念应能随机应变的选择那些比较适合及重要的目标。方法将于下一章介绍。内观智慧禅所采用的目标是含有变迁性的。它也显示了不圆满相。它所现起的方式与变迁形态,并不会如我们心愿的一样,唯有对它们做好心理准备。
(丁)另一个造成掉举的原因是不平衡的五根,例如:过于精进会使到心念太活跃。同时信根太盛也是导致掉举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形下,放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戊)此外,修禅者也能察觉造成掉举的根源,那就是三毒——贪、嗔、痴。当能明确的观照,这三毒将会消失。假如不能立刻认清三毒的现起,那就比较难以克服。虽然有时澎湃的思潮已消失,但是造成掉举的三毒却依然存在。因此,修禅者必须更精进的以正念观照直到它们完全消失为止。此时,他的心就会很清楚的摆脱障碍。当突然摆脱了掉举和懊悔,他就会体验到一片安祥与宁静。同样的克服了昏沉和睡眠就如拨开云雾见晴天一般。但如仍有丝毫障碍残留着,它们将会很快再生起——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由此可见,掉举的心态是非常复杂,因为它牵涉所有的烦恼障。只有依靠真正持续不断的正念才足以把它铲除。
简略的说,可以用下列的方法来克服掉悔盖:
(1)观照“想到”,“想到”至到它消失。
(2)如它持续超过一或两分钟,可将它处置不理而把正念专注于观照主要目标。
(3)如果它依旧持续,就应辨认掉举的本质,比如那造成掉举的根源。然后以适宜的方法对治它——即增加观照的次数。
有一次,一位修禅者问:
“我想这颗心真是疯狂了,有时它甚至会对我的老师及佛陀动了非常可怕的念头。这么恶的意业,为什么它会现起?我该如何应付呢?
这种恶念是由烦恼引起的。若想应付它,修禅者必须先要认清烦恼的性质,然后才采用适当的措施。
在《寻相经》(Vitakka Santhana Sutta)和《四念处经论》(Satipatthana Commentary)以及其他经典中也有述及各种对治心烦意乱的方法。其中包括亲近善知识,得取正见,省思由掉举造成的危险,修定的益处等等。在寻相经中,最后提到的方法是以心制心——“咬紧牙关,舌顶上颚,如是以心压制,克制,控制心念,那么附有欲念、嫌恶和混淆的邪念便能被排除至完全消失。” 当邪念被征服后,心念便会达致平衡、平静及专注于一境。
(5)疑惑盖(Vicikiccha)
第五个障碍——疑惑,这是指混淆和迷惑的心态。它使人怀疑或不相信真理(这里是指三宝)。然而,修禅者不可把它和Kalama Sutta里所述及的“怀疑所该怀疑的事”一同并论。因为后者是慧根欲知事物真相而引起的疑问。疑惑往往是因为人思考一些超出他理解能力以外的事情而产生。佛法是不能单凭逻辑来推理的。因逻辑也是以世俗概念为准则而来。因此这些人会感到混淆和迷惘。结果,阻碍了迈向正道的路程。
一般上,如果能在疑惑开始现起时便用正念观照它,通常问题都能在此方法下解决。对于一些持续的疑惑,修禅者可向禅师请示。
然而,真正的问题是修禅者对三宝没有或只有少许不强的信心。而有些是完全不了解修禅的目的何在,没有掌握修习的方法以及缺乏对诸法实相的认知。
当一个人对佛理有了正确的理解,自然地会排除修禅者的疑惑,并且会给他足够的信心修禅,再通过智慧禅的体验使信心增进。
简述五盖及其祛除法(Pancanivarana)
祛除贪欲盖(Kamachanda)的方法:
(1)修持不净观。
(2)以修不净观的目标来培育禅那。
(3)谨慎五根的动态。
(4)适度的饮食份量。
(5)修行时得到善知识的赞同和支持。
(6)语言上的勉励协助达致目标。
祛除嗔恚盖(Vyapada)的方法:
(1)修慈梵住。
(2)以修慈梵住的目标来培育禅那。
(3)思惟个人的行动都是自业作成。培育明智体谅的心。
(5)善知识的同情和帮助。
(6)以勉励的谈论启发慈爱心。
祛除懒散和昏沉盖(Thina-Middha)的方法:
(1)明了昏沉及睡眠皆因过量的饮食而导致,修持适中的饮食。
(2)改变导致懒散及昏沉的姿态。
(3)修光明想。
(4)在空旷的地方修禅。
(5)善知识的同情和帮助。
(6)以勉励的谈论协助消除昏沉。
佛陀给予目健连尊者的八种克服昏沉的方法:
(1)遗弃昏昏欲睡的念头。
(2)随念佛法。
(3)诵经或复习经论。
(4)拉耳陲或用手揉擦四肢。
(5)从坐姿站起,并以水洗擦双眼,遥望远方的星空。
(6)修光明想。
(7)将心安置四肢末端,清醒调御五根,收护心念。
(g)当前面所述的七项方法都无效时,禅者可以躺下来睡,但要注意醒来的时间,苏醒后就要赶快起身,不让自己感到躺着的舒适和无精打采
祛除掉举和忧虑(Uddhaca-Kukkucca)的方法:
(1)精通经论。
(2)考察并增加对三宝的了解。
(3)深入了解戒律。
(4)亲近德行高尚、有经验或较年长的善知识。
(5)友善和可以互相帮助的同修。
(6)以勉励的谈论协助消除掉举和忧虑。
祛除疑惑(Vicikiccha)的方法:
(1)通晓佛陀的教义。
(2)询问关于佛陀、佛法和僧团的戒律。
(3)深入了解戒律的性质。
(4)肯定(个人信力)于三宝的真理。
(5)有怜悯心及乐于助人的同修。
(6)以勉励的谈论消除疑惑。
(寻相经)(Vitakka Santhana Sutta)有讲述祛除不净及恶念的方法:
(1)以善念对治恶念。这是一种代换式的方法。因善念的本质有对治恶念的作用,则此法相当有效。
(2)觉察恶念的危害,冥想恶念的危险性。
(3)不理会恶念和以忘怀的方式处理,恶念将会很快消失。
(4)注意观照恶念的形式及其作用。
(5)用坚强的意志力压制和迫退恶念。
定
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所以有必要在此解释“定“的意义以及智慧禅修习者所力求达致的独特定境。
《清净道论》解释:善心一境性为“定”。它包含了两个因素:
(一)有利益的,即心念是善的。当我们说修心,显然的我们是在培育善心而不是恶心。因此,不应存有任何的烦恼。当烦恼静止后,心便能体验到真正的宁静和定力。所以定力(Samatha)曾被立下的定义:平静寂止诸烦恼。如果在修禅时没有这种特质,那么心识通常会建立于邪定上,避免的方法就是保持正念。
(二)以达致上述的条件时,修禅者就可以继续集中精神使定力增强;即是能以较长久的时间平衡和准确的聚焦于——目标上。
若不如此,恶心生起时会比以往更为剧烈。成功地凝集心境能使修禅者摄入禅那(Jhana)或安止定(AppanaSamadhi)。禅那有其不同的层次,由逐步排除较粗糙的禅支为目标后,修禅者会体验到更高阶层的禅那。
在八正道内的正定(Sammasamadhi)被解释为:
禅那(Jhana)——远离诸欲及不善法的心。它可是近行定(Access Absorption)或初禅至四禅的安止定(Fixed Absorption)。这也包括纯粹智慧禅的正定。
定(止)禅修习者的目标是属于观念化的目标,而智慧禅修习者是把心专注于三法印,即:无常、苦、无我。
因此,智慧禅修习者不可期望体验很多喜悦的心境,相反的,他应该有面对不满和痛苦的准备。然而,也有喜悦心境呈现的时刻。
虽然有时候禅者能以较长久的时间专注于目标上,但他也不可期望经常能如此。在某些阶段,他必须把心专注到次要或其他干扰的目标上。
只要正念能持续不断,它所累积下来的冲力便能毫不费力的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目标上。在这期间,毫无烦恼或障碍的心念生起。经过不断的修习,修禅者将能重复不断的观照到目标之三法印的特性,直到他成熟领悟到道与果的智慧。
要如何的去拥有一种持续不断的正念,主要是:
(一)须要精进持续的去提升它。
(二)要用规律性的方法来引导它,使它能在最有利的时机下培育起来。
(三)须把五根(信、进、念、定、慧)平衡(方法将在后面祥述)。
如何选择目标
系统性的观察和无择性的洞察。
问:什么是我们观照的目标呢?
答:那些我们易于以正念观照的真实性目标。
这些情形是因个人和条件而异的。对初学者,我们将从初步开始教起。
根据马哈希(Mahasi)禅师的传法,传授初学者都以观照腹部的“上升”和“下降”为主。当修禅者有正念的观照,他不但观察到流动的性质,并且也观察到其他有关连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法,因为:
(一)腹部的“上升”和“下降”乃色法之一,其性质较粗。因此容易观照。心(名)法较不易捉摸,并且比较微细。
(二)它没有痛楚。修禅者可以在没有烦恼和倦意下以长时间的观照它。
(三)它会移动,及含有变化性。因此和固定的目标相比,它就不会显得单调。其次,它很明确的显示出无常相。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进观照后,修禅者便能适应观照腹部的上升和下降,它会变得明显并能充当为培育正念和定力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自然的法则,它会显示出不一致和不规则的性质。因此腹部的起伏有时会消失或模糊不清。这时,其他的目标就会显得特出(例如:声音、痛楚),于是修禅者就必须有正念的观照此些目标。它们必须被观照的另一个原因,尤其当那些目标是属于烦恼(例如:贪爱、昏沉、嗔恨、掉举)时,修禅者必须面对与对治它们为首要的任务。一般上,不需要以长时间观照的目标为次要目标。但是,如果次要目标持续太久,它们便成为用来培育正念和定力的主要目标了。
举个例子:
当上升和下降的目标消失后,修禅者可利用“坐/触”(触觉)为主要目标。过后,当痛楚较显出并持续时,痛楚就成为主要的修禅目标了。
在走禅时,行走的过程是主要的(1゜)目标,“看”是重要的次要(2゜ )目标。
注: 1゜——是指主要的目标 2゜——是指次要的目标
下图说明在坐禅时有规律的观照及更换主要和次要目标的情形。
简略地说:
(一)首先应该选择明显并且易于长时间以正念观照的目标。
(二)观照应被祛除的明显障碍。如:嗔恚、掉举、恼等等。
(三)其次是很显著的目标,如剧痛。
(四)如果几个次要目标都显得系统的显著,修禅者应优先选择身内的目标,如“坐/触”,而外在的目标如“声音”应避免,因为无助于培育较深的定力。
(五)当正念能够持续,及心念轻快柔和时,修禅者可选择一些比较能培育正智的目标来观照。那就是说,它们能显示出无常、苦和无我的真相。这些含有变化的目标比起固定不变的会来得好。同时不悦的目标比喜悦的目标好,因为这可避免强烈的执着生起,及能显示出不受控制的特征(即不受主宰的目标)。只要修禅者能够掌握以上的方法,他便能应付某些特殊状况。例如:
a.变化可能很不规则又非常快速以致修禅者分心和混淆。
b.强烈或使人疲乏的痛楚和不满可能导致嗔恨心的生起。
c.不受控制及不可思议的现象使到修禅者感到恐惧。
(六)当正念和正定增强成熟时,即使是微细的心识(心法)也会明显,同时,色法中的微细现象也会被洞察到。在这种情况下,应经常观照心法了。
这时精进力的作用主要是在维护及严守正念能持续不断。任由心念自选目标,而修禅者也无暇思索。当正念可任由发展时,标名也应该在此时放弃。这不需引导的正念称为“无择性的洞察”,这种比较平稳的正念,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修习后才能达致。
初学者必须应用系统性的专注法(一至五)来培育正念和正定。无择性的洞察有时候可在心念太活跃或掉举时使用。对于整天忙碌和生活紧张的人,要他尽量专注于目标上往往会有反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他可把专注心投向任何在脑海中呈现的现象。直到他有正念和平静后,他就可引用系统性的专注法来增进。
结语
在念住经中,智慧禅的目标分为四大类:
(一)身念住/处——色法(Rupa)
(二)受念住/处——感受(Vedana)
(三)心念住/处——心识(Citta)
(四)法念住/处——心所(Sankhara)
一般上,以上四大类的目标是逐渐细微的。因此,修禅者大多数是先倾向于观照第一念处,逐而演进至第二、第三及第四念处。
然而,每一念处都各有其现象界限。举个例子:
在受念处中,它的范围包含剧痛甚至初学者所不能察觉到的不苦不乐受。心念处从嗔恨心至禅那。
有些修禅者可能较注重于某一种念处,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该念处比较适合他们的性格。在经论中也建议修禅者采用适宜个人的方法。
通过经验,大多数修禅者会发现如果他观照身念处以外的其他念住会较有趣味。但是先把身念处的观法掌握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身念处是最容易使正念持续的根基。尤其是在平时碰到了挫折或在精进修禅期间遇到奇怪的境界时。若缺少了身念处观法的认识,修禅者会感到迷惑而不知该如何应付。
四种护卫止禅法
对于那些拥有强烈烦恼的人,他们未给智慧禅一个合理的尝试便放弃修持是可理解的。因此,修习四种护卫止禅法能给予禅者信心,也能使他平静和乐观。进而能使习禅者接受较严格的内观智慧禅修法。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否认止(定)禅亦能帮助禅者更快的启发强而有力的定力。如果好好修持,它亦有助于我们的世俗事。
因此,在修智慧禅之前,禅师常常提议先修四种护卫止禅法。
四种护卫止禅法包括:
1.佛随念——省思佛的一种或多种美德(以增加信心和精进)。
2.慈心禅——遍满慈爱于众生(止息嗔恨和不安,注入和睦)。
3.不净观——观三十二分身之相与厌恶性(以克制欲念)
4.死随念——随念死(制止害怕死亡和激起要修行的迫切感)。
缅甸的禅师提议每一种护卫法修两分钟之久,(总共八分钟)之后才转修内观智慧禅。
持续能耐的修持
修智慧禅者所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能持续不断地修持,或有规律地修持。“修持”,实在是指那付出的努力,而这精进心有赖于一人的信心。信心的近因是那能启发信心的三宝。
我所谓的三宝是:
佛——或代表佛陀的象征,如佛像、佛足印、菩提树、佛座等。
法——它以法轮、佛书、佛法或禅者所修的禅法为象征
僧——圣僧团。
因此,我们有必要常常接触佛教信物、佛教活动和信徒(尤其是智慧禅修者)。它们亦能帮助我们提高消沉的意气。
讲到精进,我们能以观想八悚惧来激起精进。八悚惧基是:生、老、病、死、苦、以前的苦、将来的苦、现在的苦。禅者这样的观照一定能激起精进而努力修持直到苦尽。
愿你精进的奋斗,绝不停懈,直到最终的解脱及涅槃!
调御五根
提名为调御五根是因为它们的功能有如指挥官或控制员。这是雷迪尊者(Ven. Ledi Sayadaw)在“佛教手册”(Manual Of Buddhism)里所立的定义。它们是:“能如实照见事物实相的正念,或那待揭发的灭苦之道。
五根可比喻为五种操纵驾驶顺畅的因素。信根就如引擎,精进根为汽油,念根为好的司机。定根为司机持续观注于路上景物,好比前头的车灯照射路景的作用一般。
调御五根(Pancindriya):
(一)信根(Saddhindriya) 对三宝(佛、法、僧)的信心。信心将引导并启发我们修行,也能祛除疑心。
(二)精进根(Viriyindriya) 坚忍勤奋地修习智慧禅,有精进就能消除怠心。
(三)念根(Satindriya)利用四念住的修行法来培育正念与智慧。成熟后,正念可祛除一切不善心识。
(四)定根(Samadindriya)即指能消除五盖的深厚定力,它聚集正念于观照目标上。成熟的定力亦能消除掉举。
(五)智慧根(Pannindriya) 以正念如实的去观照事物的本质,所得到有关事物的真相,这种经验即是智慧。当智慧培育起来后,便能对治诸痴障了。
要更深入的了解五根在实修中所扮演的角色,现让我们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功能。
首先,我们习禅是因为对三宝有信心。而此种信心的来源,是由诸多的因素得到的,如阅读后的理解或前世累积而有的。有了这种对三宝的信心与了解,则我们便要依据正确的行法去奋力培育正念。当念根持续时,它也将有力的在一段长时间内远离诸烦恼障。这就是所谓的定根。在内观智慧禅里,定根即是能“以有定力的正念如实观照事态的真相”。当它稳固有力时,就犹如一道强烈明亮的光照射出来,把事物的面貌展现无余。这种明白事物的真相,便是智慧根产生。有了慧根,它们循环运转的关系就犹如一个轮子,逐渐引导我们迈向解脱。
其次,五根亦可个别的拿来讨论,尤其是对它们如何的提升或引发。然而,其最终的目的皆基于解脱为准则。
信根(Saddha)
修禅的主要及关键性的因素为信根。如何引发信心?
(一)信心可从听闻或懈逅正法而引发。因此,适当和适时的佛法开示都能引发信心为目的。除了能提供宝贵的佛理外,它能激起及鼓励修禅者的勤奋。
(二)瞻仰香室、舍利子等等,亦能提升信根。
(三)经常赞诵佛、法、僧。这能使修禅者有舒畅心识的喜悦。
(四)亲近那些对佛法充满信心的人,而远离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
精进根(Viriya)
激发精进根的因素是:
(一)坚固的信根能提升精进。
在此,精进是指那拓发正智成长进而导致使人脱离六道轮回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有适当的信念来提升此种精进。
(二)自觉危急
深思几种迫切的问题:生、老、病、死、从前的苦、现在的苦、未来的苦、维持生计的苦。
(三)随念懒散而堕入恶道的危险。如觉得热时就随念此热不比热地狱的炎热,或此冷不比寒地狱的冰冷;或饥俄干渴时,就随念此苦不比饿鬼所受的苦,等等。
(四)随念精进修习而获得的种种好处。
我的缅甸禅师经常对修禅者说:“每逢我们修禅培育正念时,我们是在进行世上最圣洁的任务。
(五)和信心与喜悦有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随念佛、法、僧的美德时,它将使人充满法喜。此种法喜是对三宝有信心所产生的喜悦。从而激发我们更精进的修持。
念根(Sati)
念住经中祥列了四种提升正念的方法。
(一)以清晰明觉的正念应用于观照所有身体的举止,如前进后退等。这是指明觉的观照一个人的举止,以了解一个人的举止,以了解它的如实真相。
清晰明觉的观照,可分为四类:
(A)了了分明于举止的目的。
(B)了了分明于举止的适宜性。
(C)了知禅居处(如环境、设施)。
(D)了知无痴(了解举止动作的无常、苦及无我)。
(二)远离心念迷惑的人。
(三)亲近经常持有正念的人。
(四)倾向于培育正念。
定根(Samadhi)
念住经中也有讲述提升正定的条件,即:
(一)保持身体清洁
(二)善于平等培育诸根
(三)善于择取正定的标志
(四)适时的激发心识
(五)适时的抑制心识
(六)适时的舒畅心识
(七)适时的守护毫无干扰的心识
(八)远离无定力的人
(九)亲近有定力的人
(十)观察禅定与解脱
(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在修习智慧禅之前,修禅者可通过修习止禅来培育定力。但问题是,修习止禅需要好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理想、深厚及能持续长久的正定以便作为修习智慧禅的基础。同时修禅者又必须持续和守护着这种已被纯化及寂静的境界,不然的话,若要再次达致这种境界将会加倍的困难。因此,此种修法不适合在家居士。但是如果能够修习的话,这些定力将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修禅者能以长时间坐禅以深入透视目标。又比如难忍的痛楚很激烈时,他便可把心念摄入宁静的定境中。另一种方法是纯粹直接修习智慧禅,它也能在如实观照事相本质时把定力培育起来。所以在一般上,若修行者已对智慧禅法有正确的了解及能掌握修习智慧禅的修行法,就可不必浪费时间与修止禅了。
然而,有时修禅者由于某种顽固的烦恼,如淫欲或嗔,妨碍到他的禅修进步时,他就有必要通过止禅的修习,如用不净观或慈悲定来抑制它们。当然,修禅者不需要修至能摄入禅那的境界时,才转修智慧禅。修习止禅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有效的抑制烦恼而已。
这定觉支纯粹是用来培育智慧的定力。如果修禅者以定来谋求其他的目的,如神通,它就不可以称为定觉支。修禅者必须很清楚,定力在智慧禅中的真正作用,即了了分明诸事物之三法印的特性——无常、苦及无我。
智慧根(Pannindriya)
智慧有明照或透视的特征。它能把真理显现。其最终的意义是了悟四圣谛、三法印。而也只有通过修习智慧禅才能够透彻的证悟这些真谛。因此,修禅者应有认清智慧根本质的必要。
另外两种常被误解为智慧的是:
(一)闻所成慧(Suta Maya Panna)
(二)思所成慧(Cinta Maya Panna)
这两者都附有观念和推论。
然而智慧禅里所启发的智慧却没有这两种性质,它是应用敏锐的正念去观照一切实相,以便能分辨出正邪、恶、苦乐。如果修禅者思索及想象名色的变化过程,那他就不能直接体验真实相。由于处在思虑中,修禅者也无法培育坚韧的定力来对治惑障(Vipallasa)。
因此,真正的智慧是以无观念的正念,去透视名色实相而获得的如实智见。
只有通过奋力不断与认真的去提升正念,禅者才能洞察到各种真实法的实相,以及名色法的互相刹那缘起的关系。——最后也能审察到它们的无常、苦、无我的共相。
在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中提到八项能获得智慧的条件。这些条件值得修禅者去深思:
(一)亲近善知识,向他们学习以便培育谨慎,畏犯过失,慈爱和礼敬的品行。
(二)如是亲近及培育,他经常向老师请教:“师父,这该如何?这是何意义?” 等等。这时为师就会向他开示、解释及排除疑问。
(三)听闻后,他便精进修行以便排除对名色的执取。
(四)他过着圣洁的生活,严守戒律(Patimokkha) , 完美的德行,畏犯微小的过失,从事精进修持。
(五)他研读经典,牢记所闻。圆满各方面。即是指他精通、分析、善辩、深思、知晓明白各理论
(六)他的生活果断,远离不善行而修习善行。举止稳重和精进,对于艰苦善行他也不退缩。
(七)他常往返于僧团寺庙中,不多话,不闲谈;只有在弘法或询问佛法时才开口;不忽略圣者的沉默。
(八)他紧系于观照五蕴的生灭而了解到:“这是色,这是色的缘起,这是色灭。” 对于受、想、行、识亦如此。
对于以上八种条件,只有第八项才是智慧禅的修习。其他都是引发智慧禅修习的基础。它们是戒律,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及定力。
共存与平衡的关系
共存:指五根能在一念顷或一刹那间同时共存于一(善)心识中。虽各有各的性质与作用,但却同生同灭。(注:犹如五个很要好的朋友般,去那儿都是一起去,离开时也是如此。)
以图解展示如下:
另一个譬喻是指这五根有如一座金字塔的各别五面,而那善心识既是金字塔的顶端点
在这情况下,把正念置放在中间是因为在培育正智的过程,它扮演着领导与重心的角色。
信心与智慧置于相对之处,精进与定力亦是如此。当某根增长过度时,它会有朝向相反方面发展的倾向,并导致心态的不平衡,以致失去正念。
举列:过度的精进根会导致掉举。过度的定根会造成昏沉。
相同的:过度的信根会产生执着或受骗。过度的慧根会产生疑惑。
其实,所谓的“过度”是指:若过于倾向于一方的成长会致使正念脱离中心点。亦即不平衡的提升将导致培育正智的反效果。
以下的图解是以循环关系显示五根的平衡倾向:
注:
()在挂号内的代表,是指尚未成长的根。
占于中间位置,是在这五根联系里,拥有领导作用的根。
例:
(i)信根为培育的核心。
(ii)信根已培育起来,而精进根为培育的核心。
(iii)此时精进根好似信根般,已培育起来,念根为培育的核心。
(iv)念根也似精进根及信根般,培育起来。定根为培育的核心。
(v) 定根也似上述的三个根般,培育起来。慧根为培育的核心。
平衡诸根力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精进力(E)和定力(C)的平衡。
平衡E/C是指当两者同时出现时所产生的心识。当它们平衡时(+E+C)或(-E-C)的心识是稳定而有助于保持正念。
当不平衡时,它倾向其一根力而造成过量的精进力(+E-C)或倦怠(+C-E)。
这种平衡关系不应与同时存在的心所因素混淆。比如当一个常人(不是习禅者)有清晰的心识,平衡的精进和定力(E/C),但这并不意味他的正念很强。因此,需要引用另一可变的因素(P)来说明此种情况。(P)代表着心力或推动力,它随着持续和精进的心识活动而增加。我将阐明这为“Chanda”或“欲作”或如阿毗达摩论藏里义为:
希求于所缘(目标)或取于所缘。
因此,P1为推动力存在 P2为更大的推动力 P3为非常强大的推动力。
这三个可变的因素,在平衡五根中,扮演着一个极重要的角色。我们可采取分类表来分析解说,这三个可变的因素在各组的相应心识中是如何运作的。
从图表显示,当一个人从事精进习禅时,拥有正念(S)是非常重要的。这念根为心识的守护者,以免它误入邪定。如拥有某种程度的正念,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好的。即使是对那些纯粹修习定禅者来说,如拥有某些程度的正念,也有利于他们的修行,可是他们却经常忽略了此个要素。
当有正念(S)时,修禅是安全的。如犹豫不决时,最好先鉴定,不然就停止。
下一步是平衡精进根与定根。这可通过增强(+)或减弱(-)其一。
在开始习禅时,加强(+)脆弱的根力较恰当。由于动力(P)尚弱,加强脆弱的根力不会有很大的害处。
如:P1(-E+C)++E=P1(+E+C)
但当诸根已有进展时,那么可减弱。(-)较强的根此仍是一个较安全的处理法(如放松自己)。尤其是对那些缺乏洞察力者,或无暇自我检讨者,或一些缺乏经验者来说此法可适合他们。
如:P2(-E+C)–C=P2(-E-C)
假使,一个人已有足够的洞察力和经验,那么他可继续加强(+)缺乏的根力以加速进度。
如:P1(-E+C)++E=P1(+E+C)
P2(-E+C)–C=P2(-E-C)
P2(-E+C)++E=P2(+E+C)
重要的不是加强或减弱任何根力,而是加强或减弱 “多少” 及 “那一个” 根力。它是凭经验而定,但以普通的判断准则是,当正念处于最稳的状态时,就要使定根尽量加深。换言之,当加深正念时,精进与定力也同时会相应增强。
平衡信心与智慧
我们看拔河或平衡赛的运作方式,它与平衡定根的功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然而,说到平街信根与慧根时,却存有相异之处。因它们俩是关系带习禅的开始与结束,都存有互相牵涉的影响。智慧是通过习禅时才生起的(Bhavana Maya Panna)。此种智慧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启发,它是通过习禅培育而来的。因此,任何拔河式或平衡式的角逐将牵涉到由思想生起的智慧(Cinta Maya Panna), 并非在真正观照时产生。由于我们并没有在全部清醒的时刻投入于纯粹的观察,因此,在初期习禅时,有必要平衡信心与智慧以建立稳定的基础。不然的话,怀疑(因为困惑和推测的思想)可能生起,使修习瘫痪或过分的信心而导致错误的修习。这种平衡可由良师的开示引入,他也能激励一个信心正在衰退中的人,并在智慧缺乏时提供有利的知识和经验。
在真正习禅时,较适当的问题为:
信力或信心在建立诸根迈向解脱时扮演着什么角色?信力或信心好比一个引擎或激动器。这是心灵生命的开端。在佛教里,信心是指对三宝(佛、法、僧)的信念。
通过它,我们行善(布施、持戒、习禅),此举会带来安乐。它如一支开宝箱的钥匙,所以说,信心是最大的财富。
但如果我们的信心只限于引导我们行善和持戒,那么它只能提供我们人道与欲界的快乐。如它引导我们修习止禅,摄入禅那(Jhana) ,那么它将使我们获得梵天众生(Brahmas)的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但总比在四恶道受苦好得多。如它能引导我们脱离生死轮回(Samsara), 完全脱离苦,并证得永恒的安宁——涅槃,那将会更好。因此信根不但驱使我们修习智慧禅,推动我们至到获得最高的智慧。
这有如越过大海洋,所以说,因信心,一个人能渡过大海洋。因此信根不单只启发修习的精进力,并且另外的念根、定根也须靠充分的信心来持久修习而培育起来的。
我们经常听人说:“我实在没有时间修行”。若真要把这句话常挂嘴边,倒不如说,这些人没有足够的信心。如有信心,一定能抽出时间来修习。
再者,也有人说:“在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达致圣道。这样的人不但不给自己机会,也否定了其他众生的能力。这样的人亦不能说他有足够的信心。
一个人如果想要达致一些有价值的成就,他应该先拥有自信。当然我们也要实际。这就是为何佛教不主张盲信。所以我们需要佛理(但需选择读物)及导师(我们也需要选择)。但切记:这不是能用一般的常识来挑选的,当然随着经验,信心自会与智慧相应地增强。
如前所述,过度的慧根会成形而上学(倾于观念),一种与解脱相背道的活跃思索。实际上,当慧力越强时,我们就离目标越近,亦越来越清楚;自己有不良的地方,会去纠正;有优点的地方,会使它增强。总有一日,慧根成熟时,它会使我们了解诸真谛。
所以修行的最终目的,仍是能获得此种能导致一个人证得涅槃的智慧,而不是涅槃本身。就有如一人通过修行所证得的十六种正智般,是不能对它们有所执着的。
至于五根,慧根能使其他诸根的性质增强,犹如水泥般,紧紧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并凝成自己所欲陶造成的形象,用来显示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因此,此种能帮助我们了解三法印的智慧,是永无过多的。相反的,它常常显得不足(觉者除外)。
平衡精进根与定根的法门
特别提出精进根与定根的平衡,其法如下:
(一)正念运用之分类
除了和智能有关的心识(Citta)外,还有一些心所(Cetasika)也可用来启发智能的。而我们只涉及与题目有关的两种心所:一为精进心所(Viriya). 另一为一境性(Ekagatta)心所。这两种心所,就相同于如今我们所谈的精进根与定根。因此,如我们能对所需的那一类正念更了解与确定的话,我们就能随顺需求去启发。
(A)如在我们感到瞌睡或倦怠时:这时我们需求的是一种含有充沛精进力的正念。因它生气勃勃,灵巧与轻快在培育此类的正念时,尽量要放松身体,勿使它紧张。如此,你方能体会到它的机灵性与待发性(指随时准备发动)。这就是正念活跃的一面。
注:千万不可把心力与体力混为一谈。
(B)若一人的精进根已过量,并已倾于掉举时,此时他所需求的是一种轻松又从容的正念。这样它才能把精进根与定根平衡起来。当一人的心散乱不定时,就要使它能寂静下来,使它能休息安定。(小心!千万不可因而生起执着)。这就是正念安稳与富有专注的一面。
(二)正念运用的体系
在使用正念于目标时,有两种体系可被采用:
(A)规律式或指引式
指在培育念根的过程中,以一种有程序的方式,把正念(一颗醒觉的心),引导于目标上。在前面我们已谈过,如何选择观照目标的方法。
如:首先要观照主要目标,等等。
(B)无规律式或随意式
是指任何由六门生起的目标,都可把心导向它。但不像(A)体系般,这是无程序,无分主次,随意观照的。所以,此种正念,是不需要努力去选择观照目标的,故称它为一种无择性的醒觉心(Choiceless Awareness)。
通常我们都采用(A)体系于初期修禅时。因为它较有精进力,并能很快的激发起正念,引生定力。从四正勤的角度来说,它的作用是克服恶心,同时也启发未生的善心。所以,我们开始修禅的时候采用(A)体系有三种原因:
(一)由于诸根还很微弱;
(二)需较强的精进力去对治盖障;及
(三)扩展新的体验(正智)。
当修行者已拥有一些持续性的正念,或一些细微的目标都已显得粗大时,这(B)体系便能应用了。还有,若忽然间很多目标一下呈现,而来不及一一去标名时,也可采取此种方法去观照。通过此种随意观照法,正念会变得很稳定。由四正勤方面来看,这相等于远离恶念,保持善念的心态。因为心识观照目标的次数已减少,所以,精进力也相应地弱下来。定根可在此体系里被加强,但附有的条件是正念能够持续。因此,如掉举心生起时,随意观照法可使心安稳与放松下来。
(三)从错误中学习法
修禅时,是很不易察觉诸根已有失去平衡的迹象。所以唯有通过不断的试验,从错误中学习。
举个例子,当修禅者心识受阻时(即指心好似被某物塞住般),心有如已失去机灵性,无法观照。这就可能是定根或精进根培育过度了。同时疑盖也可能生起。他可先尝试增加接触点的观照:如由三个接触点增加至五个或七个。这将能加强那种含有“充沛精进力的正念”。若此种方法无效,他可放松,然后采取“随意观照”法来观照,即使是无任何明显的目标生起,亦如此保持观照。如他再次失败,便回到第一种方法去(即观照接触点)。如是反复试验,迟早总有一行得通的方法。有时因太过尽力而导致另一种困境产生,可是又有时仍因太过松懈,而导致我们面对难题。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的试验,不断修习,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样我们犯错的机会较会相应减少(指在平衡五根过程时,那些过度与不足的现象)。最终我们必能获得那正确无误的平衡点。增强同份量的精进根与定根,将会加深那平衡作用的正念。这是更深一层的拓发,使那醒觉的洞察更敏锐。精神状态也会相应地更显得安稳与轻松。如一人能修习到如此境界,并于长时间内持续地增加诸根的平衡,他将会在禅坐中,得到很大的进展。
注:“心识受阻”可涉及以下心态:
(A)枯燥
(B)倦怠
(C)太多精力
(D)定力呆板(非常僵硬)
(四)选择能激起或减少诸根的适当姿势或目标
姿势随属身理方面,但却可影响诸根的平衡,如:
(I)体力的劳作/运作(它影响心意)
虽然体力与心力的运作不同,但在某种程度下可影响后者。一般上较易明白的情形是当身体经过一番的活动后,心也会在某些程度上受到牵动。大致上,我们可根据体力的运作方式及其相应的牵动力(心)以图表解说。
运作(体力) 牵动力(心)
站立 +++E(需很多精进力)
行走 ++E(需相当的精进力)坐+E(较少的精进力)
卧 OE(无体力)
因此,如我们倦怠或欲睡时,站立和行走有助于祛除它们。如果我们紧绷或散乱,坐或卧都有帮助。最后一项卧禅时不被鼓励的,因为这将使人轻易入睡。然而,当一人有病或想睡时,修习卧禅是许可的。
传统上我们是以相同的时间修持坐及行禅(如一个小时)。超时的坐禅或行禅(既是超过一个小时)是不被鼓励的,尤其时初学者,因为他们通常都无法在一个小时后保持正念。重要的是,诸根的平衡是有赖于念力而非体力,因此如果一个人在一小时后,他的正念与定力仍在进展增强中,也就不必要去改变修禅的姿势。
(II)目标的本质
与姿态有关的目标也可影响诸根的平衡。
(A)坐/触
“触觉”是指身躯接触点的感受,而“坐”是指那些接触点以外的身躯感受。其中包含了多种类的动力——拉·伸、扭转,保持坐姿的支撑力等等。这些主要是由风大组成。此外,还有热,硬等的感觉。
观照接触点的长久视情形而定。当昏昏欲睡及目标不甚清晰时,那就不应以长时间,如超达五秒于观注某一接触点,但如无睡意时即可观照较久,如五十秒,一百秒或更久,以便能观照某接触点所引发的各种感受。如此持续的观照,将可激起很多的精进力。进而能祛除睡意。那时禅者就可以察觉更多的感受。
另一种方法是纯粹以几个触点为观照目标。在睡意浓厚或目标含糊时,就用更多精进力来观照。当习禅者的正念有深度时,可挑选一触点,以较长的时间(如一至一百秒或更久)观照它。这种方法对尚未完全了解如何观“坐”的初习禅者甚有帮助。
随着定力的建立,习禅者自然能察觉到全身的感受,在适当的时机即可转用随意观照修持法。
通常“坐/触”能引发精进根,因为它需要很多精进力以确保正念能持续观照于触点或感受上。
(B)升起与下降/腹部上下
升起与下降是指我们呼吸时腹部的起伏动作。我们跟随着这可能不甚规则的动作,通常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它将逐渐的变得更细微。因此将比那往往因持久修习而带来疼痛感受的“坐/触”,更有助于培育正定。
但是,因其不规则和粗糙的特性,在可使心识迅速安宁下来方面,它输于专注鼻端的呼吸法(安般念)。但基于同样的理由,在众多智慧禅的习禅目标中,它较易被观照到。
(C)疼痛
这种目标可引发很多精进力,也同样的能激起嗔恨心。这是由于它尖锐与强烈的特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强韧稳固的正念支撑心念于疼痛上。但这也会令禅者感到吃力与疲乏的。
(D)乐受
乐受为正定的近因,这表示正定在此种情况下较易培育。因此,我们要很醒觉不然将会入睡。
(E)声音/听
声音通常不列为内观智慧禅的主要目标,因为它含有分散或散乱性(相)。它也是体外的目标,所以肯定无助于培养正定。它也无助于激起所需的正精进。但是,当其他目标不清晰时,它却有助于促使禅者警觉于当刻。
(F)行走
因行禅过程是活跃的,它倾向于引起很多精进与正念。由于它拥有很多必须观照的动作和意念,因此不易于培育深厚的定力。所以禅者在极度缓慢的走禅及双足踏地直立较久时需非常的放松。
(G)看/光
和声音一样,当定力能深入时需放弃“看到光”为目标之一。在行禅时,双眼通常是睁开的,所以“看”是无可避免的。这也可以分散初习禅者的注意力。因此,他们需要经常观照“看到”,“看到”,以约束眼识。但因其耀眼及扩散的性质,它亦可引起某种程度的精进力和祛除懒散。
当闭眼坐禅时,另一种类型的光可被“心眼”看到。这些都是心的幻相。在修行内观智慧禅时,行者必须要观照它,直到消失为止。在止禅,它们却是用以培育定力的目标。
由此可见,我们可说,若有机会选择目标,我们就要选择一个有利于使诸根平衡的目标。如欲睡时,为了激起更多精进力,选择观痛,坐或触为目标,胜过于观照腹部的上升与下降。
当不是我们选择的目标呈现时,我们可以采用撤消的方法,即时增强或减弱所需要的根力以平衡诸根。举个例子,疼痛可增强精进力,由此,就应以更放松的态度来观照以保持平衡。同样的,如有乐受目标的呈现,那应更需警觉与有力的观照。
另一点需记住的是一个人的性格亦可影响诸根的平衡。精力旺盛者,需要较多的定力,而懒散者则需要较多的精进力。
增锐诸根
刀能够切得很深,如果:
(一)它的刀身金属坚固
(二)它的刀锋锐利。
同样的,觉知可以深入透视目标的实相,当:
(A)定力强时
(B)正念敏锐时。
当正念的功能提升时,一个人便可长久持续的专注于目标上。这种耐久的定力能提供更多慧根生起的机会。当具有正念的清晰心识可进而引发智慧时,这深厚精密专注于目标的定力(即使一阵子)将能投入和放大观照的目标。放大后,禅者可用它来更进一步培育敏锐的正念。这正念的记录作用,有如一张能放大感光的摄影底片。
什么是专注的焦点(指目的与主旨),而我们该如何进行?
答案是:真谛或实相。既是事物的如实真相。
在此有必要说明观念与真谛,因为要真正体验真谛就需透视和舍弃观念,体验最终的名色法变化过程。既是无常、苦和无我。
[metta 注:这下面的部分讲的概念法和究竟真实法(《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的译法),而这里概念法(concepts)的译法是“观念”,究竟真实法(ultimate realities)在下面段落中被译为“真理”,可是译成“真理”就容易和我们一般意义所理解的“真理”的意义相混,结果就会让人读起来不清楚,所以译成“真理”是不好的。ultimate realities 有时简称为realities (真实法), 在本章后面也见到“真实法”这个词,因此此章翻译前后一致性不好,更让人不容易读懂。这部分在舍弃我禅师后来出的书中被放到了附录里,可以参考这个附录:
观念与真理
修禅者对“观念”与“真理”(真谛)的区别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禅者引导心识迈向的方向——从“观念”到“真理”。观念是由心念构思和设想出来的。它们是依据真理而构成。却只属于习俗及主观性的真实。
反过来说,真理是那些可以不必通过任何思考,理解或幻想,便可以令一个人直接觉察的现象。这些真理也不需要依靠任何惯例性的定义来解说。不过我们在此所谓的真理也不一定是指那永恒不变,无为的涅槃。
虽然惯例性或观念化的真理也是对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把它们舍弃,不过,在密集修禅期间,我们应把观念化的真理暂时搁置一旁,以便能观察到一切事物的如实真相
观念的形成有两种:
(一)活跃的思索
活跃的思索可发生在探讨哲理、策划、计划或幻想期间。显然的,当一个人有很多的假设、成见、想法或幻觉时,他就无法同时直接体验自然生起的现象。这些观念需先摒弃,智慧才能生起。
(二)第二种观念的形成较微细,由于一个人没有积极地思索或最低限度没意识到自己在“思索”
这些观念是由习性所形成,并深深的潜伏在心里。也可以是心识受到业力及业报影响的主要部分。虽然不能全部祛除,但在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以非常集中的正念超越它,方才能使智慧生起。
与习禅者相关的上述观念有:
(A)字的观念(Sadda Pannatti)
字句是由很多连续不断生灭的音节或声音所组成的。在瞬间,字并不存在,只有声音的生与灭,一种震动性的色法。
同样的,一首乐曲是由很多音符所组成的。
人与人交谈时,一定要通过语言才能沟通。而语言却是声音装扮的一出戏。如今也有可见的字句观念如书写的文字。
声音(字句)可以是确实的观念(Real Concept),如它是描述可以直接被体验到的实相。亦是非确实的观念(Unreal Concept)是无从归属于实相,它们往往归属于本身并不存在的观念和构思。
当几个字联合起来,将产生另一个观念,这可以由确实和不确实的观念所组合。
例如:
“心”这个字是一个确实的观念,因为它归属于可以不被观念化及能直接被体验的心识现象。
“人”却是一个不确实的观念,因为它并不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除非把它观念化。
有些字眼却拥有双重的确实及非确实性观念。
在修禅期间,我们应利用确实的名字来标名(Label)于所观照的现象上,这能帮助我们认清实相。文字及符号都不应该在修禅时摄取。习禅者应尝试明了所体验的现象。
(B)意义的观念(Attha Pannatti)
这些是形成平面及立体世界的观念。
如果你曾经研究过电视机的画面,图样是由许多高速电子从真空管内飞射扫描而成的。它们迅速的生起及消灭,使我们无法捉摸其真正的作用。我们的意识(非常缓慢)所摄取的概念只是无数的彩色所组合的形与式。它们在高速下的形成就有如在同一时间内形成一样。
意义的观念可分析为:
(1)形状的观念(Santhana Pannatti)
这是指物体的形状。如图形、方形、立体、山、塔等等。
在修禅时我们也会遇上形状的观念,如脚、手、腹部的形状等。
(2)组合的观念(Samuha Pannatti)
这是指一群或一组的东西。如一班学生,一个民族,一辆车,一个城市,一组修禅者等等。
(3)方向的观念(Disa Pannatti)
这是方向,或事物互相关连的观念。
如东、西、左、右、上、下、向内、向外、向旁、向上、向下等。
(4)时间的观念(Kala Pannatti)
时间的观念是建立于持续不断发生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在物质上它们关系到光与暗(如白天和晚上),身体的状态(如老年与年轻等)。
精神上它们关系到心识的活动和作用,如睡觉时间,工作时间等。
虽然我们需要有一份时间表或常规来督促我们修习,但我们无需盲目跟从。如不适合可做调整。在团体里,有时为了团体的利益而需栖牲个人的福利。
(5)众生,自我的观念(Satta Pannatti)
人们通常认作“我”,“你”,“他”,“她”,“人”,“狗”,“神明”,实际上是时常变化的精神与物质过程。应用这些众生的观念是为了方便沟通,但当我们紧捉它们为真实的,主要的,绝对的,那一个人难免会产生冲突,迟早会被毁灭。
除这种观念对智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当了解“一切法皆无我”,一个人不应想“我”在走,而只是明觉于走的过程。一些人可能在观照时像哲学家那样思考,这将陷入另一种观念。
(6)空间的观念(Akasa Pannatti)
如水井、山洞、洞口、窗口等。
(7)相的观念(Nimitta Pannatti)
这种有关于修定禅所凝视的幻影或影像。很多种的幻想都属于这一类。
还有很多观念如高兴、痛苦、生命等,但我们不在此加以讲述。
若要更清楚的了解观念形成的过程,在此,有必要向大家浅说一人心识的活动。
心识过程(Thought Process)可解释为:由一连串的心识有秩序的生起而形成。我们所谓的“看”,“听”和“想”。心识的活动过程是由生命流(有分流)所生起的。它是外在的目标通过六门进入生命流中,所激起的心识活动如
1.在眼门生起的心识过程(起“看”的感知作用)2.在耳门生起的心识过程(起“听”的感知作用)3.在鼻门生起的心识过程(起“嗅”的感知作用)4.在舌门生起的心识过程(起“味”的感知作用)5.在身门生起的心识过程(起“触”的感知作用)6.在意门生起的心识过程(起“认知”与“思”的感知作用)
前五种称为“五门的心路”,而最后一种为“意门的心路”在每一个过程中,有一个被动的阶段称为果报识(受过去业力的影响),它只有领受所缘境的作用。(如眼门——眼之所缘境为颜色),随着是一连串的主动速行识,这时心识在发出身口意行为,即所谓的造业了。
从而由五门的心路,与不同种类的意门心路对所观照的目标建立去观念等。
普通一般的心路
五门的心路:(如在眼门起“看”的作用过程,即接受外界之情报)
说明:
意门转向识(它有领受、推度及确定的作用)
注释:有分流,亦称有分识或生命流。当熟睡无梦时,似川流不息运作的心识。含有维持有情命根的功用,并为潜伏的随眠烦恼生起与业报显现的缘生条件。它亦拥有意门的功用(如无色界之众生)。
由刚才看到目标,直到对目标生起种种观念,需经过如下四个步骤:
(1)把刚才由眼门收集的情报,转入意门,并聚焦于此。(Atitaghannavithi)
(2)综合过程:即把已收集的情报组合起来。目标的形象已拼合起来。(Samuhaghanavithi)
(3)概念过程:由组合成果中(形象),生起有关它的概念,已知此形象所要意味的是什么。(Atthaghanavithi)
(4)最后,在心中给予形象一个名称,这是取名过程。(Namaghanavithi)
这些可进一步演变成更抽象性的思惟,特别是当他们和其他根门所生之概念互相交织起作用时。在此我们所谓不含思考的观照“看到”,“看到”,可破除很多观念。它也有助修行者不执着于形象。
至于听的过程,如下:
(1)过去的过程
(2)聚集声音的形式
(3)取名
(4)意义或概念
同样的,单只观照“听到”,“听到”…我们亦可破除观念。它也有助于不执着于“文字”的观念。如此,我们能更快的把观照心专注回到主要禅定目标上。
至于嗅、尝和触的过程:
(1)过去
(2)聚集
(3)取名
(4)意义或概念
同样的观照“听到,听到”…等,就可切除观念。亦有助于不执着于所嗅到,所尝到或所触到的观念。
由于这些过程迅速的一个连接一个的产生,则看来似乎所发生的现象是实有与具体性的。
有四种表面性的实相(Ghana Pannatti)
(1)相续相(Santati Ghana)
名与色的过程是迅速的一个接一个生灭,有如是一个连续不断且不变的现象。
(2)聚集相(Samuha Ghana)
名与色的的过程是由很多特性或现象在复杂的因缘下,精细组成,它们看起来似是一个整体。
(3)作用相(Kicca Ghana)
“不同的意识”个别有其特别的作用,如看、听等,非常的细和不易看见。因此,一个人可能误以为它是一个整体工作单位。
(4)目标相(Arammana Ghana)
由于心识的活动过程生灭的非常快,其他的目标也一样如此,则有如多种目标所构成形象同于一副画上出现般
因此,错误的知觉和幻觉因而生起。
这些幻觉或颠倒(Vipallasa)依错觉深厚的程度来分类,为:
(A)知的幻觉或颠倒(Sanna Vipallasa)
对目标有错误的知觉,例如一个人以为自己的影子是属于另一个人的。
(B)心的幻觉或颠倒(Citta Vipallasa)
基于知的幻觉,一个人将产生错误的思想和理由。如一个人没听清楚可能误会他人的意念与含意。
(C)见的幻觉或颠倒(Ditthi Vipallasa)
因很多想的幻觉,一个人可能执着对生命的邪见,如坚持世界是永恒的,完全快乐和属于一个永恒的人。
由此可见,若要破除观念,以便能透视事物的真相,正念必须:
(i)轻巧和够迅速
(ii)彻底保持相续不断
(iii)很明了与专注,以便能透视复杂的状态并清楚了解目标的自然现象。
谈到真实法(Paramattha Dhamma),阿毗达摩论藏将它分为四大类:
(1)心法(Citta)如善心和不善心
(2)心所法(Cetasika)如贪,自大等
(3)色法(Rupa)物质元素
(4)涅槃(Nibbana)不依缘起的
简单地说,除了涅槃,其他三项都是名和色的现象。修禅者必须通过修行才能了解到它们的无常、苦及无我的真谛。
但是,不是所有的目标皆能被初学者观察到的。例如,初学者是不可能观察到禅那(Jhana)和出世间(Lokuttara)的心识,因为它们还不能在禅者身上生起。不苦不乐受(中受)也只有熟练的修禅者才能观察到,因为观察这种比较细微的目标需要有敏锐和强而有力的正念。
其实,一个长久以来都被观念支配的初学者,要他不应用观念来观照目标是不易办到的事,由此,为了方便,初学者可以使用确实的观念来标名于他所观照的目标,以助他的心念导向真理。当他能以正念观照到更多现象时,他也应该增加更多标名。不过智慧禅并不只是标名或背诵而已,所以修禅者千万不可盲目的执着它们。有时,舍弃标名,会更清楚地观照到目标。尤其是在观照过程中,很多快速的现象生起和消失。这时,若不放弃标名,它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在这些观念当中,如果一位修禅者想获得智慧,首先他必须放弃对众生的观念。很明显的,当修禅者以正念观照名色时,不管他如何尝试,他都无法找到众生。在进步的阶段,修禅者能更仔细的观照到目标时,他更应该放弃其他如形状、方向、空间和时间的观念。甚至修禅到了某种程度时,修行者也会察觉到更细微的观念如乐受和真理
例如:
(1)行禅
在修习行禅的初期,修禅者的心中仍然存有脚的观念经过不断的标名于行禅过程如“提起”,“放下”等,修禅者将会经历到移动、紧、拉、热、冷等等不同的现象。不久,他将会忘掉那脚的外形。当他对实相和它们的性质有更深的定力时,他甚至会在那时候忘了时间、方向或身在何处。
(2)坐禅
在修习坐禅的初期,修禅者专注于腹部的动作并标名它为“上升”和“下降”
当他察觉到“拉”,“推”及其他如压力、挺硬等等感觉时,他将失去方向(上升或下降)的辫别力,他应如是观照以取代“上升”和“下降”。这时修禅者就应该用比较恰当的标名或者完全将标名舍弃。
有时,“上升”或“下降”会很慢但却很清楚,那么他可增加观注“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以便心能时时专注在目标上。如果腹部的动作太快时,修禅者便来不及标名了。
修禅者必须尽量去观照一切现象的生灭过程以便他的正念更敏锐。为了要使他观照得更清楚,禅师便要修禅者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详细报告他的经验。修禅者必须避免用到“苦”(Dukkha),“无常”(Anicca)等的佛教词汇。经常使用这些词汇显示一个人还有理论上的思想和观念。
但是有一点修禅者必须紧记的是,舍弃观念将导致习禅者对世俗惯用的“人”及“世界”感到迷惑。如不谨慎,意识或许会导致更多的颠倒思想及观念错综。从真实法的角度来看,虽然此种世间的观念,是不确实的,但我们必须以正念去了解,去接纳,并与他们共同生活,这是必需如此作的。
例如:有些人认为应用“我”及“你”等字眼会牵连自我观念的产生,这是不实际的。
渗透领悟的三方面
通过此种持续有力的正念,一人便能远离烦恼与各种观念,并能如实地观照事物的真实本质。接下来的工作,是加倍努力去提升诸根的力量,以使它们达到更强更敏锐的境界。
这些境界越高,透视力、离执、纯化及解脱会更深入,为了持续的发展,一个人需记住三方面的透视了解。
(一)寻和探讨遍知(Tiranna Parinna)
在内观智慧禅的修习,我们须不断尝试体验现象,真实相及因缘法的更细和更深的一面。如要更进步,这种的精进力是需要的。只要如此精进修习,自然会有进步。明显的成果绝不是即刻的。
这方面的智慧有如探照灯,它需逐步的增加以便更清楚的看到目标的自然性质。
(二)觉察遍知(Nata Parinna)
寻找后,一个人迟早会发觉和体验类似内观智慧禅目标的自然现象(即精神与物质过程)。这将会在心里留下印象,其深度有赖于定力的程度,而其对生命的影响却有赖于应用的范围。此种内观智所引发的印记将影响一个人内在及外在的态度。因此,这方面的智慧有如易感光的摄影片能拍摄清楚的景相。越易感光就可吸取得越多。
因此,当所观照的目标接触到敏锐的心时,一个人需使心持续的吸取所留下的清楚印象。
(三)智慧的舍弃遍知(Pahana Parinna)
这方面就如一个人能突破那些被无明无智所促成的困境。这也是舍弃烦恼的阶段,此阶段相应于智慧的进度。我们也可视其为不执着,即是放开较低层以达致更高层。如执着于经验,第一,我们将会产生烦恼,第二,不可能进步。这是指看透事物的能力。因为能不执着于过去的经验所以才能够更进步。
如要智慧有进步,这三方面的认知必须要有相同的进度。他们可喻为爬上梯子。要爬梯子,需要有三步骤:
1伸向更高梯级的横木。
2抓住更高梯级的横木。3放开较低梯级的横木。这三步骤符合
(一)探测遍知(二)觉察遍知(三)舍弃遍知
九种致使诸根敏锐的要素
为了要使诸根敏锐有更好的轮廓,浏览(清净道论》中所述的九种方法是有用的。
简言之,这九种法门是指:
充满信心。把那些适合的外在条件与内在因素,谨记于心中。且认真不断修习,不理任何疼痛、疾病和挫折直到达致目标为止。
使诸根敏锐的九种法门为:
(一)要初步的接受:诸行都是无常的
要寻找脱离险境的方法,莫过于手中有副好的地图。这种正确的理论根基除了指示如何避免潜伏性的危险和在培育中有进展外,它的重点是在于引起自信。一个人在接受正见之前需抛开一切邪见。一个人也需抛开推理的思惟,不然就无法有直接的体验。
这初步接受三法印真谛为自然存在的实性是第一因素,它推动一个人朝向发展智慧的正确方向。
(二)谨镇认真地修行
谨慎和认真的奋斗即是要正念“十足”
正确了解这修行的重要性,将提供我们正确的态度,唯一引导一个人脱离一切痛苦的法门及给予宁静、安全和决意的修习应该被认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对其他人许下太多的承诺;为了要承担它们,便无法找出时间去修行。
任何可进行此种神圣修习的珍贵时刻,我们都该非常认真的看待它。只有持着这种认真的态度,任何过程都不被忽略,这是为生起精确和深入理解所需的条件。
(三)积极持续地奋力修习
谨慎和认真地奋力修习将获得每刻观照的素质,而持续不断是必须的。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个人就需要有意志、耐心、技巧,及多方面和伸缩性的正念。尤其是内观智慧里,因为定力和所观照的目标都是只存于片刻间的。
持续不断可使正念稳定地加强,而产生的推动力是相当大的。这就是为何在密集修行期间,大部分的人都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一个星期左右)便有深刻的体验及显著的进步。
(四)记住获得定力的方法
我们不可期望从导师那儿学到一切。很多时是要靠自己和我们的常识。
例如,由经验而论,定力如何的生起完全是个人的体会,虽然它的进展可划分成好几种。它是依个人的性情和习性而定。当它发生时,我们本身是最好的记录者。内观的经验也是如此。
在记忆过程中,就如一个人在旅途完毕后能记住旅程的程碑与界标。当他第二次到回去就肯定会比较容易与快速。每次坐禅后把所观照的记下以便有个记录让导师在问话时辅助你报告,也可在过后作为一种比较。
正念就如国王的一个好顾问,在经过周详和正确的佑计处境后给予国王忠告。
(五)考虑到七种适合的条件
外在的环境对于不熟练的习禅者之心意有很大的影响。即使是熟练的习禅者,对于下述七种条件的恰当选择可产生更好的效果。
简而言之,这七种适当的条件:
(A)适当的食物
适合个人健康的均衡饮食是最切实的选择。我们也需从烦恼的角度来衡量饮食,即是不会引起贪欲的食物。重要点是对饮用食物的动机与正确的意念,在吃时保持正念,并在食后有正确的省思,是有助于习禅的。
在吃前通常随念,这些食物是为了滋养身体,以维持身体使它不受损并有助于努力修习。提醒自己吃并非要使自己陶醉于食物中,或要使自己健美,或是为了欢乐而食,或要使自己身体增肥。
(B)适合的住所
建立这样的居处的需求在各部阿含经(Nikayas)里有述及。
(I)离乡村不太远也不太近(方便来往者)(II)容易通达。
(III)日间不拥挤,夜间安祥与寂静。
(IV)容易获得基本需求,并远离疾病及危险的害虫或怀有敌意的动物。
(V)在住所有多闻,通达阿含,持法,持律及持论等比丘长老居住。
(清净道论》(Visuddhi Magga)在“障碍”的标题下,有进一步讲述十八种不适合的住所。它也提到适合的住处是依习禅者的性行而定。[ 注:性行者有六种,即贪行,嗔行,痴行,信行,觉行及寻行]
十八种不适合于修习的精舍简述为那些:
太吵闹(近城市)。
很多工作和需要照料很多人。
不易获得必需品。
危险。
没有导师。
提到一些适合的精舍有:
森林
树下露地冢地山窟
关于性行:
贪行者适宜丑陋与不合意的住处;嗔行者适合在清净、纯净和悦意的住处;痴行者适宜了望四方,空旷和没有障碍的住处;寻行者以有隔板或围蔽的住处为适当。信行者所适宜的住所则与嗔行者相同。觉行者没有不适宜的住处。
(C)宜人的气候
很明显的,最适合的气候是不太热亦不太冷。在热带地方,多数人较喜欢凉爽的天气,因舒服能导致较好的定力,这是可理喻的,因热会令人疲惫。通常有些依藉冷气机,这种做法颇具争论性,因它是虚弱的藉口。我们需记住世尊是暑季最热的时刻获得证悟。一般上禅者都知道热并非想象中那么恼人。再者也有雨季,虽然凉天气是最受欢迎的,但这可能会令那些有较小住所者担忧。
(D)适当的姿势(威仪)
通常一个人保持走姿和坐姿的平衡。这有助于平衡诸根。它也有助于个人身体健康。然而在《清净道论》有提及一些较适合于不同性格者的姿势:
(1)贪行者:行和立
(2)嗔行者:坐和卧
(3)痴行者:行
(4)信行者:行和立
(5)觉行者:任何姿势
(6)寻行者:行
(E)适合的善友——为导师或精进同修者
这些有经验的禅者,富有广博与深奥的学识并有慈悲心,以老练及成熟的心传授他人圣道。他们激励脆弱与沮丧者。为愿学者的好模范及懒惰者的带步人。《清净道论》述及善友的优点:
(1)可爱且可敬重者
(2)善语和肯教他人者(好的顾问和有耐性的听者)
(3)所说的渊深(能作渊深的论述者)
(4)不做无理的劝导
它进一步建议亲近阿罗汉,如不可得则亲近“较低果位”的觉者。如再不可得则亲近得“禅那”者,若再是不可得则亲近“精通”经典者。
(F)适当的谈话
通常在精进习禅期间,唯有利于修行的谈话是许可的。这甚至局限于有关习禅的谈话。无益的世俗闲谈,除非是很重要,不然必须一律严禁。
然而在日常生活里,虽然在谋生时有难免的世俗闲谈,但我们应尽一切所能不违犯第四戒:说谎话及其他恶语。
(G)适合的去处
这指僧伽所乞食之处,而对俗人是指工作地点。找一份极少导致烦恼产生的工作地点是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花费大部分时间的地方。
(六)培育七觉支
这七觉支是觉悟时同时生起的心法。它们被分开讲述,是为了可以更详细研究并随机运用。在他处已有很多类似的分析,在此我们只讲述在《四念住经论》里所列的觉支缘生法。
七觉支为:
(1)念觉支(Sati Sambojjhanga)
八正道的正念即是四念住。这也是智慧禅里对事物如是实相保持的正念。它为最重要的觉支,因此被列为第一觉支。
有四个方法助于令此觉支生起:
(A)《四念住经》所指的念念分明
(B)不参与心意混乱的人
(C)亲近常保持正念的人
(D)策励(通过理解或意志力)念觉支的培育
(2)择法觉支(Dhamma Vicaya Sambojjhanga)
此为智慧的透视性,能寻求了解诸法的性质。有七法有助于择法觉支的生起:
(A)博学多闻(指五蕴、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等佛法
之义)
(B)洁身净德
(C)使诸根平衡
(D)远离无慧的人(指愚痴、有邪见的人)
(E)亲近有慧的人
(F)深入观察各种名色法的过程
(G)策励择法觉支的培育
(3)精进觉支(Viriya Sambojjhanga)
此为八正道的正精进。也是奋力勤习智慧禅的精进力,有十一法有助于此觉支的生起:
(A)思惟(往生)恶道的怖畏。
(B)知晓依精进而得证出世间的殊胜功德。
(C)思惟已觉悟者所行之道,此道不是懒散。
(D)受人供养饮食当思布施之人因此举而得福报。
(E)思惟继承遗产(指正法等七种)之伟大,这不是懒散人所能领受到的。
(F)思惟佛的伟大(思:“为佛弟子所适宜的”)。
(G)思惟伟大的群族(佛陀,个人为其[儿]弟子
(H)思惟圣道生活者的伟大(如舍利弗、目键连)
(I)远离懒散的人。
(J)亲近精进的人。
(K)策励精进觉支的培育。
(4)喜觉支(Piti Sambojjhanga)
这是在智慧禅里的喜悦。它与信力有密切的关系,因它们有助于引发修习的精进力。同时,它也是培育与摄入安止禅定境界(指禅那)的重要禅支之一。有十一法有助于此觉支的生起:
(A)佛随念。(B)法随念。(C)僧随念。(D)戒随念。(E)舍随念。(F)天随念。(G)寂静随念。
(H)远离粗恶的人。(I)亲近高尚的人。(J)思惟信乐的经典。(K)策励喜觉支的培育。
(5)轻安觉知(Passadhi Sambojjhanga)
这是指心识与心所的宁静与安祥。有七法有助于轻安觉支的生起:
(A)受用殊胜的食物(即有益与适合)。(B)受用安乐的气候(即有益与适合)。(C)受用安乐的姿势(即有益与适合)。(D)用中庸之道(即是思惟因果业报)(E)远离暴恶的人。(F)亲近身轻安的人。(G)策励轻安觉支的培育。
(6)定觉支(Samadhi Sambojjhanga)
定力是指心与心所法,平等,平正,及不散乱的安住于一目标中。在内观智慧禅来说,是指每一刹那的安住于目标中,并能察觉到目标之三法印的真谛(故内观智慧禅的定力,亦被称为刹那定)。有十一法有助于定觉支的生起:
(A)洁身净处。(B)诸根平行。
(C)善巧于相(恰I妙的选有相[身念处]为修禅目标)(D)适时策划心识(疏忽)。
(E)适时抑制心(精力过剩)。(F)适时使心生喜悦(不满足)。
(G)适时守卫心,使心不受干涉(平衡诸根)。(H)远离无定的人。
(I)亲近有定力的人。(J)省思禅那与解脱(的利益)。(K)策励定觉支的培育。
(7)舍觉支(Upekkha Sambojjhanga)
舍是对事物的如是实相保持足够的正念所带来的平衡心态。有五法为舍觉支的生起:
(A)中庸对待诸有情。(B)中庸对待诸事物。
(C)远离对有情与诸事物有渴爱的人。(D) 亲近对有情与诸事物中庸的人
(E)策励舍觉支的培育。
(七)习禅时勿过于忧虑个人的身体与健康
当习禅者在长时间的密集修行期内,有患病的可能。我们常以此为停止修行的藉口。如我们了解到病与死是无可避免的,那就没有理由停止。我们必须修习至最后一口气。有好多习禅者在临终时观照疼痛而达致最高的证悟。也有一些因此而痊愈。
(八)以坚忍精进力克服疼痛
痛与病通常同时出现。但也有其他的因素,比如保持一种姿势太久也会导致痛。定力的增强也可使微痛变得强烈。即使饿也被视为一种病。我们无法完全逃避这些身体的病痛,所以迟早需要面对它。故此,当观照时,我们需要很多精进力保持一种持续耐久的正念。如我们的心念够强,可以克服它,如所说的“名”克服“色”;但在这未实现前要有很多精进力。
(九)朝向最终目标不半途而废
最终目标即达致祛除诸苦的阿罗汉果。只要未达致此目标,苦还是可怕和难以忍受的。为达此目标,多数人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奋斗,只要习禅者不退缩,拥有“不半途而废”的态度能令禅者继续奋力勤习。
使诸根敏锐或成熟的其它因素
1 有更广的观照目标
每个目标有其特质。它可能较适合某种性格,一个人也有他自己喜爱的法门来训育其心。如每次都执着于同一目标,我们的训练就变得狭窄和缺乏变通性。我们不知道或许其他的目标会更有助益。因此,有了坚固的基础,例如掌握了身念住,禅者应以更多和以较长的时间观照其他目标,如受、心及法念处。不论观照什么目标,都能使我们达到更深一层的修习。
增加变通性与增加适当目标的选择肯定会增加内观智的成熟。
2 三昧禅(定禅/止禅)
虽然定禅有别于内观智慧禅,但它肯定是有帮助的。有强的(三昧)定力者可持续较长的坐姿并保持更深厚的定力,以让更深的智慧生起。虽然纯修内观智慧禅也能如此但如有深厚的定力将事半功倍。
此外,定禅里不同的目标对禅者有它们特有的影响。譬如有些定禅特别适合克服某种顽强的烦恼,如嗔行者修习“慈悲定”后会有较良好的改善。
它也可增强某种脆弱的戒行。例如,一个较少信力者修习三宝随念法后会有更强的热诚与自信。
大部分佛教中的定禅与内观智慧禅都有密切的关系。
定禅的目标可轻易的转入于内观智慧禅的目标。这只是专注力的转移。依风遍处(定禅)为比喻,在初步且不甚熟练这两种禅法者而言,定禅的初步心识目标(Uggaha Nimitta)与最初阶段内观智慧禅中的风大目标是无法区分清楚的。另一方面,光明遍处所培育的明亮心识,肯定对个人的观照有帮助。
除此之外,有些禅法的目标能产生某种心态以催促智慧的生起。我们从经典里知道偶然遇到某些纯观念性的目标后,智慧也可因而生起。如看到尸体会生起不执着的感受,这种智慧与厌离随观智相似。
对于定禅法的问题是:
(一)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达致心中所需求的定境及保持此境的能力。
(二)可否拥有能由定禅转入内观智慧禅的技巧。
由始至终的关键即是“时间”,因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同时时间也过得非常迅速,我们必须赶快地采取行动。另一个关键是适合个人的修行法与有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
3 依决心或愿
决心所能产生的力量是众所皆知的。下定决心,心和精进力将倾向于达到目的为止。
这也是意志力的坚持,心态最重要的调节剂。就如输入一个方程式以使电脑能依此程序操作。
决心能让我们控制事物,不然我们就会被事态所操纵。心识力量的奇强,可创造超越我们平日所能想象的。定力是力量的来源,而决心却是传达力量的媒介。
很多商业化的禅修法门都用此种正面性的思想和制定法以达致更多世俗的目的。甚至特异功能也依此法训练。在此,我们纯粹以内观智慧禅为主题。
当下决心于达致深远的目的时,须谨记于心:
(一)纯净的动机
它不可受贪、嗔或痴的影响,否则将导致不良的后果。
(二)明确的誓言
若不如此做,后果将是犹像不决,甚至令人惊奇。就如把含糊不清的要求输入电脑中一样。我曾经遇过一个不幸的实例,一位禅修者因这个原因而导致一时之间心失去了控制。我曾问过我的导师,怎样的态度才是禅修者所应持有的。答案是:习禅是为了净化人心。如能依以下的誓愿将是最好的。
首先,我们忆起在行善,如布施供养后,常口诵的回向偈:
Idam Me Danam 以此布施
Asavakkhayaham Hotu 愿我祛除一切烦恼障
Idam Me Silam 以此谨守戒律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愿我证得涅槃
Idam Me Bhavanam 以此习禅
Magga Phala Nanassa Paccayo Hotu 愿我获得道与果的智
此誓愿反映那善行布施的功德辅助于解脱一切痛苦的意志力。
有时我观察到,如一个禅修者心意散乱,立了以下的誓言,对他的修禅往往有显著的进展:
“愿我奋力精进修习内观智慧禅。以我奋力精进修习的精神,导致完全灭苦的智慧快速及清晰地涌起。”
也有一种方法就是禅修者立下誓言能清楚地观照及建立每一个内观正智,如:
“愿生灭随观正智能生起。”
这只能实用于曾经体验过生灭随观智的习禅者。立下誓愿后有助于体验更成熟及确定每个内观正智的阶段。除非较低的内观智已有良好的进度,否则较高的就无法达致。这种修习法须有经验的导师教导。
两部经典的注义:
注(一)(弥醯经)(Meghiya Sutta)
在《弥醯经》,佛陀奉劝弥醯(Meghiya)有关导致尚未解脱的心至成熟的条件。
他先指出五种:
(一)一个拥有善友,良好同伴,及忠实的友僧。
(二)一位有美德并以其戒律抑制自己的僧人。圆满德行并常常能从最小的错误中见到它的危险性。
(三)严肃坦诚的谈话:谈有关不奢求于满足、独居、远离、奋发努力、德行、定力、智慧、解脱,及正智和解脱的理想,一个僧人能顺意地,容易地、无困难地去获得。
(四)一个奋力达致美德的僧人,能勇以祛除不善的条件,守着正义,不逃避,并不屈不挠和精进地负起正义的事业【指弘扬正道』。
(五)一个有智慧且知悉生与灭过程的僧人,对这种坏灭性之苦具有圣者般的透视。
在建设此五种条件后,须再培育另四项:(A)省思(身之)不净/作不净观以祛除欲念(B)省思友善/慈爱/作慈爱观以祛除憎恨(C)对出入息保持正念以切断散乱心(D)了知无常以断除“我见”
注(二)七法(The Seven Points)
在以上经典,佛陀告示说,一个僧人熟练七法(7points)并作三相思惟(Investigator in 3 ways)堪称为一完满。
如我们要培育智慧,须谨记这些,并完全了知:
(一)五蕴性质(即:色、受、想、行和识)
(二)它的生(缘起)
(三)它的(缘灭)
(四)它灭之道(即八正道)(五)满足(所引起的愉快)(六)痛苦(所引起的痛苦)
(七)脱离它们(远离对它们的贪恋)
三相思惟,是指对以下它们的自然性质的探讨
(一)四大(Dhuta)
(二)六根(Ayatana)
(三)十二因缘(Paticcasamuppada)
洞察诸行性质的正智
洞察正智是慧根。在内观智慧禅来说,仍是一种超越观念,并能如实照见一切事相生灭本质之洞察。它是一种直接体验名色现象后,而有的成果。禅修者在初期时,只能洞察名与色的各别性质,到了后期,他便能觉察到它们总体的性质(指名色),即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
这种洞察诸行性质的正智,会持续得到增长,仍是由于禅修者已体验了诸行之无我相。晓得除了观照心与被觉察的现象(目标)外,并无一个我,或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存于这所谓的名色中。[ 注:这就是七种清净中的见清净了。]此种的洞察,于初步时是非常重要的。因它是禅修者要趋往深层境界的根基。唯有通过了此阶段后,禅修者才能对自己所经历的体验有了明确的了解或认知。比如对变迁过程的特性,与组成诸行或法的缘生关系的了解。拥有此种了解后,一人方能分辫出什么是善的,有利益的,及恶的,无利益于自己的精神状况。同时会去培育善的心态(如慈悲、信心、不执着等二十五种美心所),远离恶的心态(如:忿恨、掉举、昏沉等十四种不善心所)。他也会依据现有存在着的各种条件关系,去鉴定自己所要精进训育的趋势。最后,禅修者将会发现,也唯有通过此种“七种清净”过程,一个人才能得到净化,离苦解脱。
至此,要补充一点的是,在培育过程里,会有二类性质的正念生起:
(I)正念好似处在目标外面的远处观照(II)正念好似进入目标内外起观照
第二类的状况里,禅者的定力会显得较深厚,同时在透视目标上会比第一类来得明晰。由于第一种类的正念好似在观照两种分隔的目标(指观照心与被观照的目标),因此,于定力方面,就显得不怎么强。可是此类的正念,拥有一种好处,就是能使禅修者不会那么执着于目标,如在施用于观照一些不可意的目标,如令人反感的剧痛,或富有令人生起执取的乐受等,此类的正念就比较能带来安稳的状态。
培育善心态,以对治不善的烦恼。
当我们已充分的对烦恼起明确的观照,那将会使我们对此些不善法的形成或因缘(外或内在)有所认知。犹如一个人得了病般,需对他的病因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后,方能对症下药。所以我们要去培育善及有利益的心态,去对治那些令人烦恼受苦的恶法。
首先,我们应当注意的是:
(A)有那几种能与各种美(善)心识相应的心所,这样我们就能选择一些(与恶心所相对的)善心所,作为禅者培育的趋向。
例如:
1.贪欲盖——以不执着、不贪的善心态(所)来对治。
2.嗔恚盖——以宽容、慈心、体惊的善心态(所)来对治。
3.昏沉睡眠盖——以精进、生气勃勃的善心态(所)来对治。
4.掉举恶作盖——以乐、知足、安稳的善心态(所)来对治。
(B)禅者要知道自己如此去培育善心态(所)的意图何在
他必须要纯粹的为了要证入圣道与脱离苦海。[ 注:这也是此书的主旨]。若禅者能不断去对事物现象(诸行)的生灭过程起观照审察,将能带来他对诸行复杂缘起关系,与它的三法印性质的直接体验。此种直接的体验所产生的经验将会使禅者了解到诸行变迁的实相。到了此种境界,禅者将能清楚洞察到诸行的缘生缘灭的刹那变迁过程。同时,禅者会注意到,此种川流不息的变迁,较观照到目标的特性(指三法印)更显出。禅者若能再继续以多种行法去奋力观照此些变迁,他将会觉察到诸行是充满不如意与不圆满处的。此种充满缺陷的现象,佛教中便称它为苦了。
于是,当此种的苦相,再被深一层的体验到时,禅者的厌离与离执心就会因而生起。
这强烈的离执于世间法,将逐渐导入出世间法的境界里。但除非慧根成熟和够敏锐,推动力才足以带来所期望的目的。这还需防备途中的障碍。此过程在很多经典有提及:
“比丘们如是见,僧众如是闻,不再幻想色…受…想…行…识。当一个人已祛除幻想,他已不执着。当不贪欲时,心就自在…”
简言之,在内观智慧禅,所培育正念的过程有如以下
(1)以正念祛除烦恼
(2)以正念祛除观念
(3)对名色现象的无我特性保持正念
(4)对缘生保持正念
(5)对三法印保持正念
(6)洞悉三法印的意思
(7)培育对苦的真义之明觉
(8)对缘生状况不执着或冷静
(9)转向非缘生法(出世间)
(10)跨渡非缘生法
(11)证悟非缘生法
十六正智与七种净化的归类也和以上所述的意思相似。
三法印
我们通常以三种方法来形容一切有为事物的本质:
(一)诸行无常(Anicca)
(二)诸行皆苦(Dukkha)
(三)诸法无我(Anatta)
修禅者必须通达此三种本质后,方能永断一切烦恼。若要证到此境界,修禅者必须专注的观照此三种特征(相),即是:
(一)无常相(Anicca Lakkhana)
(二)苦相(Dukkha Lakkhana)
(三)无我相(Anatta Lakkhana)
这三种能导致灭苦的解脱“观照”,因程序不同而得三种名称:
(一)无常观(Aniccanupassana)
(二)苦观(Dukkhanupassana)
(三)无我观(Anattanupassana)
如更详细的解说:无常是那法或那变换无穷的状态。这里是指名色过程或五蕴。在经典中有提到“色是无常,受是无常”等。同样的,它们也是不圆满,如经典中也提到“无常为苦”又如“苦为无我”。五蕴亦是如此。
这三法印,在不同的经典中有不同的名称和解说。
三相
无常相(Anicca Lakkhasa)
(一)它们会生、灭及变化(Uppadavayannathattam)
(二)生灭为其真实的本质(Uppadavayavantatta)
(三)由于有变化,它们是不稳定的(Viparinama)
(四)它只是刹那间的“有”或“住”(Tavakalika)
(五)相续间,一生起即刻消失(Hutva Bhava)
(六)与永恒(常性)相对,即:证实无常性(Niccapatikkhepa)苦相(Dukkha Lakkhana)
不圆满或缺陷相,通常称为苦之相。“苦”或“痛”这两种形容,还不能详尽表达巴利文“Dukkha”的全部意义,但却给予正确的强调。任何错误的解释只能怪中文语言中没有足够的字眼把它于巴利文中所含的意思表达出来。
因此,它只被视为“专业字眼”或“观念”看待。但如果要真正了解它的意义,只有通过深入修习正念才能体会。
三种苦相为:
(一)苦苦(Dukkha-Dukkha) 这是指身心的苦。它们之所以苦是因为难以忍受。如:疾病、饥饿。
(二)坏苦(Viparinama Dukkha) 由易变而生的苦(指不满)。如:身心的乐受变坏后而产生的苦恼。
(三)行苦(Sankhara Dukkha)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苦(行苦)。如:名色的生灭过程在以上三种苦之中,只有行苦包括了一切有为法。而行苦的观照是不带有观念。所以能断除烦恼。
无我相(Anatta Lakkhana)
“Atta”或“我”有许多意义,其中有:“灵魂’,“心”,“善行”,“身”等等。
“Anatta”是“Atta”的反义。它只有以下这个意思。“在一个众生之中,根本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质” 意思是说,诸法,名色现象都不是“我”,“人” 或 “众生”。由于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我们不能从中或在外找到这些众生。它不属于任何人的,也不受任何主宰。
要通达三法印,修禅者必须以正念观照名色现象,尤其是它们所持有的特殊征相(自相)及普通征相(共相)。
修禅者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使心念专注和敏锐:
(一)以分组来观照
由于初学者倾向于视事物为整体,因此采用分组法来观照(从色法开始)能帮助修禅者摆脱连续及整体的观念。他必须把一个过程分为几个部分。
例如在行禅时,他可将步伐分为:右步一组,左步另一组。右脚步伐又可再分几个小组。在念住经中提到一步可分成六个小部分,并在每一个部分又有各种不同的色法显现。
同样的,在观照腹部的动作时:
上升————一组
下降————一组
或在六根方面:
看————一组
听————一组
嗅————一组
尝、触、意识亦各一组
当正念增强时,修禅者能体验到更多小组,而每一小组都各有其不同的现象。将这些小组再加以分析,并深入的观照,修禅者可觉察到刹那的变化和快速的生灭过程。
(二)以缘起来观照
当修禅者能观照到现象的生灭后,他应尝试去观照它们如何生起。即是造成现象生起的条件。那些使它持续和消失的条件也同样被观照。这就是观照不同现象的因缘,将使一个人能观到无常、苦与无我相。
例如:经过长久的坐禅后,修禅者想站起来。他会发现到站起来的过程是由“想站起”的意念(动机)所支配。而这意念却是由另一个现象如疼痛或烦恼所造成。有了这种知见,修禅者会体会到:没有人站立(无我),坐着时有很多不满(苦),以及这过程已过去了(灭)。由站立或其他的姿势中也会体验到相同的情形。
在四念住经里的心念处篇中有提及,也可依此种“组别式洞察法” 去观照 “心” 之三法印相。
例如:
贪————一组
嗔————一组
痴————一组
无烦恼的心态————一组
昏沉睡眠——一组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它们缘起的条件或关系来观照。例如:
由于对痛楚产生不悦,渴望乐受的心识便生起。
色法是心识的观照目标。它们双双对对的可被另一个心识立刻的察觉到。
如:以正念观照腹部“上升”的过程时,一个醒觉知道腹部在“上升”的心(正念)与腹部(色法)的“上升”现象同生同灭的。“下降”的过程也是一样。
当修禅者能观照到分成几个小组的“上升”和“下降时,他也可察觉到心识相应分成很多部分在生起和消失。
当修禅者能够时时刻刻以正念去观照心法的各种现象,明觉地去洞察它们刹那随刹那的变化,若修禅者能如此持续的观照,他对无常变化的认知,将引发起更深且不受观念影响的内观正智。修禅者就开始深入了解有为(世间)法,以及到最终的无为(出世间)法了。
十种观的染
当修禅者的正念和正定增强时,一些奇异的现象或乐受将会相应生起,并能令修行者产生执着。这就是内观智的十种杂染。除了第十种是真正属于“杂染”外。其余的确实是正确修禅的成果。它们在习禅者体验较脆弱的第四内观正智初期时特别的显著(有时在其他内观智里也会显著的呈现)。若想要再有进步,修禅者必须了解这种境界并非是道和果识,亦非已达了心智培育的终站。习禅者不应该执取这些杂染。
十种观的杂染为:
(一)光明(Obhasa)
(二)智(Nana)
(三)喜(Piti)
(四)轻安(Passaddhi)
(五)乐(Sukha)
(六)胜解/勤(Adhimokkha)
(七)策励/勤(Paggaha)
(八)现起/念(Upatthana)
(九)中舍(Upekkha)
(十)欲(Nikanti)
(一)光明(Obhasa)
在修禅时,即使禅者是闭着眼睛或处在黑暗中看到光亮是件很平常的事。它呈现的方式,有时如明亮的星点,或手电筒的光或车辆前的大灯,或信号光,或五颜六色的光彩,甚至是一副非常美丽及引人的图画。
一位修禅者说,他经常看到一只身上生有鳞片的飞禽,另一个却觉得他身处在另一个世界。不足为奇的是,有些修禅者甚至还会以为自己已证得天眼通。另一些修禅者甚至会急于看到它们,以确实自己已达到某一内观正智境界。而一些修禅者会以为自己已超凡入圣或见到圣者。
其实,这些光在还没有体验过第一内观正智的人也可以看到。在修禅时见到光并不意味着一人拥有一颗善心识。记得小时候,我经常看到这些光。有些人告诉我,他们曾看到妖怪。其实,这一切,大部分是心中生起的形象或幻觉。
因此,除了过分想象和不平衡的心态外,幻觉亦可是原因之一。
因此,在修禅时,它们会因为外在的目标连同了潜伏着的烦恼相应而显现。比方说,艺术家肯定会有较多此类的幻觉。
止禅的修习者却刻意观想一些光明和色彩以培育较深的定力。当定力增强时,这些光明和色彩便会净化,明亮和显著。
在智慧禅里,这些是意门的目标,并只有在正念和正定增强时才清楚的观照到。如修禅者执取它们或者感到恐惧,它们就会显现较久。如果仔细的观照,它们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它们持续和更显著,那么修禅者就不要理它,并把它处置一旁。
然而,一些修禅者却不曾生起光明。若是生起,那也只是微弱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修行比别人差。
(二)智(Nana)
当正念和正定增强时,修禅者肯定的能更清楚的体验和了解名色的过程。他也会分析得更准确。
这些“智慧”,无论是内观正智,哲理或观念都可能升起,而使禅者执着它们以便证实个人的成就。为了渴望能够再次体验这些“正智”,修行将停滞于此阶段。而一个人可能会对此加以思索,以致进入自己所编织的观念结缚中。
对于新奇的小小体验而感到兴奋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耽误。那些曾经读过或听过有关正智的修禅者,甚至会尝试去编造,自以为是内观正智的体验。这只会给修禅者或禅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修禅者因此不应该执着于这些正智。其实,它们与有为法一样,亦需被体证为无常、苦、无我。
(三)喜(Piti)
喜的生起会相应引来强烈的贪爱与执着。修禅时体验的喜不可以含有贪欲和执着的。它比较优秀及纯净。然而如果修禅者一时大意,执着仍然会产生。
对于修习定禅者来说,此种喜爱的存在与生起,能直达二禅那(Jhana)的阶段。在智慧禅方面,喜爱往往会与乐受相应而生。
修禅时所能体验的喜有五种:
(1)小喜(Khuddaka Piti) 小喜如:清凉,抖动,且有时会起疙瘩的感觉。
(2)刹那喜(Khanika Piti)生起时如闪电火花般,或身体表面上似有蚂蚁在爬行般。
(3)继起喜(Okkantika Piti)如倦入波浪川流中,荡漾,震动的感觉。
(4)踊跃喜(Ubberga Piti)感觉轻盈,似漂浮在空中般。有些禅者,甚至会被此喜受所引起的一股力量猛地一推,跳跃升空的动作。
(5)遍满喜(Pharana Piti)散布、遍满、浸透全身的喜。
当修禅者初次经历到以上所述的喜受时,虽然有人会感到惊恐,但大部分的禅者都会感到有趣和兴奋。因此,他们通常会执染于此些悦受,而以致身体不受控制的摇摆与颤动,有如民间那些降神跳童的举止。
因此,这些喜也必须如实观照为无常等等。观照时喜悦如不消逝,就得保持一段距离。如此它才不再是阻碍,反而帮助禅者进步。
(四)轻安(Passadhi)
这是指心的轻安、轻快、柔快、适业、明净、及正直。相反的是心不安、沉重、坚硬、不适业、呕心、不如意。
(五)乐(Sukha)
乐时指在修禅时所生的胜妙之乐。乐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乐,修禅者可能会易于执着而误当它为最高的法乐。禅师认为这是诸烦恼中最“危险”的一种。
有一位禅者说,这种乐受有如中了头奖一般。有些则形容如放下重担后的舒适。更有些则认为如进入熟睡状态的情形一样。它们必须被观照以避免执着生起。
(六)胜解/信(Adhimokkha)
当修行逐渐进步后,信心便会生起,有时,若一不小心,它会来得非常强烈,势不可挡般,把禅者的正念削弱掉。那时修禅者就会被情绪所影响,而心中便开始思虑、计划,去实行修禅以外的事物如弘法、要出家等等。最终他会感到情绪紊乱不安。
禅师曾经对一位修禅者说:“如果你真的要帮助别人,你最好还是继续以正念观照修习而不要再去思索。
(七)策励/精进(Paggaha)
这是指善巧运用平衡精进力于修行。他不觉得爱睡或疲乏,而且能长时间进行修习。
(八)现起/念(Upatthana)
有时候正念不只是非常强烈和有力,并且也非常自然顺畅。这时,即使是细微的现象都会被觉察到。在这阶段,一些修禅者会误以为他们已证得阿罗汉。因对他们来说——阿罗汉的正念是持续不断的。
(九)中舍(Upekkha)
强有力和持续的正念将引发平衡和不受干扰的“舍境”。这时修禅者对于所有现象,不论内在或外在的都能保持中立。这种境界的确是非常平静、安稳。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太久,修禅者可能会以为他已证得很高的修禅境界一如已成阿罗汉。如果他执取这种见解,那么他的心就会被此种观点,搞得糊涂苦恼不堪,因为当“舍”的境界消失后,他还会自以为是真的。
(十)观的欲(Nikati)
这是指对于以上九种杂染现起的执着。因满足于那些境界而不再努力及精进。如果他以为这是法的巅峰,那么他便歧入于邪见。而如果他自以为是已经获证圣道与圣果了,那就会偏向贡高我慢。若他继续执取并再渴求,他便会堕入有为法的缠缚中。
超越观念的禅修
当修禅逐渐进步,至智慧成熟时,他便能舍弃所有的观念。唯有当正念自主及定力深厚时才能实现。
时间、空间、语言或见解已失去了它们的意义。即使是一些现象的特性有时也会变得含糊不清。只有三法印很清楚的展现。
修禅时的体验不一定是含有喜悦的。有时,它会非常奇特。有时候却很奥妙,以致修禅者在过后都不清楚他所体验到的情景。它的出现是不能预测到的。一些则说它有如梦幻。有的感到迷惑并说:“这是不可理喻的。” 它们甚至会被认为是“恐怖”或“难受”的。如果修禅者不小心或没有导师,他的正念就会消失而使他感到害怕。
如果修禅者曾经读过七种清净和十六观智,他就会辩别其中一部分。然而要以文字去了解那未曾体验的境界是不容易的。这些难以承受的经验称为“行苦”(SankharaDukkha)。这体验随着进度越来越强烈,以致心生起离执。
这时,正念仍旧和以往一样的重要和必要。如果修禅者不能肯定,那么他应该慢慢注意和观察。当不善心生起时,就暂时停止。结果屡次体验到此种境界后,修禅者不止能适应和排除恐惧,并且还能认识它们的实相,提升信心及消灭更多的烦恼。最终他便能平稳,超越并了解诸法的实相。当一切因缘和合,波罗蜜成熟时,我们便会体验到佛陀所赞扬的无上真谛。
在修智慧禅时,经常会发生的现象是修禅者会陷入一种好像“不清醒”的状态。这时,那些曾经听过其他修禅者报告的人,就会以为这种“不清醒”的现象就是名色的灭——涅槃。其实,共有两种的“灭”:
(一)灭后又再生起(生灭Uppada Nirodha)
(二)灭后就不会再生起(灭尽Anuppada Nirodha)即:证了道果的灭。
如果修禅者误把生灭当为不生灭,那他就犯了很大的错误。这不但会破坏他的修行,而且也会使他感到不安和矛盾。那些未证道却以为是圣者(Ariyas)的人,其实是很可悲的。他们变得傲慢和执着。但这不是不很普通的错误。虽然很多修禅者能够舍弃这种邪见,但他们会很尴尬。
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这“不清醒”的状态产生,其中一些是:
(一)修禅者从沉睡中清醒过来。(昏沉睡眠)
(二)修禅者充满喜乐、轻安等心所。(轻安)
(三)修禅者对事物无动于衷,至隔离所有清晰的目标。(舍)
(四)修禅者深入定境,尤如失去意识。(定)
(五)修禅者体验到变化非常迅速和不断的生灭而无法察觉到任何现象。
有很多适意和快乐境界被禅者误当为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是由于人人都渴望证道,贪欲便在无形中生起。
修禅者很容易辩认他是否已经证道。这是不需要他人或个人来证实,它本身就是证据。要是还有丝毫的疑惑,它将不会是真正的涅槃。
当证入涅槃,一个人已完全摆脱(指须陀洹——预流果)
(一)我见(Sakkaya Ditthi)
(二)对三宝的疑惑(Vicikiccha)
(三)一切不能导致解脱苦海的行法,即指除了八正道外。(戒禁取)(Silabhata Paramasa)
(四)一切可导入四恶道的欲念(Apayagamaniya Kamaraga)
(五)一切可导入四恶道的嗔恚(Apayagamaniya Patigha)
在经论中有提到,悭(Macchariya)和嫉妒(Issa)亦被断除。而圣者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心并且不会破五戒。
在经典中有提到:
“善哉瞿昙(Gotama)善哉瞿昙,譬如有人,使倒者得起,隐者得现,迷途者示以认道,冥室燃灯,有目得视。世尊如是,以无数方便,说法示教,亦复如是。瞿昙,我今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摄受我,自今已后,尽寿皈依三宝。”
如果真正体验到,这“法”将会常住,直到最终这五蕴灭尽。
十六观智
(一)分别名色正智(Namarupa Pariccheda Nana)
这时,修禅者能直接亲身经历到诸观察现象的各别特性,且明了地分辫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譬如,有一禅者以正念观照腹部上下之移动过程(风质)。若此禅者在这现有的阶段,已踏至名色正智,此时他必可了了分明地洞悉到这观照的心是一种法(名),而那些被观照的风质状况是另一种法(色),它们俩者是相异的。同时,禅者也能清楚地觉察到,此些真实法的实相,都是无个人,无命,与空(Nisstto, Nijiva, Sunno)。
(二)缘摄受正智(Paccaya Pariggaha Nana)
不同的现象以不同方式互相缘起与影响,这亦被洞悉和明觉。
(三)思惟正智(Sammasana Nana)
当深入观察到缘生(即第二正智),修禅者于此时可觉察到诸缘起法之三法印特征一无常、不圆满和无我。一切现象的生起,存在及消失亦能分明察觉。痛通常在还未瓦解消失前,呈现地非常强烈。而观智的“杂染”可能会出现得很明显。
(四)生灭随观正智(Udayabbaya Nana)
当无常的觉念增强时,禅者能体验到刹那随刹那的变迁。通常现象的呈现犹如瀑流似的川流或如泡沫似的绽开,由于现象的三法印性质显得清楚,其各别的特殊性质便不再明显。此时生与灭的过程清楚,中间却不然。
(五)坏灭正智(Bhanga Nana)
当无常的过程更清楚地被体验到时,生起和消失基本上显得一样,但后者会较为明显,因此,当这过程的变化非常快时,只有灭的过程比较清楚地被体验到,而禅者感觉到自己好像完全消失。
(六)怖畏现起正智(Bhaya Nana)
当禅者经验到非常快速的变化时,那是令人害怕的体验。这是说现象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令起怖畏的。
(七)过患随观正智(Adinava Nana)
当现象非常快速的变化时,它每刻每处都在变化中。这使禅者感到无法在这其中得到真正的依归和寄托。这时禅者觉察到行的过患。
(八)厌离随观正智(Nibbida Nana)
当怖畏和过患更清楚地被体验到时,“厌离心”将建立。以上第六、七、八种观智,基本上是同样的,只是程度的差别而已。它们为“行苦”(Sankara Dukkha)的不同方面的体验。
(九)欲解脱正智(Mucitakanyata Nana)
经过了以上几种经验(并了解缘生法的苦性),禅者自然地,真诚愿望能脱离一切苦。
(十)审察随观正智(Patisankha Nana)
当修禅者进步时,他会更精进于修行,这使他能更深入的觉察三相,以便生起解脱正智。
(十一)行舍正智(Sankharupekkha Nana)
当习禅者的正智与正念随着定力的加深而成熟时,禅者可深透视一切现象里的无我,因而生起很强的离执。心于是进入更微更深的定中,能真正洞悉现象过程的本性。
此正智有六种特性,即:
(一)舍断布畏与喜欲
(二)对一切保持中立(不苦不乐)
(三)精力和正念是自动又轻松的
(四)禅者可轻易的在长时间内修禅
(五)目标变得更细微
(六)心不易飘荡
此为高深的智慧禅所持有的境界。禅者的心态非常稳定且定力深入。虽然,很多禅者尚未达到此境界,但这可是他们应努力朝向的目标。
(十二)随顺正智(Anuloma Nana)
当前述(第十一)正智成熟后,禅者经验到那符合所有前述的正智并迈向真谛。
(十三)种姓正智(Gotrabhu Nana)
在此刹那,心的目标以涅槃为所缘,还未证入出世间的道识,仍拥有凡人心的最后刹那识:是将要超越凡夫的(种)姓而成圣者的(种)性。
(十四)道行正智(Magga Nana)
这指那圣道心识,仍以涅槃为所缘。它的作用为断除烦恼(结障)。
(十五)果位正智(Phala Nana)
这是以前述的正智或圣行为近因,而成的果识。这证入圣果的体验,可被回忆,时间可持续至七天。(视各人拥有的定力状况而定)。
(十六)省察正智(Paccavekkhana Nana)
证悟过程:即指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正智很快的一个接一个快速而过,它一逝去之际即被觉察到。它反照道、果、涅槃及已断的烦恼。
需记住上述十六观智是为了提供所需的概念。而我没有提到体验那一方面。有关此类的详情,可在其他已出版的读物中获得。
通常在每一阶段它还有其特别的指示,这让那些有更广经验的人士讲述更好。
常被提出的问题是:禅修者一定要经过此十六个观智的步骤吗?
原则上“是必要的”。有些禅者可能已体验了,却没有察觉到。那可能是体验的太短暂,不够深刻的原故。可是,却有一些体验清晰者,由于想到那体验的广泛意义而生起恐惧心(不善心)。所以,我们对观智的体验要有正确的了解与态度。不该对它们生起恐惧与执着,认知它们只是一种让人达到目的的工具。
第二,应谨记于心的是:对事物现象的观智是一回事,被观照的目标又是一回事。例如疼痛是智慧禅常见的目标,病者也常遭受疼痛的。有些现象是吸毒者与禅者都会体验过的,但显然他们的心态有天渊之别。我们所强调的是成熟和强而有力的正念,虽然所经验过的现象亦暗示其状况。
另一个禅者所犯的错误是:
有时禅者发觉到自己虽是非常奋力精进,但观智却似退步时,便感到失望。在此他们需谨记这些观智是当诸根强时才显现,而诸根并非每时每刻都如此保持着。但如我们奋力修习,将能培育更深的观智。观智的成熟与观智的层次是两回事。虽然它需要达致某种程度的成熟,方能进展到另一个观智。但可肯定的,禅者需要成熟的正智,以跨渡目前的观智。扰如建一座金字塔一样,若要建得更高,其底层就需更加坚固和阔大。
重点是跨渡彼岸,那才是有所差别。即是说,能否确保证入涅槃及不再轮落恶道,那才重要。
证入圣道需要:
(一)诸根成熟与够强
(二)途中没有阻碍
另一个常提出的问题为:某种行动的后果,会成为解脱道上的障碍吗?
答案是:任何不善心的行动对修道会起某种程度的阻碍作用,并且一些重业(Weighty Kamma)的障碍,在这一世是无法摆脱的。
可除去的主要阻碍为:
(一)冒犯一位圣者,尤其是阿罗汉,但这阻碍可除。如犯者恳求圣者原谅。
(二)破戒可改正,如再重新受戒(例如:表白等)另一点要记的是禅者所发的誓愿。
例如已誓愿要成为三藐三菩陀(Sammasambuddha),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要渡尽所有众生等等菩萨誓愿的人,将不会在此佛法住世(指释迦)时期跨渡苦海,而进入无余涅槃。这是由于他们的誓愿所需要的条件阻止脱离苦海的道心。如禅者期望达致最少须陀洹圣道,那么他需放弃这种誓愿。
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点,并争论这并非真实,但这是不需要争论的,就如没有必要争论到底路将通往那里一般。如你不相信,那就继续前进吧!无可否认,有这种高尚的理想是非常神圣的。
涅槃
你如何知道是否真有涅槃? 你如何知道一个人确实体验涅槃? 这是两个常被提及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证它的存在。
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以科学方法来证明涅槃的存在。涅槃是非缘生的,只有以个人的心各自去体验。心需培育到足以体验它,不然是不可能的,犹如盲人不可能看到东西。
经典确有描述涅槃的特性,如:
(1)Mokkha:脱离(疼痛与悲伤)
(2)Nirodha:灭(一切苦)
(3)Santi:安宁(一切行)
(4)Amata:不死状态
(5)Dhuva:永恒状态
(6)Sarana:归宿(不受苦的)
(7)Khema:安全(避开一切危险的)
(8)Visuddhi:清净(不受污秽污染的)
(9)Nibbuti:寂定
“确有如此境界” 初时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但我们行中,若能证到越来越多经典所说的真理,我们的信念将增强,而唯有通过这直接的体验才能圆满。
因此,我们说 “佛教徒奋力精进朝向涅槃” 比 “已获证涅槃”(除了那些已经体验过的涅槃)较为正确。这也可回答另一个问题:——佛教徒不懂它是什么,又如何奋力精进去获证涅槃?这也就是为何佛陀给涅槃一个悲面的定义,即 “一切苦的息灭”。如我们将此谨记于心,并继续修行远离痛苦直到所需作的都已完成。类似的问题是:禅者可以贪求涅槃吗?
答案为:不可能。因为涅槃是证悟的并非获得的。但禅者可渴望在证悟后的成果。如证悟阿罗汉果,那就不可能再有任何贪爱。
一个人如何知道他已真正的体验涅槃呢?
这问题就如问谁是阿罗汉?(我们说不知道,但却能知道谁不是阿罗汉)。同样的,我们比较容易知道谁还没有体验涅槃。这可由尚存于心中的烦恼障而下判断。
我们也能这样的回答这问题:已证悟涅槃的禅者会自知的。如禅者不能肯定是否已觉悟,那么很可能他不知道涅槃。也有一些自以为知道什么是涅槃,但事实上他是不知道的。
有些人,甚至通过推敲式的问法,要求证得涅槃的存在,如:
真理是否存在?或有什么是常住或永远不变的?保持沉默也许是最好的答案。那么,我们以什么为动机呢?那么,为何不用别的方法?
《羯腊摩经》(Kalama)里劝告不应为了传闻、谣言、经典等等而轻易的相信。禅者应继续的修禅,信心自然会建立,一切的疑惑将会消失。
习禅途中的困境
这几年来,不少马来西亚人曾参加修练毗钵舍那禅(内观智慧禅)。并从他们的反应中,我们可以列下他们经常面对的困境。在此,我们大略讨论一些他们所经历过的困境或难题。
为什么错杂的心会发生?
正念是用来观察一切事物的真实相。如果我们有了正念,不论是内在或外在,有利或无利的事态,我们都能醒觉,并能依据观照。
修习内观智慧禅是培育强韧和不间断的正念去观照刹那刹那的身心变化过程。当正念有了相当的成长并能适当的应用时,它便能洞察到那藏于深处的随眠(愚痴),进而使我们脱离烦恼和痛苦。
既然如此,那错杂的心又是怎样生起的呢?
这解答是非常简单的——原因是没有正念,虽然他们都在试图培育正念。拥有正念,在何时何处都是有利的。然而没有正念,困恼便跟随而来!
我把禅者们通常所面对的困境分为:
(一)欲望和价值的冲突
(A)最常见的冲突是物质与精神上的理想。如法句经所说的:的确有一条导向世间利益之道。的确有一条导向涅槃之道。
其实,大多数佛教徒都晓得精神上的快乐远比物质上的快乐更优越。再说,也只有精神上的快乐才是最主要的。但一般上,每个人都会同意,精神上的快乐也比较难获得。我们之中,由于贪爱仍强,智慧浅薄,大部分人仍然保留在家身份。有些却会同时努力的去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理想,然而往往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另外一些人会试图把其中之一置之不理,但,这也解决不了问题。
正确的是,一个人应在他的一生中紧记着他心灵上的目标;这样,他的生活将不会失去心灵的充实与提升,进而超越世俗的烦恼,达到出世间的解脱。忽略培育自己心灵上的自由,将会导致悲哀的结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怀有朝向涅槃的高尚目标,就必需放弃一切世间的快乐和财富。无可否认,证悟涅槃是每个佛教徒的最终目的,但我们也应该认知自己的短处,所以禅者应该知道他要修持的程度及衡量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例如,我们的工作。既然已作了决定,我们应该要坚定,真诚(记着精神上的重要),现实(考虑现实的情况)——考虑到环境,精神生活的品质及适应性(即能适应进展快速的世界)。在周详的思考后做了决定,自然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冲突应该会消失或减少。
(B)另一种冲突是慈悲与智慧的选择。有些人,害怕修内观智慧禅,他们认为,万一修内观智慧禅而证得圣道,他们就再也不能修菩萨道以成为正遍觉者。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的,因为,若习禅者曾有誓成菩萨的愿力,那么禅者是不可能在修禅时证涅槃的,然而,在修持的路途中,禅者若有放弃成菩萨的愿望,他仍然可选择成为阿罗汉。这两种都是非常高尚的圣道,一者是理想的,另一者却是实际的。
(二)恐惧
(I)恐惧未知的——包括害怕发疯,“走火入魔”等。
这些都是使人停止修禅的原因之一。但这恐惧是没有根据的。有很多种原因能导致一个人“走火入魔”。我们可将它们分为二类,——那是不正常的倾向和错误的修行。
(A)不正常的倾向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潜伏的习气——善和恶的。这不单指今世,它也包括前世所累积的习性。当习禅者在修行时,有些较强的习气会呈现。如你当时不能处理它们,它们将会操纵你。一些习禅者(幸好是少数)却比他人较易于崩溃,这些现象通常都是发生在精神上有问题的人。除此之外,其他都是遗传的。如果你是其中之一,那在修禅时,就应该要特别的留意了。在没有禅师的教导下进行严肃的修行是不被鼓励的。因此,你应该先解决这些心理的问题,然后才进行修禅。其实,为了安全起见,并不是不容许这些人修习智慧禅,而是禅者需要在有经验的禅师教导下才可进行严格的修行。习禅者应该坦诚的向禅师讨论有关他的难题,如曾有过精神崩溃的经验等等。
(B)不正确的修行
这里所谓不正确的修行,是指修持邪定而不是正定。邪定与正定的分别只在乎于有没有正念。邪定没有正念而正定是有正念的。当没有正念时,心便不善,这会使你更贪,更嗔及更痴。举个例子:当你生气时,嗔恚可能增好几倍;相同的,当你有贪和痴时,它也将增强。这种心识和狂人的心是无异的。如果习禅者继续的修持邪定,它将变本加厉。
到底问题出在那里?
(i)可能是禅者开始习禅的动机不正。
每位禅者都有他们习禅的动机。但是,如你修禅的目的是自私的,那你将会变得更自私和愚痴。修内观智慧禅是以持续不断的正念来观照身心过程以祛除烦恼(贪、嗔
和痴)。如果你修禅的目的是为了要成为百万富翁,或想与常人肉眼见不到的无形众生互相沟通或识别他人的心,那么我建议你立刻停止修禅。
(ii)态度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这竞争的世界里,许多人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如果事情不如意时,他们会感到非常失望,有者是受不了而崩溃,有者却企图说服别人他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本领。有个修禅者常提起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知道我们是否已疯了?答案是:如果你自以为是阿罗汉,能识别他人的心,能回忆你的前世,能见到或听到别人所不能看到或听到的,那么这很有可能你已疯了。修行应该拥有顺其自然的态度,过于心急是不必要的。我们若变得急于追求禅定的进展时,更要保持正念。
(iii)错误的方法处理事物
在修行时,禅者将会有一些不平常的经验,有些是非常恐怖的,有些则令人喜悦(如境物、声音或感觉)。在智慧禅,这些经历都应以正念观注,最终它们会消失的。如果它们仍持久不消失,修禅者就应将它弃之不理,将观照心转移,观注于其他的智慧禅目标(如腹部的上升与下降)。如果那目标(害怕或喜悦的)继续的呈现,并干扰禅修,那么禅者应起来行禅。
禅者的问题是:当他们特别害怕或执取于这些现象,而这些现象一次又一次的呈现,以致不善心变得更强烈,习禅者应该如何应付?当执取或害怕生起时,先不要理会目标,禅者应观注这些害怕的心识直到它消失为止。不然邪定便会产生。如果那目标是非常的强烈有力或持久时,禅者应该停止修行,直到得到恰当的指示。
(II)害怕疼痛和身体的残废
在修禅和日常生活里,疼痛是不能避免的。但在修禅时,我们以疼痛来训练我们的心以使它更坚强和不受影响并洞察疼痛的实相(无常、苦、无我)。
在修禅初期,初习禅者需要面对一些肉体上的疼痛。只要有耐心,这些疼痛会逐步消失。往往禅者会因为定力的增强而感到更疼痛。随之,禅者便能体验到疼痛的消灭。有经验的禅者通常利用疼痛使心意专注,建立正定和正念。
太多的疼痛也会令恐惧生起。就如一个不吃苦药的小孩,虽然这药对他有益,却因为恐惧而不愿意吃药,修禅亦如此。但如有足够的佛法理论也有助禅者克服此种障碍除了疼痛外,修禅者应该知道修禅也能带来乐受和益处。此外,你也能试图不理会疼痛而观注其他的目标。当害怕产生时,禅者应观照它,如果害怕不消失,那么随念佛的种种美德,也有助于禅者克服它。
在观疼痛时,一些禅者害怕会因此而残废或死去。我们把它分为两种情形加以讨论。即是:没有病痛。病痛是指心脏不正常、痔疮、哮喘病、高血压等等。
(1)没有病痛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当禅者停止修禅时,疼痛也很快的消失。因此,禅者在还没有放弃观照疼痛前应观照那想放弃观痛的欲念。但是,禅者应该尝试观照“害怕疼痛”的心,直到它消失。害怕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一些禅者曾经坐禅超越六个小时也没有因此而变得残废。
(2)有病痛
在还没有修禅前,禅者的的病痛应给予医药治疗。在修习内观智慧禅期间,应先观注疼痛和害怕的心理。如果无法办得到的话(比如疼痛太强或持久),禅者可不必理会它们,而以另外的目标修持直到有足够的正念和正定才来对治它们。许多修智慧禅者有时能把那被视为长久和不治的病痛医好,但这是需要许多的努力和决心。禅者在修禅时逝世,被认为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三)缺陷
(a)不适合的地方
没有适合的修行地方其实是个最差的藉口。要找一个较凉快和清净的修禅地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地方太吵杂,修禅者可以利用“听到”,“听到”或“声音”,“声音”来观照,禅者也可观注“热”或“冷”。
(b)不足够时间
这是“比较”能被接受的理由。人们不能有足够的时间修禅,是因为世俗的负担如工作和家庭。以完全没有时间为原因是并不合理的藉口。如果我们真正要修禅的话,一定能找出一段时间,如早晨或临睡前,再说,我们可以把正念运用在日常活动中,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保持醒觉及泰然自若地进行当下之动作,有如驾驶、说话、行走、想等等。除了修正念外,我们同时也能修持其他的美德,如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悲和舍的波罗蜜。
(c)缺少禅师
我国的确缺乏有资格的禅师。什么资格呢?最基本的条件是:
一位有资格的禅师除了明了各种修禅法门外,他也能够指导修禅者走上正道并关怀人们的利益。知道“怎样修禅”的意思是指有彻底的禅修经验;同时禅师亦严守戒律,心平气和及没有强烈的贪欲、嗔恚、愚痴或烦恼。
指点正道意味着有慈悲心和具有足够的佛法知识,如通晓巴利文经典和它的注解,并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使禅者的修持迅速进步和走上清净道。
禅师和禅者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同样的,习禅者的真诚和坦白也一样重要。在选择禅师时,禅者应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禅师。但因缺乏禅师,禅者唯有先参与一些严肃的密集修行班,这样禅者才能亲自体验和明白禅法。过后可以书信来往,继续一个人的修持,但在开始期间,最好能得到禅师亲自指导。
(d)缺乏正定
一些人放弃修智慧禅的另一个原因是心非常烦燥或不稳定。在修禅期间,他总觉得自己非但没有得到平静,反而好像是在浪费时间,及在受不必要的苦。这样的习禅者应问自己:
(1)我是否有守好戒律?在日常生活中,我有多少的抑制?如果我们曾经耽于恶劣的行为,难怪我们的心会这么的纷乱。避免做任何邪恶的事是建立正定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怪禅师。如果禅者在日常生活中彻底的修持正念,那他在修禅时应该是能专注的。
(2)我在一天里修禅多久?有没有每天修持?是否认真?
如果你没有真正尝试,便不能期望太多。如果你常常在每天真诚和精进的修持,那么在密集修禅时你的心一定能很快定下来。
(3)你有没有得到正确和完整的指示?你有没有例常请示禅师?
如果你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导,亦没有出差错那这真是奇迹。要得到完整和正确的教导,就得常与禅师会面请教。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禅
一般上,大多数修禅者只参加一个星期或更久的密集内观智慧禅修期。之后,当他们回想时,他们肯定是有所收获的。至少他们学过了基本的修禅法,即是如何应用正念来祛除五盖以便培育正定。如果修禅者能够超越观念来体证三法印,那时他们必定会对内观智慧禅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对那些只参加一个星期禅修者来说,可能对内观智慧只有肤浅的了解。
因此,修禅者在临走之前都会问:“当我们回家后我们应如何继续修行?
(一)协调
当修禅者回去后,他们必须利用一段时间来协调心念以便应付世俗的生活。有些修禅者可能会变得心烦意乱或易怒。这是因为在密集修行期间,被压制的贪欲和各种不良倾向在这时才涌现出来。这些现象都不会持久,也没有担忧的必要。
然而,有些修禅者则还能继续的观照。对于这些修禅者而言,往往导致许多让人非议的问题。例如:他们的同伴可能会认为他们的行为怪异、离群和自鸣清高的态度。他们不像以前那样高谈阔论或开玩笑。他们甚至把举动都放得缓慢!如果修禅者在这讲究快速的世界里,为了能持续的观照而把他们的动作放得缓慢是不实际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违背自己意愿去涉入无谓的谈话。如果勤奋的修习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学业或家庭生活,那么,他必须放弃过于积极的修行。毕竟,他们还不是出家人。为了生活、环境及其他世俗的顾虑,他们在无从选择之下必须面对这现实的世俗处境。
(二)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在这动作快速的世俗生活里,修禅者所应用的正念是普遍性的。这种正念好像一盏照明灯,照耀着那受到外界刺激而生起的动作和感受。这时,除非环境许可,他们是不会持续的专注于一个目標上。他们必须观照较多外在的目标。例如:驾车时,虽然我们主要的动作是驾驶,但是正念不可以单单集中在驾驶而已。我们也必须对周围的环境,如交通灯、行人、汽笛声等等提高警惕。如果我们一不小心,就有发生意外的可能。
第二,正念多用以观照观念化的事物而非事物的真实本质。我们生活在这观念化的世界里,就必须与他人沟通,因此我们不可忽略种种的观念。例如:我们必须利用到“我”,“你”,“我的” 及 “你的” 等字眼。我们也必须思考,但我们应该有正念地去思考。往往有些修禅者则借此机会来观照思潮,并发觉每当观照思潮时,它们就会消失。为了生活起居,一个人还是需要面对及接纳这现实的世俗。
有些修禅者则会因为太过注重于观照当刻的事物而觉得善忘,他们必须花费一段时间去思考以便能记起所说过或所听过的事情。如果有这种现象,那么他们就必须更谨慎的去记起往事或计划未来。也有一些修禅者会凝视某一景物,但脑海中却是空白的,这是缺乏正念的定心。修禅者不应该让它持续下去。
简单的说,他们应该对以下事物有正念与正知:
(1)目的——做事的目的要善而不是恶的。
(2)适当性——做事时知晓天时、地利、人和的适当性对在家居士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普遍性的正念观照是非常主要的。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忙着找生活的所需。如果他们持有某种程度的正念处事待人,他们将会对这世俗的生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见解可以带来福利和快乐。
(三)正式的禅定修习
如果许可的话,我们应该利用周末或放工后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正式的修习。只有在这修习的时刻,我们才能暂时忘记外面的世俗生活而进行这最圣洁和有意义的任务。
日常的修习,一般上所面对的难题是如何使心念远离五盖而获得平静。修禅者可修习行禅、诵经、佛随念、慈悲观、不净观或死随念来平静心里的压力,之后才转移到正式的修习。他可以直接修智慧禅,以使心念平静,然后进而继续修习以培育智慧。如果工作后觉得身体疲倦,那可先休息一会才开始修行。
在日常生活里,如有例常修禅的习惯,它的效果及进度自然比偶尔修禅好得多。但是,在日常生活里所培育的正念不比在密集修行期间来得迅速和巩固。
修禅者也会问:“我须要利用多长的时间来修习,以便我能保持在密集修行时所达致的程度?”
修禅者想要保持他在密集修行时所达致的程度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却往往是件不易办到的事。在密集修行期间所达致的程度比较高,因为当时的正念是持续不断的,并且又有禅师从旁指导。如果在密集修习时,修禅者的进展是缓慢的话,那么他在平日修禅时就能轻易的保持他的程度。反过来说,如果修禅者在密集修行期的进度很快,那么就必须在平日中用较长的时间来修习,以便能保持住他所培育的正念和正定。其实,修禅者必须明白,日常的修习不是为了要有显著的进步。只要拥有正念,他就会获得利益。若是缺少了正念,我们将会面对种种困扰或危险。
(四)善行
一个人必须功德圆满方能跳出六道轮回。其中,如善助缘和波罗蜜能导致证入圣道。这些善行包括布施、持戒、服务、礼敬、勤修等等。奉行这些善行所带来的业报将引导外面倾向解脱苦海。因此,每当完成一个善行时,佛教徒都会誓下此愿:
“愿以此功德,祛除内心的污秽,以证得涅槃。将此业报,集合成一股因缘,并导向脱离苦海的解脱道。”
读者们如有兴趣学习内观智慧禅法或希望获得有关的禅书,请联络以下的地址:
Centres For Vipassana Meditation
:Selangor Buddhist Vipassana Meditation Society
29B, Jalan 17/45
46400 Petaling Jaya
Tel: 03-7550596
Santisukharama
c/o Bro.Lim Kim Say
30, Jalan Johor
81900 Kota Tinggi
Johor Darul Takzim
Tel:07-8831803
Malaysian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355, Jalan Masjid Negeri
11600Penang
Tel: 2822534
Buddhist Hermitage Lunas
Lot 297, Kg. Sbg. Sungai
09600 Lunas
Kedah Darul Aman
Tel: 04-4844027
Metta Lodge (Buddhist Centre)
26, Jalan Rengas
Melodies Garden
80250 Johor Baru
Tel:07-325500
Wung Wei Kee
1215,Jalan Keranji
Taman Jaya
93350 Kuching
Sarawak
Tel: 082-368105
Kota Kinabalu Vipassana Meditation Society
2nd Flr, Lot 2-3,Blk 1,HSK Industrial Centre
Lrg Cempaka 6, Mile 7, Jalan Tuaran
88450 Kota Kinabalu
Sabah, Malaysia
Tel:088-420161
Buddhist Wisdom Centre
5, Jalan 16/3
46350 Petaling Jaya
Tel: 03-7568019
Taiping Insight Meditation Centre
29-B,Jalan 17/45
464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Tel:03-7550596
Mr. Tan Jin Kok
247 Setia Raje Road
Goh Mee Loke Building
98000 Miri, Sarawak
Tel: 085-41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