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迪达尊者著《就在今生》
第一章
基本戒律和禅修指导[1]
目录
我们禅修并非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赏,而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我们努力遵循解佛陀的教导,并且接受那些值得信赖的老师们的指导,希望自己也能达到佛陀那种清净。我们内证了这种清净之后,便可鼓励他人,与他人分享法(Dhamma),即这种真理。
佛陀的教法可概括成戒、定、慧三部分。首先提到戒,因为它是定、慧的基础,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缺少戒便无法进一步修习。对在家人而言,应遵守的基本戒律包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部分。遵守五戒能培育基本的清净,使修行容易有进步。
人性的基本意识(A Basic Sense of Humanity)
戒律并非佛陀传下来的一套规矩,也不限于佛教的教法,事实上,戒来自人性的基本意识。例如,假设我们有股怒气,很想伤害其他生命,但如果换位思考,并深思原本想做的事,便会回答:「不!不要这样对待我,那是多么残忍又不合理!」假如我们对要做的事有这种感觉,那么,可以确信这是有害的。如此看来,道德可视为我们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表现。当我们了解被伤害的感觉,出于关爱和体贴,就会避免伤害别人,也会坚持说真实语,避免恶口、妄语或毁谤。由于用心戒除愤怒的言行,这种粗的不善心将会慢慢地不再生起,或者至少会减弱,比较少出现。当然,愤怒并非我们伤害别人的唯一原因。贪欲也会让人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侵占他人的东西;或者,性欲也会让人去贪恋别人的伴侣。同样的,如果我们想到这样做会伤害他人,就会尽量努力地去避免屈服于淫欲。
即使是微量的致醉物质,也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容易被粗重的贪或瞋所支配。有些人为使用毒品或酒精辩护,说它们并不是那么有害。正好相反,它们非常危险,甚至会使善良的人失智,就如罪犯的帮凶一般,致醉物质开启了众多问题之门,从语无伦次到爆发狂怒,或是疏忽,造成对人或对己的致命伤害。每个沉溺致醉品者的行为都让人无法预测,因此,远离致醉物是保护其他戒行的基础。对那些想进一步持戒的人而言,还有在家的八戒与十戒、出家尼众的十戒,以及比丘的二百二十七条戒。在附录词汇表中还有更多关于此类戒律的信息。
密集禅修期间的细行
在禅修期间,适当改变某些行为,使它们有助于加强禅修的训练,是很有用的。禅修期间止语刚好是正语的表现,不邪淫戒变成了不淫。另外,要吃得清淡,以免昏沉,同时还可以降低肉体之欲。佛陀建议中午以后至隔日清晨禁食,如果很难做到,可以在午后只吃一点。在此期间,禅修者这样去不断练习,完全可以发现,法的滋味胜过世上一切滋味!
身体洁净有助于发展直觉与智慧。你要洗澡、修剪指甲与头发,并规律的排便,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在清洁。在外表上,你的服装与寝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如此,可以让心清明、敏锐。在禅修期间,装饰品、化妆品、香水与花时间美化装饰身体,都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世上没有任何装饰品胜过清净的行为——持戒,其他事物无法让内观与智慧之花绽放。戒带来一种美,不是涂抹在外表的美,而是发自内心并反映在整个人身上的美。这种美适于任何人,不论年龄、身分、家境,是四季通用的装饰品。因此,请拥有这项美德。
然而,即使我们将语言和行为净化到相当的程度,戒律自身仍不足以驯服心。我们需要一个方法让心灵成熟,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让心获得更高层次的证悟,这方法即是禅修。
禅修指导(Meditation Instructions)
坐禅
佛陀建议,不论是森林里的一棵树下,或其他安静的地方都适合禅修。禅修者应安静、平静的结跏趺坐。如果盘腿有困难,也可以用其他坐姿;而背部有毛病的人,坐在椅子上也无妨。为了使心达到真正的平静,我们必须要让身体处于平静状态。因此,选择可以持久又舒服的姿势十分重要。
打坐时背部要正直,与地面成直角,但不要太僵硬。坐姿挺直的理由是:背部拱起或弯曲,会很快感到疼痛。背不靠东西,保持端身正坐,身体所作的这种努力会使禅修充满活力。
闭上双眼,现在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在腹部,自然呼吸,不要用力,不要放慢也不要加快,只是正常呼吸。当吸气腹部膨胀、呼气腹部收缩,你会注意到某些感觉。现在让心更精确地投向这些感觉,确保心专注于每个过程的全程,觉知从腹部一开始膨胀时的所有感觉,并稳固地保持这种专注力到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然后,觉知腹部收缩时的感觉,从开始到中间、到完全结束。
虽然我们将腹部的起伏描述成开始、中间与结束三阶段,但这仅仅是为了让你了解,觉知要持续且彻底,而非要你将整个过程分成三段。 你应该尝试观照这些动作的每一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整体。不要以过分专注的心盯着感觉看,尤其不要去寻找腹部的动作是如何开始或结束。
禅修时,重要的是,一方面要精进,同时也要精确瞄准,这样心才会与感觉直接且有力地接触。对觉知的所缘轻轻做标记非常有利于精准的观察,方法是对感觉命名,通过在心中轻轻地默念这个词实现,例如「胀、胀……缩、缩。」
拉回散乱的心(Returning from Wandering)
有时心会散乱,你会打妄想,这时,观察你的心!要觉察到你正在想事。为了让自己清楚这点,以默念的方式标记那个念头:「想、想」,然后回到腹部的起伏。要将同样的练习运用在其他所缘上,它们在六根门中(眼、耳、鼻、舌、身、意)的任何一门生起。虽然大家都很精进练习,但没有人能永远专注在腹部的起伏,其他所缘境必然会出现和变得明显。因此,禅修的范围包括我们所有的经验,如色、声、香、味、触等所缘境,以及想象的影像,或情绪。当任何所缘生起时,要以直接的觉知专注于它,并在心中用轻柔的标记「说」出它。
禅坐时,如果有其他所缘冲击觉知的心,使注意力离开腹部的起伏,就必须清楚标记它。例如,有大的声音在禅修时响起,要在生起时即刻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导向它。直接去经验、去觉知那声音,同时用轻柔的内心语言标记「听、听」,以清楚地识别;当声音渐渐减弱,不再占主导地位,观察的心就回到腹部的起伏。这是禅坐时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心中做标记时,无须用复杂的语言,最好用简单的字。对眼、耳与舌等根门,只要简单的说:「看、看…听、听…尝、尝。」而身体的感觉,则可用稍微更加描述性的词语,例如温暖、压迫、僵硬或移动等。意识的所缘(Mental objects)出现时,是变化万千的,但仍然可以简单区分为几类,例如思考、想象、记忆、计划等。千万要记住,在标记时,目的不是获得词汇的技巧。标记的手段帮助我们觉知这些经历的特性,从而不会深陷于内容。它可以培养心的力量与专注。禅修时,我们寻求一种对身心深刻、清晰和准确的觉知。这种直接的觉知向我们展示我们生命的真相,以及精神和生理过程的真实本质。
禅修无须在一小时的禅坐后便结束,而是整天都可以练习。当你起身时,要仔细标记,从想要睁开眼睛的意图开始,「意图、意图……睁开、睁开。」体验这个意图的心理活动,然后去感受睁开眼睛的感觉。继续用完整的观察力,去仔细并精确地标记每一个动作,从每个姿势的转变,直到站起来开始走路为止。一天当中,都要保持觉知,并专注在所有的动作上,例如伸直手臂、弯曲手臂、拿起汤匙、穿上衣服、刷牙、关门、开门、闭眼、吃东西等。要觉知所有的动作,并在心中标记。
除了熟睡的几小时外,你要试着在醒着的时刻中保持持续的正念。这不是沉重的工作,只是在坐着、行走时,观察任何所缘的生起。
行禅(Walking Meditation)
在禅修期间,通常坐禅与行禅一整天交替进行。行禅通常以一小时为标准时间,但四十五分钟也可以。行禅时,禅修者可选择一条大约二十步长的小路,循着步道慢慢来回行走。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禅也很有帮助。坐禅前的一小段时间,例如十分钟,进行正规的行禅,对心的专注很有帮助。此外,行禅所发展的觉知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身体在一天之中,总是四处活动。
行禅可以发展平衡和精确的觉知,以及持久的专注。在行禅时,禅修者可以观察到法(Dhamma)深遂的部分,甚至证悟。事实上,在坐禅前不行禅的行者,就如开部耗尽电池的车一样,很难在坐禅时启动正念的引擎。
行禅要将注意力放在行走的过程,如果走得比较快,在心中标记腿的移动:「左、右、左、右。」并觉知整个腿部的感觉。如果走得较慢,就要标记每一只脚的抬起、移动与放下。不论任何情况,都要把心放在走路的动作上。当你走到步道尽头,立定、转身,再度开始时,都要观察有什么动作发生。除非地上有障碍物,否则不要低头看脚。在你专注在觉知感觉时,心中有脚的影像对你并无助益。你要专注在感觉本身,而这不是视觉的。对许多人来说,当他能对身体的觉受诸如轻、痛、冷和热等有一个纯粹的纯然觉知,便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通常我们将行禅分成三个动作:将脚提起、移动、放下。为了保持敏锐的觉知,我们清晰地分解这些动作,在每一个动作的开端做一个轻柔的标记,确保我们的觉知能清晰而又有效地跟随,直到动作结束。虽是微小的细节却是个重点,就是当脚开始向下移动的瞬间就要观照放下的动作。
发现感觉的新世界(A New World in Sensations)
让我们想一下提脚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动作的名称,但是禅修时,重要的是要透过名称看到背后整个动作的本质,从想要提起脚开始,持续贯穿整个过程,其中包括许多感觉。我们觉知提起脚的动作,不要过度去感觉,也不要因感觉太弱而失去目标。心准确的对准所缘,有助于平衡精进。当精进力平衡且觉知够精准,正念将会牢固安住在觉知的所缘上。只有精进、准确与正念都存在时,定力才得以提升。当然,定是心的集中、专一,它的特性是使心不会散乱。
当我们越来越贴近提起脚的过程,就会看到它好像成排的蚂蚁爬过马路一样,远看似乎是条静止的线;近看时,它开始摇晃;再近一点,则分散成一只只蚂蚁。于是我们知道,原本整条线的概念只是个幻觉,它是由一只只蚂蚁连接而成。正是像这样,当我们从始至终精确地看着提起脚的过程,那么,有观智的心便会更接近观察的所缘。当有观智的心愈接近所缘时,就愈清楚看见抬脚过程的本质。这是人类心智令人惊异的事实,当观智经由观禅而生起,并加深时,存在的实相就会以明确的顺序显现出来,这顺序被称作观智进程。
禅修者最先体验到的观智,通常是开始领会——非藉由智力或思考,而是直觉地——提脚的过程是由迥异的现象即名与色所组成,它们成对同时发生。身体的感觉即色法,与觉知的心关联,却又彼此不同,后者是名法。我们会看到一连串内心所生起的念头与身体的感觉,并能了解心法与色法的因果关系。
我们会看到心法如何引起色法,当想要抬脚时,身体移动的感觉便开始了;也会看到色法如何引起心法,当身体感到非常热时,就想走到有遮荫的地方行禅。对因果的洞察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对我们而言,当洞察生起时,生命会比以前单纯多了,只不过是一连串心法与色法的因果相续。这是传统内观发展中的第二个观智。
随着定力的发展,我们可以更深入看到提脚的过程是无常、无我的,且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一个接一个出现而后消失,这是另一层次的内观,有定力的觉知可以直接看到的生命的另一个层面。这些色法背后并没有「人」,这些现象依因果律生起灭去,是空的过程。脚移动的幻觉和实体性就如电影,充满着人与物体,与真实世界无异。但若把电影的速度放慢,就会看到它是由一格格底片的静止画面所组成。
通过行禅证道
当禅修者在一个提的过程中很有正念,也就是说,当心随着动作,以正念洞察所发生事物的真实本质时,佛陀所教导的解脱之道,便在当下开启。佛陀所说的八正道,常被称为中道,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在正念强大时的每一剎那,八正道中的五个要素都会活跃在意识中,有正精进、有正念、有正定、有正思惟,当我们对法的本质有所洞察,正见就生起。在八正道中的五个同时存在的刹那,心便完全没有任何形式的烦恼。
当我们用清净心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时,就不会被幻觉迷惑,而是看到单纯现象的生灭。当观智让我们对因果机制产生直觉的理解,让我们了解心法与色法如何彼此相关时,我们对现象的本质便不再有错误的观念。由于看到每个所缘境只持续一剎那,我们对「常」(permanence)就不再有幻想。也因为了解无常及其潜藏的苦,我们就会从「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脱。
直接观察「无我」,让我们不再骄慢,并从有个永恒的自我的邪见中解脱出来。在仔细观察提脚的过程时,我们看到身心的苦,因此,不再受贪爱的束缚。有常存之法(the perpetuating dhammas)之称的三种心的状态(我慢、邪见与贪爱),使我们不断的轮回,轮回是贪爱与苦的循环,是由对真理的无知所造成。于行禅中细致地观照能摧毁这些「常存之法」,让我们接近解脱。
你看,觉知脚的提起有难以置信的潜力,觉知脚的前移和放下也是一样。当然,以上对行禅的指导,以及对觉知的深度与细节的描述,也适于禅坐时,专注在腹部的起伏及其他所有身体的动作。
行禅的五种益处(Five Benefits of Walking Meditation)
佛陀叙述行禅有五种好处。第一是:常行禅的人可以增强长途旅行的耐力。这在佛陀时代特别重要,当时的比丘与比丘尼,除了双脚以外,没有其他交通工具。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位比丘,就会毫不费力地认识到这个益处能增强体力。
行禅的第二种益处是增加对禅修的耐力。行禅需要加倍的精进。除了用来提脚的精进之外,还需要心的精进来觉知动作,这正是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如果这种加倍的精进在整个抬脚、向前与放下的动作中持续着,会增强心精进力,每位禅修者都知道,这对修观十分重要。
第三是:坐禅与行禅的平衡有益健康,而身体的健康有助于加快修行的进步速度。显然,生病时很难禅修。坐太久会身体不适,然而更换姿势与行禅会使肌肉复原,促进血液循环并预防疾病。
行禅的第四种益处是帮助消化。消化不良会导致诸多不适,因而成为禅修的障碍。行禅能促进肠胃蠕动,保持通畅。饭后与坐禅前应该行禅,以驱逐睡意。在早晨起床后,立即行禅也是培养正念的好方法,同时还能避免在一天的第一段禅坐时就打瞌睡。
行禅的第五种益处是能持久的定力。由于在行走时,心专注在每个动作,定力会变得持续。每个脚步都在为接下来的坐禅建立基础,帮助心刹那刹那专注在所缘上,最终会揭示最深层实相的本质。所以我用汽车电池作比喻,如果汽车一直未发动,电池就会耗尽。一位不曾行禅的禅修者,很难在坐垫上有任何成就;而勤于行禅的人,则会自动地把强力的正念与坚固的定带入坐禅之中。
我希望你们都能成功完成这次禅修!愿你们持戒清净,净化言行,以创造发展定与慧的因缘。愿各位遵循这些禅修指导,以深刻、精确、清晰的正念去观照每一时刻的体验,那么,你会了解现象的本质。愿大家能观察到心法与色法如何构成所有的经历,如何被因果所互相关连,所有的经验如何被视为无常、苦、无我。最后,你将证入涅槃——彻底根除烦恼的无为法。
五资助(The Five Protections)
修观有如耕耘一片花园。我们有实现清晰、圆满观察的种子,这颗种子便是正念,正念能够帮助我们观察现象。为了栽培这颗种子,使植物生长,进而收成果实——无上的智慧,我们必须遵循五个步骤,称为五种保护或五资助(Five anuggahitas)。
就如园丁所做的一样,我们必须在土地上围起篱笆,以防止鹿与兔子等动物在植物发芽时,吃光它们。`
第一种是戒资助(silanuggahita):即戒的保护。戒能防止粗劣的行为扰乱我们的心,以免定与慧无法生起。
接着必须为种子浇水,即须聆听佛法开示,并阅读经文,然后应用所获得的智慧。正如过度浇水会使植物腐坏,此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育正见,而不是让自己在佛法概念中迷失。这是第二种保护,称为闻资助(sutānuggahita)。
第三种保护,「议资助」(sakacchanuggahita),值得我多说几句。议资助是指与老师讨论。这可用栽培植物的程序来比方。植物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东西,要翻动根部附近的土壤,但又不能翻得太松,否则根部会失去抓地力;要小心翼翼的修整枝叶,剪掉遮挡阳关的植物。同理,当与老师讨论禅修时,老师会依不同的需要,给予不同的指导,好让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第四种保护是「止资助」(samathanuggahita):指定的保护,避开如毛毛虫与杂草等不善心。当练习时,我们努力觉知当下在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生起的任何所缘。一旦心清明、专注,贪、瞋、痴就无法生起,因此,我们可以将定比喻为清除植物附近的杂草,或是使用非常有益且合乎自然的杀虫剂。
有了上述四种资助,内观便有机会开花。然而,行者有执取早期的观禅经验以及执取与深定有关的经历的倾向,这会阻碍他们的修行,而无法进入更深的内观。于此,第五种保护内观资助(vipassananuggahita)开始作用,这是在高一个高层次持续有力的禅修,不会耽溺于因内心平静而生的喜,或由定而带来的乐。对这种喜乐的渴望称为微细欲贪(nikanti Tanhā),它非常微细,就如蜘蛛网、蚜虫、霉菌、带有黏性的小蜘蛛,最后却会阻止植物生长。当行者陷入这种圈套中,一位好老师可以在小参中发现这种情况,并将他推回正轨。所以,与老师讨论个人禅修经历是禅修的重要保护。
- 此章的英文标题为:Basic Morality and Meditation Instruc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