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图表

《阿毗达摩学基础》表解

表1:二十八种色法

十八种完成色 十种不完成色
(一)元素色 1.地界 (八)限制色 19.空界
2.水界 (九)表色 20.身表
3.火界 21.语表
4.风界 (十)变化色 22.色轻快性
(二)净色 5.眼净色 23.色柔软性
6.耳净色 24.色适业性

(加两种表色)

7.鼻净色
8.舌净色 (十一)相色 25.色积集
9.身净色 26.色相续
(三)境色 10.颜色 27.色老性
11.声 28.色无常性
12.香
13.味

(触=地、火、风)

(四)性根色 14.女根色
15.男根色
(五)心色 16.心所依处
(六)命色 17.命根色
(七)食色 18.食素(营养)

表2:二十一种色聚

色聚名称 所含色法
业生 1 眼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眼净色
2 耳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耳净色
3 鼻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鼻净色
4 舌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舌净色
5 身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身净色
6 女性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女根色
7 男性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男根色
8 心所依处十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心色
9 命根九法聚 八不离色、命根色
心生 1 纯八法聚 八不离色
2 身表九法聚 八不离色、身表
3 轻快性等十一法聚 八不离色、轻快三性
4 身表轻快性等十二法聚 八不离色、身表、轻快三性
5 语表十法聚 八不离色、语表与声音
6 语表声轻快性等十三法聚 八不离色、语表、声音、轻快三性
时节生 1 纯八法聚 八不离色
2 声九法聚 八不离色、声音
3 轻快性等十一法聚 八不离色、轻快三性
4 声轻快性等十二法聚 八不离色、声音、轻快三性
食生 1 纯八法聚 八不离色
2 轻快性等十一法聚 八不离色、轻快三性

表3:六处门色法

一、眼处54色

眼十法聚[1] 身十法聚[2] 性根

十法聚

心生

八法聚

时节生

八法聚

食生

八法聚

八不离色[3]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命根 命根 命根
眼净色 身净色 性根色
业生、明净 业生、明净 业生、非明净 心生、非明净 时节生、非明净 食生、非明净

二、耳处54色

耳十法聚 身十法聚 性根

十法聚

心生

八法聚

时节生

八法聚

食生

八法聚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命根 命根 命根
耳净色 身净色 性根色
业生、明净 业生、明净 业生、非明净 心生、非明净 时节生、非明净 食生、非明净

三、鼻处54色

鼻十法聚 身十法聚 性根

十法聚

心生

八法聚

时节生

八法聚

食生

八法聚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命根 命根 命根
鼻净色 身净色 性根色
业生、明净 业生、明净 业生、非明净 心生、非明净 时节生、非明净 食生、非明净

四、舌处54色

舌十法聚 身十法聚 性根

十法聚

心生

八法聚

时节生

八法聚

食生

八法聚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命根 命根 命根
舌净色 身净色 性根色
业生、明净 业生、明净 业生、非明净 心生、非明净 时节生、非明净 食生、非明净

五、身处44色

身十法聚 性根

十法聚

心生

八法聚

时节生

八法聚

食生

八法聚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命根 命根
身净色 性根色
业生、明净 业生、非明净 心生、非明净 时节生、非明净 食生、非明净

六、心所依处54色

心色

十法聚

身十法聚 性根

十法聚

心生

八法聚

时节生

八法聚

食生

八法聚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八不离色
命根 命根 命根
心色 身净色 性根色
业生、非明净 业生、明净 业生、非明净 心生、非明净 时节生、非明净 食生、非明净

表4: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七遍一切心 (1) 触 二十五美心所 十九通一切美心 (28) 信
(2) 受 (29) 念
(3) 想 (30) 惭
(4) 思 (31) 愧
(5) 一境性 (32) 无贪
(6) 名命根 (33) 无瞋
(7) 作意 (34) 中舍性
六杂 (8) 寻 (35) 身轻安
(9) 伺 (36) 心轻安
(10) 胜解 (37) 身轻快性
(11) 精进 (38) 心轻快性
(12) 喜 (39) 身柔软性
(13) 欲 (40) 心柔软性
十四不善心所

通一切

不善心

(14) 痴 (41) 身适业性
(15) 无惭 (42) 心适业性
(16) 无愧 (43) 身练达性
(17) 掉举 (44) 心练达性
三贪因 (18) 贪 (45) 身正直性
(19) 邪见 (46) 心正直性
(20) 慢 三离 (47) 正语
四瞋因 (21) 瞋 (48) 正业
(22) 嫉 (49) 正命
(23) 悭 二无量 (50) 悲悯
(24) 恶作 (51) 随喜
二有行 (25) 昏沉 一无痴 (52) 慧根
(26) 睡眠
一痴因 (27) 疑

表5:悦俱智相应组(信慧组)34名法

(1) 识 十九通一切美心心所 (15) 信
十三通一切心所 七遍一切心心所 (2) 触 (16) 念
(3) 受 (17) 惭
(4) 想 (18) 愧
(5) 思 (19) 无贪
(6) 一境性 (20) 无瞋
(7) 名命根 (21) 中舍性
(8) 作意 (22) 身轻安
六杂心所 (9) 寻 (23) 心轻安
(10) 伺 (24) 身轻快性
(11) 胜解 (25) 心轻快性
(12) 精进 (26) 身柔软性
(13) 喜 (27) 心柔软性
(14) 欲 (28) 身适业性
(29) 心适业性
(30) 身练达性
(31) 心练达性
(32) 身正直性
(33) 心正直性
无痴 (34) 慧根

注:

1.在八十九种心之中,共有九种心的名法组合属于此信慧组:

⑴、欲界悦俱智相应组有六种:a.无行、有行善心两种;b.无行、有行果报心两种;c.无行、有行唯作心两种。

⑵、色界心三种:a.初禅善心;b.初禅果报心;c.初禅唯作心。

2.若是欲界悦俱智不相应组(有六种),则减去慧根,名法数目爲33。

若是欲界舍俱智相应组(有六种),则减去喜心所,名法数目爲33。

若是欲界舍俱智不相应组(有六种),则减去喜与慧根,名法数目爲32。

表6:八十九心或一百廿一心

欲界心

(54)

不善心(12) 贪根心 (8)
瞋根心 (2)
痴根心 (2)
无因心(18) 不善果报 (7)
善果报 (8)
无因唯作 (3)
美心(24) 欲界善心 (8)
欲界果报心 (8)
欲界唯作心 (8)
色界心

(15)

色界善心 (5)
色界果报心 (5)
色界唯作心 (5)
无色界心

(12)

无色界善心 (4)
无色界果报心 (4)
无色界唯作心 (4)
出世间心

(8或40)

道心 (4或20)
果心 (4或20)

表8:广大心与出世间心

十五色界心 色界善心

(5)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善心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善心
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善心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善心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善心
色界果报心(5)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果报心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果报心
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果报心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果报心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果报心
色界唯作心(5)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唯作心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唯作心
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唯作心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唯作心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唯作心
十二无色界心 无色界善心(4) 空无边处善心
识无边处善心
无所有处善心
非想非非想处善心
无色界果报心(4) 空无边处果报心
识无边处果报心
无所有处果报心
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无色界唯作心(4) 空无边处唯作心
识无边处唯作心
无所有处唯作心
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
八出世间心 出世间善心(4) 须陀洹道心
斯陀含道心
阿那含道心
阿罗汉道心
出世间果报心(4) 须陀洹果心
斯陀含果心
阿那含果心
阿罗汉果心

表9:极大所缘的眼门心路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心路过程
有分流 过去有分 有分波动 有分断 五门转向 眼识 领受 推度 确定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彼所缘 彼所缘 有分流

表10:不同所缘强度的眼门心路过程

所缘 之前 所缘的寿命(十七心识剎那) 之后
1 极大 有分 过×1-波-断-五-眼-领-推-确-速×7-彼×2 有分
2 有分 过×2-波-断-五-眼-领-推-确-速×7-有分 有分
3 有分 过×3-波-断-五-眼-领-推-确-速×7 有分
4 微细 有分 过×4-波-断-五-眼-领-推-确×3-有分×4 有分
5 有分 过×5-波-断-五-眼-领-推-确×3-有分×3 有分
6 有分 过×6-波-断-五-眼-领-推-确×3-有分×2 有分
7 有分 过×7-波-断-五-眼-领-推-确×3-有分×1 有分
8 有分 过×8-波-断-五-眼-领-推-确×3 有分
9 有分 过×9-波-断-五-眼-领-推-确×2 有分
10 极微细 有分 过×10-波×2-有分×5 有分
11 有分 过×11-波×2-有分×4 有分
12 有分 过×12-波×2-有分×3 有分
13 有分 过×13-波×2-有分×2 有分
14 有分 过×14-波×2-有分×1 有分
15 有分 过×15-波×2 有分

过=过去有分 波=有分波动 断=有分断 五=五门转向心 眼=眼识 领=领受心 推=推度心 确=确定心 速=速行心 彼=彼所缘

×后数目是指心生起的次数,例如:速×7 = 七个速行心。

表11:五门心路过程之心与心所数量

五门转向 眼识 领受 推度 确定
11 8 11 11(12) 12
1
2
3
4
5
6 一境性 一境性 一境性 一境性 一境性
7 命根 命根 命根 命根 命根
8 作意 作意 作意 作意 作意
9
10
11 胜解 胜解 胜解 胜解
12 (喜) 精进

注:

五门转向:有11个名法,舍俱(舍受)。

眼识:有8个名法,舍俱。

领受:有11个名法,舍俱。

推度:若是喜俱就有12个名法,若是舍俱就只有11个名法(无喜)。

确定:有12个名法,舍俱。

速行:1、若是喜俱智相应,就有34个名法(有乐受)。

2、若是舍俱智相应,就有33个名法(无喜)。

3、若是喜俱智不相应,就有33个名法。

4、若是舍俱智不相应,就有32个名法。

彼所缘:跟速行相同,有四种。

意门转向:跟确定一样。

推度、速行及彼所缘里的受大多数是一样的。

表15:取色所缘的眼门不善速行心路过程名法

眼门心路过程 意门心路过程
依处色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五门

转向

眼识 领受 推度 确定 速行

7x

彼所缘

2x

有分 意门

转向

速行

7x

彼所缘

2x

1 贪见组 11 8 11 12 12 20 12 34 12 20 12
2 贪见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3 贪见组 11 8 11 12 12 22 12 34 12 22 12
4 贪见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5 贪慢组 11 8 11 12 12 20 12 34 12 20 12
6 贪慢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7 贪慢组 11 8 11 12 12 22 12 34 12 22 12
8 贪慢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9 瞋 组 11 8 11 11 12 18 11 34 12 18 11
10 瞋 组 11 8 11 11 12 20 11 34 12 20 11
11 瞋嫉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12 瞋嫉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3 瞋悭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14 瞋悭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5 瞋追悔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16 瞋追悔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7 掉举组 11 8 11 11 12 16 11 34 12 16 11
18 疑 组 11 8 11 11 12 16 11 34 12 16 11

注:

对于瞋追悔组,取已造做的恶业为所缘,辨别两种;

再取未造做善业为所缘,辨别另两种,共有四种。

表17:有限速行意门心路过程

所缘 之前 心路过程 之后
清晰 过 – 波 – 断 意 – 速×7 – 彼×2 有分流
不清晰 过 – 波 – 断 意 – 速×7 有分流

注:意 = 意门转向 速 = 速行 彼 = 彼所缘

表18:初次证得安止者之速行心路过程

初次证得 禅修者 之前 心路过程 之后
禅那 钝根者 过-波-断 意-遍-近-随-种-禅那 有分流
利根者 过-波-断 意-近-随-种-禅那 有分流
道果 钝根者 过-波-断 意-遍-近-随-种-道-果×2 有分流
利根者 过-波-断 意-近-随-种-道-果×3 有分流

注:

过 = 过去有分流 波 = 有分波动 断 = 有分断 意 = 意门转向 遍 = 遍作 近 = 近行 随 = 随顺 种 = 种姓

表19:禅那安止意门心路过程名法

心处色法 54 54 54 54 54 54
意门转向 遍作 近行 随顺 种姓 禅那速行

(许多次)

初 禅 12 34 34 34 34 34
第二禅 12 34 34 34 34 32(除寻与伺)
第三禅 12 34 34 34 34 31(再除去喜)
第四禅 12 33 33 33 33 31(舍取代乐)

表20:三十一界

寿元
无色界四地 31 非想非非想处 84,000大劫
30 无所有处 60,000大劫
29 识无边处 40,000大劫
28 空无边处 20,000大劫
色界十六地 第四禅 27 色究竟天 16,000大劫
26 善见天 8,000大劫
25 善现天 4,000大劫
24 无热天 2,000大劫
23 无烦天 1,000大劫
22 无想有情天 500大劫
21 广果天 500大劫
第三禅 20 遍净天 64大劫
19 无量净天 32大劫
18 少净天 16大劫
第二禅 17 光音天 8大劫
16 无量光天 4大劫
15 少光天 2大劫
初禅 14 大梵天 1中劫
13 梵辅天 1/2中劫
12 梵众天 1/3中劫
欲界十一地 欲善趣地 11 他化自在天 16,000天年
10 化乐天 8,000天年
9 兜率天 4,000天年
8 夜摩天 2,000天年
7 三十三天 1,000天年
6 四大王天 500天年
5 不定
恶趣地 4 阿修罗 不定
3 饿鬼 不定
2 畜生 不定
1 地狱 不定

表21:十九结生心

果报心 名法
欲界 不善果报推度心 11
善果报推度心 11
悦俱智相应无行果报心 3 34
悦俱智相应有行果报心 3 34
悦俱智不相应无行果报心 2 33
悦俱智不相应有行果报心 2 33
舍俱智相应无行果报心 3 33
舍俱智相应有行果报心 3 33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果报心 2 32
舍俱智不相应有行果报心 2 32
色界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果报心 3 34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果报心 3 33
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果报心 3 32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果报心 3 31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果报心 3 31
无色界 空无边处果报心 3 31
识无边处果报心 3 31
无所有处果报心 3 31
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3 31

注:

1、在有情的一期生命里,作爲离心路过程心的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皆属于同一种果报心,它们拥有相同的所缘、相同的依处(即心所依处)和相同的名法数目。

2、一切恶趣有情的结生心皆爲不善果报舍俱推度心。

3、无因结生即在结生心中没有无贪、无瞋和无痴三种美因;

二因结生即在结生心中只有无贪和无瞋两种美因,但没有无痴(慧根);

三因结生即在结生心中拥有无贪、无瞋和无痴三种美因。

表22:四十种止业处

遍作定 近行定 安止定 似相
初禅 第二禅 第三禅 第四禅 无色定
十遍 x x x x x x x
十不净 x x x x
十随念 佛随念 x x
法随念 x x
僧随念 x x
戒随念 x x
舍随念 x x
天随念 x x
死随念 x x
身至念 x x x x
安般念 x x x x x x x
寂止随念 x x
四无量心 慈无量心 x x x x x
悲无量心 x x x x x
喜无量心 x x x x x
舍无量心 x x x
四无色 空无边处 x x x
识无边处 x x x
无所有处 x x x
非想非非想处 x x x
食厌想 x x
四界差别 x x

注:1、十遍爲十种必须把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处的业处,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

2、十不净爲取死尸腐烂的十个阶段爲所缘(相)的业处,即: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表23:三学、七清净与十六观智

三学 七清净 十六观智
增上戒学 戒清净 (四遍净戒)
增上心学 心清净 (近行定与安止定)
增上慧学 见清净 1.名色识别智
度疑清净 2.缘摄受智
道非道智见清净 3.思惟智

4.生灭随观智(未成熟)

行道智见清净 4.生灭随观智(成熟阶段)

5.坏灭随观智

6.怖畏现起智

7.过患随观智

8.厌离随观智

9.欲解脱智

10.审察随观智

11.行舍智

12.随顺智

13.种姓智
(解脱) 智见清净 14.四种出世间道智

15.四种出世间果智

(解脱知见) 16.省察智

注:

1、四遍净戒为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

2、四种出世间道智即四种出世间善心,分别爲:索答巴帝道智、萨咖达嘎弥道智、阿那嘎弥道智和阿拉汉道智。

3、四种出世间果智即四种出世间果报心,分别爲:索答般那果智、萨咖达嘎弥果智、阿那嘎弥果智和阿拉汉果智。

  1. 眼十法聚对光(色尘)的撞击敏感。以下的耳十法聚、鼻十法聚及舌十法聚则分别对声尘、香尘及味尘的撞敏感。
  2. 身十法聚对触尘(地、火、风)的撞击敏感。
  3. 八不离色爲色聚的最基本成分,即:地、水、火、风、顔色、香、味、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