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开示(行禅、坐禅、生活禅)

禅 修 开 示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共八卷)

一、毗婆舍那的实修介绍

毗婆舍那禅修活动,也是正念的训练。马哈希大禅师所教导的毗婆舍那修习的技巧,是根据佛陀开示的一部经——《大念处经》(Maha Satipatthana)(四念住法)提倡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毗婆舍那这个字的意思。毗婆舍那(巴利文Vi-passana)可分为两个字,毗(Vi)和婆舍那(Passana)。“毗”的意思是种种的性质,在这里“毗”指的是身的现象和心的现象之三种共同性质——无常、苦、无我,“婆舍那”的意思是具有正见或是彻底了悟;当这两个字合起来,毗婆舍那的意思是彻底了悟一切身心现象的共同性质——无常、苦、无我。唯有当我们能够亲身去直接体验身心现象的三种共同性质,我们才算是走在毗婆舍那之道路上;也就是说,能够了悟无常、苦、无我三项性质,才叫做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所注重的是必须经由我们直接亲身的经验,经由我们直观的智慧去体验、证实一切身心现象——无常、苦、无我。但是要达到亲身体验直接证悟,必须要有某种深度的定力,否则修行者无法亲身体验到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而如何才能达到某种深度的定力呢?要达到某种深度的定力,必须正念持续不间断一段相当的时间,比如说几小时、半天,乃至一整天。如果想要正念持续不间断,必须勇猛精进,努力修行,时时保持醒觉,注意观察当下一切发生的身心现象。时时注意观察当下身心状况叫做“念”,而这样子的“念”用在善的方面叫做“正念”。当修行者精进的力量强而持续,正念能够保持相续不间断,则定力就能越来越深,内观觉悟力越来越敏锐,能够透视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无常、苦、无我。当修行者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心就能够从某些部份的烦恼当中清净出来,于是便能感受到幸福、安乐、自在。但是,这还不是毗婆舍那修行法的目的,必须继续修行直到能彻底了悟四谛。

四谛:第一谛——苦谛,苦的真理;第二谛——集谛,苦的原因这项真理;第三谛——灭谛,灭除苦,解脱苦的这项真理;第四谛——道谛,达到解脱苦的道路之方法的这项真理。当你能够彻底了悟四谛,你就是证悟了圣者的果位,你就能够完全根除烦恼。苦的原因是烦恼,当你灭除苦的原因,一切痛苦不再生起,达到解脱一切苦的境界,这才是毗婆舍那的真正目的。要达到这项离苦得乐的目的,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醒觉,正念观察当下一切发生的身心现象。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解释奢摩他修行法与毗婆舍那修行法二者之间的差别,如此才能够依照正确方法修行,达到离苦得乐的目地。在佛法当中有两种修行法,那就是奢摩他修行法或者说禅定的修行法,及毗婆舍那修行法或者说内观觉悟修行法。奢摩他禅定修行法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深度的禅定,不是为了了悟身心真实本质,解脱一切痛苦。除了得到深度禅定之外,奢摩他修行法还能够令修行者得到神通,也就是超乎常人、超乎自然的能力。毗婆舍那内观觉悟修行法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一切痛苦,而藉着正确了悟一切身心的三种性质——无常、苦、无我,让修行者能够了解烦恼之因,灭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痛苦。毗婆舍那修行法也需要某种深度的定力才能启发内观觉悟力,透视到无常、苦、无我三项性质,证悟涅槃,离苦得乐。这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一项差别——两种目的不同。另一项差别是,奢摩他修行者只专注观察单一项目标,单一项修行者所攀的境界;而毗婆舍那修行者则不同,他必须观察许多项修行目标,许多项修行者所攀缘的境界,一切当下所发生的身心现象都必须注意观察,所以,观察的目标不只单一项目标。也就是说,奢摩他修行者必须深度地专注单一项目标,当他心跑出去胡思乱想时,他必须将心拉回专注观察单一项目标,不应该观察正在胡思乱想的心;一发现胡思乱想,就必须马上将心拉回来,安住所观察的目标;但毗婆舍那修行者正好相反,当修行者的心跑出去胡思乱想时,不应该将心拉回来,必须跟随他的心去观察当下心里胡思乱想的状况,也就是说必须观察正在打妄想的心,并且内心标记“妄想、妄想、妄想”,或“想、想、想”,或“回忆、回忆、回忆”;或者内心看到任何影像的时候,则观察说“看到、看到、看到”。必须这样正念观察当下所发生的心理状况,一直到这些妄想、回忆、影像消失为止,他才能够回来观察他主要观察的目标。这项是很重要的差别,要特别注意!

我们或许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毗婆舍那修行者必须观察妄想心,同时内心标记“妄想、妄想、妄想”呢?因为妄想心是一种心理现象,具备无常、苦、无我三种性质。为了要了悟妄想心的无常、苦、无我三项性质,修行者必须正念地观察妄想,一直到妄想消失,才回到平常观察修行的目标。当修行者勤观妄想,很精勤地观察当下所生起的妄想,他的心就能够越来越专注,定力则越来越深。在他观察主要所缘的目标,这时候他越来越能够深度地专注。反过来说,如果修行者不愿意精勤地观察妄想,他不能以敏锐的警觉力觉察每一个妄想,他的心就不能够达到深度的定力,心会常常分散,会浮动不安,妄想会一直很多。唯有当他能够精勤观察妄想,内心的警觉性才能够越来越敏锐,定力则越来越深。渐渐地,他会感觉非常平静、安宁,妄想越来越少,心能够深度专注在修行的目标上。所以,当毗婆舍那修行者的心打妄想时,不该将心拉回来;如果将妄想心拉回来,那么表示他用奢摩他修行法在修毗婆舍那,这是混淆的状况,应当特别注意!我们了解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差别之后,我们也就能够正确地来修行。毗婆舍那是一种觉悟修行法,能够令修行者觉悟真理,灭除烦恼,解脱痛苦。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了解毗婆舍那的原则。毗婆舍那修行法是要看清楚当下一切发生的身心现象,发生时自然的面貌、实在的样子,以单纯的正念去观察它、了解它。任何一项当下发生的身心状况,修行者都必须照着它们的样子去了解它们。因此,毗婆舍那的原则很简单,是一种训练心、培养心正念的方法。当身心现象发生时,将用单纯的正念去了解观察;不应该去推理、思维、分析、批评、判断、教理、对照等等,在毗婆舍那修行法当中没有这些分别、思维、推理、判断等等作用的余地。修行者唯有用单纯的正念,直接观察来修行。以如此的正念,定力才能渐渐加深,内观觉悟力才能变得锐利,才能透视了悟身心的一切现象。单纯的正念来观察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正念能够持续不间断,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乃至半天、一整天与正念打成一片,持续不断。

根据《大念住经》,我们必须从事三方面的修行:第一方面:坐禅、静坐;第二方面:行禅、经行,或者说走路修行;第三方面:观察日常生活的每一举动。在每一次坐禅之前,一定要先行禅,也就是说每次静坐之前必须先经行,而每一次的行禅经行至少要走一小时。在行禅的时候,脚步的移动是非常清楚且容易注意到的观察目标,因此在行禅时,修行者的心很容易专注下来,容易得到定力,而且所得到的定力相当稳固;所以说,在每一次静坐之前必定先行禅一个小时,然后才静坐。修行者将行禅的定力一直保持到坐禅当中,慢慢地走到禅坐的位子,然后慢慢地蹲下,慢慢地坐下,慢慢地移动手臂和脚,调整坐姿。每一个举动都必须很慢很专注地观察,直到调身稳定坐好,这样子他行禅当中的定力就一直能保持住,且带到坐禅当中;因此,当开始坐禅的时候,他的定力已经相当好。所以,每一次坐禅前必先行禅。除了坐禅行禅之外,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都必须保持醒觉,正念观察。佛陀在《大念住经》中特别在专门一章里面讲到观察日常生活,这章的名称“正知”的意思是彻底的醒觉或是完全的了知。佛陀在这一章当中特别强调修行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举动都必须正念观察,不管是行、住、坐、卧、吃饭、睡觉,在自己的房间、浴室、厕所,凡一举一动都是修行者不应该放过的。因为正念观察日常生活的举止行动,对于开悟真理非常重要,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时时强调大家必须保持正念,观察日常生活的每一项举动,而且要越来越慢、越观越细心。

想要修行毗婆舍那顺利、进步,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观察一切的妄想,譬如贪心、生气、瞋心、我慢、悲伤、懒惰、昏沉等等,一切当下发生的心理现象都必须去觉照它,正念观察它,如此,我们才能了悟我们的心。

第三项重要的条件就是专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放慢动作并仔细观察。讲到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当下生起的妄想,这对初学者而言,刚开始是有一些困难,因此给初学者一项主要攀缘的对象、主要修行的目标,使初学者能够容易学习。初学者的心专注观察腹部上下起伏。当腹部向外膨胀上升时,修行者必须专注观察上升的过程,同时内心标记说“上”;当腹部向内收缩下降时,他必须专注观察腹部下降的过程,同时内心标记“下”。如此,修行者的心仅仅跟随腹部起伏上下,而且内心标记“上、下、上、下”。观察腹部起伏上下,就是在观察风大的作用。风大的作用是一种身体的现象,具有无常、苦、无我的三项性质。这风大生起后迅速消灭,然后有下一个风大迅速生起,然后迅速消灭。不断地在生灭、生灭当中,是一种无常性;受到这种刹那生灭的压迫,所以是一种行苦;由这种生灭无常的现象,察觉到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人或者是一个主宰的我,或者是一个完整的众生,所以说是无我。因此,腹部起伏上下这种风大作用是我们必须要正念观察的,以便了悟无常、苦、无我这三种特性。当腹部下降时,内心很准确地感受腹部的下降,同时内心标记“下”。腹部的上下是因为空气进出我们的身体所引起。然而,观察腹部的上下是毗婆舍那修行者主要的观察目标;这是当没有其他目标发生时,修行者才观察腹部的上下;如果有其他明显的身心现象发生,修行者就必须专心观察那一项的身心现象,一直到该项身心现象消失,才能够回来观察腹部。

腹部上下并不是毗婆舍那修行法唯一的观察目标——一切身心现象明显发生时,都是毗婆舍那修行法必须观察的目标;所以,修行者不应该执著只观察腹部上下。初学者不容易觉察妄想的存在;只要认真继续修行,渐渐地,他能发现到心在打妄想,或想象某件事,或看到内心浮现的影像,于是他必须专注观察妄想的心、想象的心或看到影像的心。这时观察必须很专注、很准确、很有精神,而且速度要稍微快些,所做的标记是“妄想、妄想、妄想”,或“想、想、想”,或“看到、看到、看到”。如此观察,正念才能越来越强而有力,妄想则会越来越弱乃至消失,然后才回到观察腹部上下。

当修行者感觉到痛、麻、酸、痒,他必须正念观察感受痛、麻、酸、痒,同时内心标记“痛、痛、痛”,“麻、麻、麻”,“酸、酸、酸”,“痒、痒、痒”,一直到这些痛、麻、酸、痒等不愉快的感受消失为止,才回来观察腹部的上下。修行者正念观察痛、麻、酸、痒不是为了让它们消失,而是为了了悟它们的真实本质。修行者不应该存着要让痛、麻、酸、痒赶快消失或减弱,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而要存着以了悟它们真实本质的心去观察一切不愉快的感受。这时必须很专注、很准确、很有精神,而且必须要有忍耐性;如果不能忍耐,修行者就不能好好地观察这一切的痛、麻、酸、痒。所以修行者应具备“忍耐”的精神,才能够很清楚地观察这一切不愉快的感受,进而透视他们的真实本质,了悟他们的无常、苦、无我。所以,在痛、麻、酸、痒等一切不愉快感受生起时,修行者必须正念观察。有时候疼痛变得很厉害,虽然你尽量忍耐,可是疼痛继续加剧,达到你难以忍耐的程度;你会想要更换坐的姿势;但是如果你能坐到五十分钟,疼痛才变得难忍时,这时你最好不要换姿势起来经行,因为如果你在静坐中更换坐的姿势,渐渐地会养成换姿势的坏习惯,这对修行定力或内观的进步会变成一项很大的障碍。所以,当你疼痛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忍耐,这样你就能够观察到、体验到疼痛的真实本质。

静坐时如果闻到某种气味则要正念观察“闻、闻、闻”;同样的,身触到的感受也要正念观察“触、触、触”;妄想时也要正念观察“想、想、想”。

行禅时,最先观察站立的姿态,身体直立为一条线,观察站立几次后,然后开始经行。注意右脚移动,内心标记说“右步”;然后注意左脚移动,同样内心标记“左步”。经行时,必须用心注意脚步移动,不应该注意身体的其他部份,这样才能了解脚步移动的生灭、无常现象。收摄眼神,不应该左顾右盼,观察身体前六尺之地面;若太近会造成头部感觉压力,造成脖子酸、头痛、眼睛痛等等。用心注意脚步“左步、右步”,或“提起、移动、放下”。初学者刚开始或许不能很清楚地观察脚步的移动,但认真修行后,渐渐地就能够很清楚感受脚步移动的过程。

初学者经行时先观察左步、右步三十分钟,然后观察提起、落下三十分钟,如此行禅一小时、坐禅一小时相互进行。切记行禅时间不该少于一小时!开始修行三天,如果能行禅一小时三十分钟,也是很好。渐渐地,熟练之后要观察左步、右步十五分钟,提起、落下十五分钟,提起、移动、落下三十分钟。更熟练之后,你就可以增加所观察的步骤,这要依据个人的情况而定,没有一定的标准。

行禅时打妄想应观察“妄想、妄想、妄想”,如果妄想持续不停,则必须停止脚步,专注观察妄想,直到妄想消失才继续行禅。走到尽头不要立刻转身,应观察站的姿势“站、站、站”十次;向后转时,“要转、要转、要转”,才慢慢转身;转身后,一样先观察“站、站、站”十次,然后再继续经行。

在行禅时尽量放慢脚步,才能够了悟脚步移动的真实本质。另一方面,修行法是将日常生活一举一动的动作放慢,心才能够清楚地观察每一个举动。在观察日常行动时,不需要去管妄想,重点在于继续不断地观察一切的举动,除非很明显的心情状况生起,譬如说:生气、悲伤,这时要用心注意观察“生气、生气、生气”,或“悲伤、悲伤、悲伤”,直到情绪消失,才继续观察一切的举动。如此再坐禅,行禅,努力精进修行。正念持续,定力加深,内观觉悟力能够达到一层又一层毗婆舍那智慧,乃至究竟证悟,这就是毗婆舍那实修的介绍。

二、坐禅、行禅的注意事项

在坐禅的时候,修行者必须端身正坐,身体保持正直,不要向前倾,或向后仰,或偏向右边、左边;头部、颈部也要保持正直;眼睛轻轻闭着。在坐禅过程中,眼睛绝对不要睁开。有时候修行者内心烦燥不安,就想要睁开眼睛,但是修行者不应该睁开眼睛;因为如果养成睁开眼睛的习惯,有时候不知不觉之间就睁开眼睛,定力就会散失掉。因此,修行者必须很小心——在静坐当中绝对不要睁开眼睛!

记得在1983年我曾经到日本参加三天的禅坐,发现他们在禅坐时都是睁着眼睛;于是请教他们这是为什么。那位日本禅师回答说:静坐的时候睁开眼睛比较不容易打瞌睡。这可能是静坐时睁开眼睛唯一的好处;但是,静坐时睁开眼睛的话,定力就无法加深,在修行毗婆舍那上会是一种障碍。

1979年我陪同马哈希大禅师在欧洲举办禅修活动。我们遇到一位修行者,他在静坐时无法闭上眼睛,因为他已经参禅五年,他静坐的时候习惯于必须睁开眼睛,所以在那次参禅当中一直无法闭上眼睛静坐。他的定力很容易分散,不能够专注观察腹部的移动。

但是有时候例外,就是当修行者昏沉很重,打瞌睡很厉害,无论如何用心观照都不能去除昏沉,这时候,他可以睁开眼睛继续观察一切身心现象,眼睛睁开观察外界的光明,心能够变得更清醒。他必须勇猛精进、提振精神地来观察。如果睁开眼睛、提振精神观察之后,心能够变得清醒,然后就必须闭上眼睛,继续提振精神来修行。如果你在静坐的时候内心烦燥不安,想要睁开眼睛,你不应该睁开眼睛,必须专注观察想睁开眼睛的欲望、这个动机,观察说“想要、想要、想要”,或“动机、动机、动机”,一直观察直到睁开眼睛的欲望、这个动机消失。如此,你就不必睁开眼睛,可以继续来修行。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修行者在静坐的时候,必须像雕像一样——像我们看见的佛像是静止不动的,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即使身体感觉疼痛或酸、麻、痒,也不应该移动身体任何部份;必须专注地来观察,感受你的痛、酸、麻、痒。一些修行者有些不好的习惯,在静坐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移动他的手,一会儿摆这里,一会儿放在那里,一会儿举起来抓头,抓身体,或者一会儿就移动他的脚;这些都是他的内心不安定的表现,这也是令修行者心散乱的原因,对定力有很不好的影响。修行者在静坐当中感觉痛、麻、酸、痒等这些不愉快的感受时,必须要忍耐,必须用心地去感受、观察这些痛、麻、酸、痒。如果疼痛达到修行者难以忍受的程度,修行者最好起来行禅、经行。当修行者已经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事实上不需要换腿、换姿势,因为他的定力不受痛、麻、酸、痒的干扰;但是他有换腿的坏习惯,时间一到,他不知不觉地换腿,改变坐姿,于是他的定力就散失掉了。

再来说在坐禅的时候,不应该依靠任何物体,像依靠墙壁、柱子、或椅子的靠背;因为依靠是造成昏沉的原因,造成想打瞌睡的原因。当你的背后靠着某个物体,你的精神很容易松懈,渐渐地昏沉、瞌睡就来了。

静坐时你的身体也不应该向前倾。有的人坐下来身体喜欢向前倾,乃至倾向手肘支撑某个地方,或脚或地面,这容易造成精神懈怠,容易引起昏沉、瞌睡。必须要端身正坐。当你发觉身体慢慢弯下去,背慢慢弯下去的时候,你必须观察背弯的情况。当你提起正念,振作精神来观察,身体渐渐会坐直起来。同时,你在身体坐直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坐直的移动,同时内心标记说“坐直、坐直”。毗婆舍那的原则,就是要正念觉察注意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如此,修行者才能正确了悟身心的真相。所以当你感觉昏沉,犯困的时候,你必须提振精神,注意观察当下昏沉的状况,因为昏沉也是修行者必须完全了悟的;但是如果你的觉察力不够强,这种昏沉的情况不会消失,你会越来越犯困。所以,当你感觉昏沉的时候,你的观察必须很有精神,很专注,很准确,而且标记时的速度要稍微快一点,这样来注意观察当下昏沉的情况。如果这样专注观察,你仍然无法克服昏沉,佛陀说你必须用力拉扯、扭转你的耳朵,这样你的精神就能够振作起来——佛陀在教导他的第二大弟子目犍连的时候如此的开示,他教导目犍连好几项对治昏沉的方法。

在昏沉的时候,你的身体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弯曲,头也会低下来,因为你的精进力变弱,而正念力量也变弱了。当你的精进力变弱,正念的力量变弱,你的身体就会慢慢地弯下来,头慢慢地低下来。你一觉察到这种情况时,必须马上提振精神,用心注意观察背弯或头弯下来的情况,观察说“弯、弯、弯”。因为背弯或头低下来,这是风大的作用。风大的独特性质是具有移动性、动作性和支持性,身体会向前倾,向后仰,向左右倾斜,这是风大的作用。背部向后弯,这也是风大的作用。你必须用心注意观察“弯、弯、弯”。然后,当“想要让身体坐直”这个动机发生的时候,你如果能察觉到,就要观察这个动机——“想坐直、想坐直”,或者“想要、想要”,或者“动机、动机”,然后在身体坐直的过程中,用心注意观察坐直的每一个移动,同时内心标记说“坐直、坐直、坐直”。当你身体完全坐直之后,就回来专注观察腹部的起伏、上下。

在行禅的时候,《大念住经》的注解上叙述到:修行者,应该注意脚步的移动,专心去感受脚步移动的情况;而且注解上叙述到:在行禅中,修行者会有许许多多的经验、境界。在《清净道论》中所提到的情况也是一样。因此,在行禅的时候,你必须只注意观察感受脚步移动的情况,不应该注意身体的其他部分,或注意身体重量的转变。如此,你才能体会到脚步每一个移动的单独状况,以及接触地面的感受及向地面落稳(压下)[1]的感受。修行者想要顺利进步,必须培养五种心理功能,也就所谓的五根。

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当修行者的五根强而有力时,他的修行就能够顺利进展。这五根也就是信、进、念、定、慧。第一、信:就是要对三宝、对修行方法具有坚定的信心;第二、进:就是要付出勇猛精进,很勤劳地努力修行;第三、念:就是要保持正念。所谓正念,也就是时时正确认清知道当下所发生的身心状况,时时觉察到每一个当下身心所发生的现象,叫做正念。这个正念必须保持持续不间断,能够到半天,乃至全天;第四、定:就是有深度的定力。要达到深度的定力,必须要正念持续不间断达到相当的时间,定力才能够加深;第五、慧:内观的智慧。当定力达到相当深度的时候,定力同时生起的内观觉悟力,慧观的力量就变得锐利,于是修行者能够透视了悟身心的现象。这种了悟也就是毗婆舍那的智慧,所谓观智。修行者如果想要达到毗婆舍那的智慧,他必须具备相当深度的定力;想要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修行者须保持正念持续不间断,至少几小时乃至半天、全天;想要保持正念持续不间断,修行者必须勇猛精进,精勤地努力修行;想要能够勇猛精进地修行,修行者必须具备对于修行方法坚定的信心,相信这样的修行方法必然能带给自己莫大的利益。

所以,为了正确了解行禅时脚步的移动,你必须专注观察脚步移动的每一个过程。当脚提起来的时候,脚提起的每一个过程都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地被观察到。当脚跨出时,从头到尾跨出的每一个过程也是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地被观察。当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接触的感受也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地被观察。当脚向下落稳(压下)的时候,也就是在后脚要提起之前,前脚会有向地面落稳(压下)的举动,这时候前脚向下落稳(压下)的情况,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地被观察到。

当前脚完全站稳之后,后脚才能够开始提起。如此脚步的每一个移动,你都必须很准确、很密切、很专注地观察,这样才能了悟移动的真实本质。在行禅当中,如果你的心注意到膝盖的弯曲或腿部的动作,这时候表示你的心已经分散,定力分散,你必须回来用心注意脚的移动;更确切地说,只注意到脚板或脚底移动的情况,而不是注意到脚的形状。当你在户外行走的时候,如果你无法行走得很慢、观察得很仔细,需要以稍微快的速度来行走时,你仍然必须要保持普通的注意,以一般的正念来观察。无论走到哪里,你不可以没有正念地走路,不应该忘掉你的注意力。你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脚的移动,内心标记“左步、右步,左步、右步”。在毗婆舍那修行当中,持续不间断的正念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你必须非常谨慎小心,不要让定力忘失的时间过久,也就是不要让定力出现大的间隔。定力稍微忘失的时候,必须能迅速地觉察,继续保持专注,注意观察当下的状况。如果你正念的空隙很大,也就是忘失正念的时间很长,那就表示,你的正念觉察的力量还很弱,观察日常生活一举一动的正念力还相当薄弱。所以,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举一动你都必须用正念时时注意地观察。想要时时保持正念,注意观察,你就必须尽量放慢每一个举动。如果在禅修当中,你能够保持正念,时时注意观察每一个当下的举动,你必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禅修是整个系统化的修行,这种修行将能够带给修行者莫大的利益。所谓整体化的修行,也就是不止在坐禅或行禅当中修行,乃至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要注意观察,都是在修行,让你的正念持续不间断;持续不间断的正念能够带给修行者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所以无论你走到哪里,不应该失去正念地走,至少要用普通的注意、一般的正念来观察脚步的移动。你的每一步跨出去的长度不应该超过一个脚掌的长度。如果一步跨得太长,超过一个脚掌的长度,你就无法很正确很清楚地观察脚的提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也就无法了悟风大的作用。所以,你每一步不应该跨得太长,不应该超过一个脚掌。必须平平地放下,平平地接触地面,你才能够很清楚地感受脚触地面的状况。

在经行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应该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当你东张西望的时候,你的定力就散失掉了。如果你有想要东张西望的欲望,这个欲望,这个想看的动机,必须要很密切、专心地观察,同时内心标记说“欲望、欲望”,或“动机、动机、动机”,一直观察直到想要东张西望、想要往其他地方看的欲望消失为止;此时就不会东张西望;继续保持正念地经行,观察脚步每一个移动,如此,你就能够在观察脚步移动的时候保持相当稳定持续的定力,然后你就能够体验、了悟风大的独特性质。为什么我们需要了悟体验风大的性质?明天有时间,我会来解释。

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必须尽量地训练自己,放慢每一个举动,如此才能够仔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才能够经验到每一个举动是自然的过程、这个自然过程中的真实本质以及一切贪欲、瞋恨、愚痴、傲慢、嫉妒、掉举、昏沉、散乱等等。所有一切烦恼之所以生起,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正确了悟到身心的真实本质。如果我们在行禅、坐禅和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正确了悟到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都是无常、苦、无我,然后我们就能够灭除一切痛苦的原因,也就是一切贪欲、瞋恨、愚痴、傲慢、嫉妒、昏沉、散乱等所有的烦恼。当苦的原因——一切烦恼被灭除之后,我们就能够达到解脱一切痛苦的境界,过着真正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要达到这项离苦得乐的目标,你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精进修行,让你的正念能够持续两小时、三小时、整个上午、整个下午、乃至全天,这样你就会很快提升毗婆舍那的智慧,能够达到离苦得乐的目标。

最后愿大家能够正确了解毗婆舍那修行方法,在坐禅、行禅、日常生活当中,努力保持醒觉,专注地来观察,让正念能够持续整天,进而提升毗婆舍那智慧,达到离苦得乐的涅槃境界。

三、身心现象的特别性质与共同性质

昨天,我已经解释了如何有规律地经行、行禅,那就是清楚地觉察在每走一步之中的每一个阶段,即:提起、跨出、放下、接触、落稳(压下)。当你能够观察得很好,准确专注于这些阶段,你就应该观察每一个动作之前的意念(动机),那就是在一步中的每一个阶段——提起之前有个意念,跨出之前有个意念,放下之前有个意念;但在接触之前没有意念。这是因为当你把脚放下之后,不管有没有意念要跟地面接触,你的脚底自然地与地面接触。所以你不需要去注意观察意念,但是在你还没有把脚落稳(压下)之前,有个意念。

意念是一种心理状况,在巴利文称为nama;而物质现象是rupa。精神(心)是nama;物质是rupa。任何心的状况nama,是它导致脚的提起。同样地,是意念导致脚的跨出,是意念导致脚的放下,是意念导致脚的落稳(压下);意念就是如此地在这些脚步的阶段之前产生。这不只是发生在这些脚步的阶段,在每一个身体的动作之前,也有一个意念。因为有一个意念,你才会把手举起来;因为有一个意念,你才把手放下来。是意念致使你把手伸出去,是意念致使你的手弯曲,意念就是如此;有意念才会去做任何动作。所以在任何动作还没有开始之前,如果你知道有一个意念升起,你就要观察这个意念,譬如说:当你要从座位站起来(之前),(你的心)是想要站起来,这就是意念,所以你可以观察“意念,意念”(那就是意念“站起来”;意念“站起来”,然后才站起来);接着,观察“站起来,站起来”。当你要坐下之前,你有意念要坐下,你应该观察这个意念:“意念、意念”,然后观察“坐下,坐下”。当你把食物送到口边之前,是有一个意念要把食物送到口边,观察这个意念,然后观察“提、提”——把食物送到口边的动作。当你把食物送到接近口边时,你得张开口,你有意念要把口张开,当时你应观察“意念、意念”,然后观察“张开、张开”。当食物在口里时,你要咀嚼,你有意念“咀嚼、咀嚼”。当咀嚼完毕时,你要把食物吞下之前,你有意念要吞,用心注意“意念、意念”,然后用心注意“吞下、吞下”,其它的意念和动作也是如此地用心注意。在每一个行动与动作之前,都有一个意念要动。如果你知道的话,你就用心注意“意念、意念”,或是“想要、想要”;如果你没有觉察到,你不必用心注意它。如果你能把一切的动作和行动放慢,你将能容易觉察到意念(意念产生之后,才有动作或行动,当时你要用心注意“意念,意念”等等。)当你习惯地用心观察意念之前与接下来的动作,而定力足够深时,你将能正确了解意念是如何与动作的相连关系。这种了悟,也就是正确了解意念与动作的相连关系,这就是内观智慧。这内观智慧是你能体验到的。当你用心(深入地)观察意念,用心尽力去注意意念时,你就会知道有意念的生起。当没有意念生起时,就不必用心去观察,不必去寻找它。如果意念自然地生起,而你知道它的生起,你就用心注意它,如意念“提起”、意念“跨出”等等。要发现这个意念,你须要把一切动作和行动的速度放慢下来,越来越慢。此刻,我们随时在认知心的状况或是身体动作的过程,我们用心标明(给目标一个名称)或用心注意目标,这将能帮助我们的心很准确及密切地观察目标。

所以你应该尽力依照目标的本来样子去观察,用心注意。当腹部上升时,你就用心注意“上”;当腹部下降时,你就用心注意“下”;当你感受疼痛时,你就用心注意为“痛、痛、痛”。在观察时,心对着那真正的疼痛感觉,注意为“痛、痛、痛”。当你把脚提起时,你应该知道脚真正提起的过程,同时心标明为“提起”。当你知道有意念生起时,是心觉察到有个意念,你就用心注意“意念”,然后再提起等等。你应该训练自己用心标明或用心注意一个目标。当一个目标生起时,用标记并不是非常重要;但在习禅学习的初期,将能帮助心很准确、密切地集中注意力于目标上。有些习禅者还不习惯标记,他们只是觉察目标如实地存在,并没有进一步用心标记。

当他们开始训练自己要用心标记每一个目标时,他们很难去认清目标,因需要用心标记,而心却没有真正去观察那个目标。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已经能熟练标记的时候,他们发觉,藉着标记,认清目标的能力变得锐利且能深入目标。藉着标记,定力也会越来越深。如此的话,习禅者在认清目标时——心的状况或是身体动作的过程,尝试标记和不标记,他将会发觉到标记和不标记的差别——哪种方法比较有效地得到定力和内观智慧。所以最初时,你应该用心标记。但若是你的定力足够深时,身和心的现象一个接着一个非常迅速地生,非常迅速地灭。一个目标的刹那生灭是如此迅速,所以标记的速度可能跟不上生灭的速度。在这阶段,你暂时不必标记了,只须觉知当下发生在身与心的原来样子就好。当你在习禅中得到相当深的体验时,譬如在生灭随观智或是在行舍智阶段,你可放弃标记,因你的心在觉知或在观察时,注意力已能集中目标,这是因为你已经习惯如此。当你证悟了最高的一个果位时,你将袪除或根除导致你痛苦的一切消极心理状况和一切烦恼。当一切心的烦恼,在你证悟最高的一个果位而被袪除之后,你将不会再感受到心的痛苦或身的痛苦,也就是达到苦的止息了。修毗婆舍那的目地就是要达到一切苦的止息。要证悟最高的果位并不困难。但假如我们不能证悟到最高的果位,而只体验到一些内观经验,这也将能袪除一些致使心中痛苦的烦恼或消极的心理状况,如此,痛苦也将减少。

在修毗婆舍那或做正念的训练时,我们应时时记住这一点:在修毗婆舍那时,最重要的是不可遗漏,要完全觉知到每一个妄想、概念、意念、心中的影像,或是任何心理状况,或是任何心里的情绪。如果一位习禅者遗漏掉,没有用心观察这些心理状况或是情绪,他将不能得到深的定力,他的心将不能很好地深入观察现象,这是因为当这些致使心散乱、干扰注意力的妄想生起时,他没有用心注意这些妄想,妄想就一直不停地生起;生起之后,又持续不停。当这些妄想持续不停时,你的心将不能深入地观察任何目标。这些令心散乱及干扰的思想、任何思维应以正念观察,观察之心必须加强且集中,妄想将不再持续。所以每一次你在思考、辩论时,在想象地思考时,心中有着影像,你该用心观察,标记为“妄想、妄想”;“想、想”;“幻想、幻想”;“看到、看到”等等,一直到这些念头消失,才重新回来观察主要目标。用心观察思想的过程是为了不要让它持续下去,但是真正的目地是要正确了解这些思想过程的真实本质。

当心在胡思乱想时,不要把心拉回来观察原来的目标,这并不是修毗婆舍那或正念训练的方法,这是修禅定的方法。当毗婆舍那修行者能够专注,把任何心的状况或身体动作的过程观察得很好时,他在这段时间内能够感受到某种程度的清净和轻安。若定力再加深,内观智慧产生,就能透视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当奢摩他修行者能够如实地专注观察单一目标时,他也能感受到清净和轻安,这是因为在当时心已远离一切烦恼和障碍,心不散乱了。

虽然这两种修行者,当他们能很专注地观察目标时,都会感受到清净和轻安,但这两种修行法是有差别的。当奢摩他修行者认真及专注地观察目标时,他会感受到清净和轻安,不过这些感受只是暂时而已;当他的定力中断,或是因为没有专注观察目标时,烦恼或障碍立即侵入心中,例如,贪可能侵入心,欲可能侵入心,贪求可能侵入心,瞋恨或忿怒可能侵入心。如此,你的心马上被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污染。此时奢摩他修行者再也不能享受清净、轻安了。但毗婆舍那修行者,当他认真地专注观察任何心的状况或身体动作的过程时,若定力够深的话,内观智慧同时生起,而透视到当时被观察的心的状况或身体动作过程的真实情况,正确了解到这些现象的真实本质;在当时不只是定力的产生,内观智慧也在心中生起,正确了悟任何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所以,心中就没有烦恼,烦恼在那时被袪除一部份,我们称为部份之袪除。这是被定力与内观智慧袪除。内观智慧能袪除烦恼,因它能透视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而正确了悟它。所以,当毗婆舍那修行者的心远离烦恼时,他将会感受到快乐、清净和轻安。如果他的体验非常明显,这种体验不会完全消失。当他停止用心观察目标,或是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目标时,他便不能体验到这种了悟或智慧。事后,如果他回忆起这种体验,透视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之内观智慧,将在他的心中重新呈现,正如好像是当时的体验。在那一刻,他的心也是没有烦恼,远离一切烦恼,而感受快乐、清净和轻安。奢摩他修行者停止习禅之后,并不能得到这种利益。所以,这也是两种修行法的不同之处。即使你不能证得任何果位,假如你只能体验一些内观智慧,这种体验是不会完全消失的,每一次当你回忆起来,因为这些体验已切记在心中,所以就好像是在当下的体验,你同时再一次感受快乐、清净及轻安等等,这也是修毗婆舍那的好处。

唯有你的精进之力足够强,你才能以正念观察每一次在当下生起的每一个心理状况,或身体动作的过程,尤其是正念观察一切举动和动作时,我的意思是指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用餐、洗澡、穿衣、换衣、行走、如厕等一切举动的动作,如此,你的正念才能持续不中断,非常锐利且强大。这持续不中断的正念是引发深度定力的原因。当正念持续不中断时,心能平静又深入地观察每一个心的状况或身体动作的过程,如此,你才能得到深的定力。深的定力是引生明显透视身心现象的原因。所以,当定力变得深时,内观智慧力生起,透视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这种智慧我们称为毗婆舍那智慧。当我们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时,我们了悟到这些现象的两种性质:一种是身心过程的特别性质或独特性质;另外一种是身心过程的共同性质或普遍性质。当我们的心深入地专注任何身心过程时,此时,心从一切烦恼和障碍中清净出来。因心的清净或具有定力,同时生起的内观智慧力变得锐利,透视力也极强,这内观智慧力让我们了悟身心现象的特别性质或称独特性质和普遍性质或称共同性质。

每一个心的状况有它自己的性质——特别性质或独特性质,每一个物质或是身体的现象也有它自己的性质——特别性质或独特性质;而每一个心的状况和身体动作的过程同样都具有三种普遍性质。每一个心的状况都是一直在变,生起及灭没;同样地,每一个身体动作的过程也是在生起时迅速地消失,所以是无常。如此,所有心的状况和身的现象都具有这种无常性质。这种无常性质是属于共同性质或普遍性质。不只是无常的性质,一切心的状况和身体动作的过程也具有苦的性质和无我的性质。所以,这三种性质——无常、苦和无我,属于普遍性质或共同性质。

没有深的定力,内观就没有透视力,也就不能了悟这三种性质。只有在深的定力辅助之下,内观具有透视力,才能透视和体验这三种普遍或共同性质。不过,在内观了悟或正确了解这种普遍或共同性质之前,先要了悟在当下被观察的任何一个心的状况或身体动作过程的特别或独特性质。

所以在这里,根据阿毗达摩论,简单地解释一些身心现象的特别性质或独特性质。所谓的身体,主要是四大组合起来的。在某一部经典里,佛陀开示说:所谓的“人”是由六界组成的,这六界包括四大及精神和空间。所谓“精神”是指心识,只有一个而已;但物质却有四大。当这四大聚合在一起,它们之间是有空隙的,这空隙称为空间。

什么是四大?四大是地、水、火和风。巴利文地大是Pathavi Dhatu,水大是Apo Dhatu,火大是Tejo Dhatu,风大是Vayo Dhatu。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特别或独特性质。如果我们说地大,我们是给予硬和软的性质一个名称。所以当我们说“地大”,是指明硬和软的自然本质。当我们在用心观察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任何身体现象,将会体验到硬和软的性质。水大的特别性质是流动和黏合。当我们在修毗婆舍那达到深的定力时,我们会觉察这两种性质——流动和黏合,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的身体中。火大(确切地说,是温度)的特别性质是热或暖和冷。当我们的心能够专注地观察任何身体现象,我们也能体验到热或暖和冷的性质。最后一个是风大,它的特别性质是动作、移动、震动和支持。在密集禅修之后,我们是在体验风大的性质——动作、移动、震动和支持,它导致一切动作的连续性。当我们正念观察身心时,能观察到这些性质——动作、移动、震动和支持,也就是风大。

当我们用心注意腹部的起伏上下时,会感受到腹部的上升和下降。有时我们会感受到它慢慢地上升和慢慢地下降,这些上升的过程和下降的过程只不过是移动动作罢了,有时它也有支持的自然本质。所以,观察腹部起伏上下的目地,是要正确了悟风大的特别性质和共同性质。若我们的定力足够深,我们透视及体验到腹部的移动时,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一种移动的自然过程,一个移动接着一个移动,腹部的下降也是如此。我们了悟到,这只不过是一种过程。因我们正确了解腹部的移动只不过是上升与下降移动的自然过程,我们就不会把这些移动认为它属于一个人、一个众生、男人或女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正确了解这些移动是自然移动的过程。经由我们亲身体验移动的自然过程,透视风大特别性质的内观智慧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纯熟。每当我们用心观察腹部起伏、上下,所观到只有自然上下移动的过程。这种对风大特别性质的正见,能把我们的心从有一个人或一个众生的邪见中清净出来,也把我们的心从贪欲、瞋恨、忿怒等等的烦恼中清净出来。这些导致我们受苦的烦恼之所以能生起,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我或灵魂、一个男人或女人的概念。当修行者经由亲身体验,正确了解到那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因有着对风大特别性质的正见,烦恼也不会在心中生起。如此,你的心也会从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如压力、恐惧、失意、忧伤、不安等等中清净出来,而且越来越清净,修行者就能过着某种程度的安祥、快乐的生活。这就是修行者在毗婆舍那所体验之利益。越深地体验,你的心就越清净;越清净的心,你将过着更安祥、快乐的生活。

最后,祝福大家正确了解修毗婆舍那的利益,以最大的努力去达到能透视你的目标生起时的确实状况,并达到一切苦的止息——涅槃。

四、正念的训练──如何解脱一切身和心的痛苦

今天,我们要讨论为什么必须修毗婆舍那或做正念的训练。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应该修毗婆舍那或做正念的训练,它的答案是:因为我们要解脱一切痛苦;因为我们要解脱一切身和心的痛苦,所以我们必须修毗婆舍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知道修习毗婆舍那,或做正念的训练,或修习智慧禅是如何能够让修行者达到解脱一切身和心的痛苦的。

接着我们也应该了解什么是痛苦。痛苦有两种:一种是心的痛苦,另外一种是身体的痛苦。身体的痛苦:如疼痛、僵硬、麻、痒,任何疾病。根据佛陀的教义,任何疾痛、任何东西对身体有害、不舒服都是身的痛苦。心的痛苦:如悲伤、担心、悲哀、忧愁、失意、不快乐、失望、不安、恐惧等等。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些身心的痛苦,每个人都想袪除这两种苦,每个人在每天尝试用种种方法去解脱身心的痛苦,但都失败;只有修毗婆舍那或是智慧禅才是唯一的道路,它能引导人达到一切苦的止息,这是一种能克服痛苦的方法,一条非常自然、合理的道路,也非常有效果。

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心的痛苦,另外一种是身的痛苦。在巴利文,心的痛苦是domanassa,而身的痛苦是dukkha。有时是身的痛苦造成心的痛苦,有时是心的痛苦造成身的痛苦。但在这世上,心的痛苦往往多过身的痛苦,这是因为一个人尽管富有、聪明,但是假如他得了疾病,他将不能享受任何快乐,而只有身心的痛苦。这种身体的不舒服、疾病造成他的心痛苦。所以,不管你如何的富有,如果你没有正确了解身心过程的自然本质,你就不能远离痛苦。但是,如果你能够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你一定能袪除身心的痛苦。有些时候,说不定你会碰到一些令心痛苦的事,但这完全不会影响你的心,你的心完全没有感受到痛苦,因你已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

在佛陀的教义里,具备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要达到解脱一切身心的痛苦。什么是心的痛苦?佛陀开示说:心的痛苦也是心的烦恼。当心被烦恼污染,不清净时,它就感受到痛苦。当心已清净,当你有了清净的心,一切的痛苦也就止息了。是什么造成心被污染呢?心被污染是因为有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存在,如:贪欲、渴望、渴爱、执著、瞋恨、忿怒、生气、恶意、傲慢、邪见、疑惑、昏沉、掉举和后悔、无惭、无愧,这些心理状况是不可以有的,它们被称为烦恼,因它们污染了心。当你的心充满这些消极不可有的现象,你的心一定会是受苦的,你的精神一定也是在受苦的。所以,它们被称为心中的烦恼。在巴利文,这些不可有的心理状况,称为lobha, dosa, moha,mana, ditthi, vicikiccha, thinamiddha, udhaccakukkucca, ahiri, anottappa等等。它们翻译为:贪、瞋、痴、慢、邪见、疑、昏沉睡眠、掉举和后悔、无惭、无愧等等。所以,当你贪求一些东西时,你就会尝试去得到它。有时,说不定你会得到;有时,你得不到。当你得到了所祈求的东西时,你以为会快乐;实际上,你要确保它的安全,以便没有人能毁坏它,没有人会偷走它,不会被火烧毁,不会被水冲走等等,这种执着——要保护这些东西不被毁坏,也是一种苦。这种苦会生起,是因你的心祈求或贪于得到它,拥有这些东西。所以,贪、祈求、渴爱是痛苦。

接下来说“忿怒”。当忿怒生起时,或是你对一些人或一些事感到忿怒,你就受苦,这是因为忿怒致使你不快乐而受苦。所以,忿怒本身是苦。因忿怒,说不定你会做恶,或许,说不定你会去杀人或杀害动物。如此,你将会受更多的痛苦。为什么你会遭受到这些痛苦?这都是因忿怒、慎恨、恶意、怨恨等等所产生的。一切不可有的消极心理状况本身就是痛苦,它们也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在所有的烦恼中,贪爱是痛苦的近因,在巴利文我们称为Lobha或tanha。 Lobha或tanha的含义包括欲、贪、祈求、渴爱、执著和其它相同意思的字。所以,若贪爱执著时时生起,你一定会受苦。

佛陀开示说:贪爱就是集谛。不管是什么痛苦,它生起的原因是贪爱。所以,如果我们要解脱一切痛苦,我们须袪除痛苦之因。导致痛苦的原因是心中的烦恼,也就是一切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不要心被烦恼污染,应把这些烦恼从心中清净出来。要袪除这些烦恼,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要袪除导致烦恼生起的因。当因被灭了,任何烦恼再也不会生起了。当没有烦恼时,就完全没有痛苦,也就是远离一切痛苦。要袪除这些心中的烦恼,我们必须找出它生起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心中的烦恼生起呢?烦恼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我们心中存有“我”、“你”、“我的”、一个人或一个众生、或灵魂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导致一切烦恼生起的原因,是一种邪见;如果我们能够灭掉这种错误邪见的观念,一切烦恼就不会生起。当心中没有烦恼,一切痛苦也止息了。

那么如何灭除这个观念呢?必须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邪见的产生。在巴利文,邪见是Sakkaya-ditthi Atta-ditthi。邪见产生的原因是无明。“无明”在巴利文是Avijja,有时也称为Moha。所以,对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无明,导致我们把这两种现象当作是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自我或灵魂。若能够正确了解是由这两种现象组成的,在我们心中就不再存有任何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自我或一个灵魂的观念,如此的话,任何烦恼就不会在心中生起。假如我们对精神和物质的过程没有正确了解,就会认为这两种过程与我或我的、你、他、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自我或灵魂之观念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能把无明替代为正见,这种错误观念就不会生起。所以,我们必须做的是:去正确了解精神和物质这两种现象的真实本质。如果我们已经正确了解身心现象,无明就会消失,正见代替了无明;当无明消失时,认为有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自我或灵魂的错误观念也就不复存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我们就不会把这两种现象认为是一个人、或一个众生、一个我或你、一个男人或女人。如此,这种邪见就被袪除了。当邪见被袪除之后,能导致痛苦的任何烦恼将不再生起;当烦恼没有了,一切痛苦也止息了,也就是说我们已解脱一切痛苦。所以,应该精进努力,以便能正确了悟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以便能正确了悟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在此,应阐释什么是正见。当佛陀说“正见”这两个字时,佛陀指的是了解任何事物的实在样子。在巴利文,佛陀用的字是“Yatha-bhutam”(如实),意思是“实在样子”或“就是这样子”。佛陀说:诸比丘,你们应照着物质现象的样子,了悟它的实在样子即是如此,这就是正见。同样地,佛陀在说受、想、行、识时也如此开示说:诸比丘,你们应该照着受、想、行和识的样子,了悟它们的实在样子即是如此,这就是正见。

根据佛教的哲学,这五蕴组成所谓的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自我或灵魂,总共有五种蕴或集合。第一是身的现象或物质现象的集合,第二是受蕴,第三是想蕴,第四是行蕴,第五是识蕴,我们必须彻底了悟五蕴的实在样子就是如此。当一个人能够如此了悟五蕴的实在样子,他就有了正见,他就不会把任何五蕴之一看作与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男人或女人、一个自我或灵魂是一致的;因这并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众生也不是一个男人或女人;那它是什么呢?这只是身体现象、感受、想、行和识罢了!

总的来说,这都是身心现象一个接着一个地生起与消失。当你如此领悟之后,你就不会把它们当作与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自我或灵魂、一个男人或女人是一致的。如此,这种有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自我或灵魂的观念就被袪除。当这种引起一切烦恼生起的观念被袪除之后,一切烦恼就不再生起;当没有烦恼之时,痛苦也完全没有了,痛苦就在此止息。

所以,你必须要做的是: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确实样子。那么,我们必须做什么以便能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确实样子呢?佛陀教导我们一个最好、最简单又最容易的方法,那就是正念的训练。在《大念处经》中佛陀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方法。在这部经里,佛陀说要以正念依照当下心和身发生了什么而观察,一瞬间接一瞬间地观察,以便能正确了解任何心的状况和身的过程,或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这种以正念观察身心现象,是唯一能使我们根除这种有一个人、一个众生、一个自我或灵魂的观念和灭除所有的心中烦恼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正念的训练。

那么,我们必须正确地了解正念的训练,或修习毗婆舍那或内观智慧禅的原则。修习这种禅的目地是要了悟或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或确实的样子就是如此。所以,毗婆舍那的原则是:以正念知晓当下在身和心发生什么的确实情况。我们应对这正念的训练之技巧具有正确的了解。依据这个原则,我们应以正念观察任何在当下生起而又明显的心理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照着确实样子观察它。如果我们能够正念观察一切心理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一瞬间接一瞬间不停地观察,我们的正念就变得持续不中断。当心深入地观察任何心理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时,内观智慧现起;觉悟这两种现象的真实本质,这就是正见。所以,我们必须以正念观察在当下生起的任何现象的原本样子,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为了让习禅者更容易实行正念的训练,我们指示习禅者以腹部的起伏上下作为基本的习禅目标或是最初的目标。如此,当我们在坐、站、走、躺下时,我们必须以正念观察任何在当下生起的心理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的确实样子,目的是要正确了解它的真实本质。正如我早已说过,当正念持续不间断一段时间,定力就变得足够深,让我们能透视、觉悟到身心现象的特别性质或独特性质,第二是身心现象的普遍或共同性质,第三是身心现象的生与灭的性质。在巴利文,特别或独特性质是Sabhava lakkhana;普遍或共同性质是samanna lakkhana;生与灭的性质是saṅkhata lakkhana。其实,生与灭的性质包含在普遍或共同性质里面,共同性质是指无常、苦和无我。一切身心现象都有这三种共同的特征。那么,什么是无常?无常是生与灭或出现与消失;任何心理状况,不管好或不好,在当下生起,又非常迅速地消失,所以这就是无常。

比如说,生气从你的心中生起后,然后非常迅速地消失;但它又会再生起,然后又消失;接着它又再生起及消失;如此,生灭依照这种规律生与灭,所以是无常。意思是说,我们了悟生与灭,或出现与消失,这是因为任何心的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都是无常;因它生起之后,非常迅速地消失,所以,当我们说共同性质的无常,它包括生与灭的性质sankhata lakkhana。在佛经的注释,只提到特别性质和共同性质,因生与灭的性质已包含在共同性质里面。所以,当我们的正念持续不中断,强而有力,我们的心就能深入地观察任何心的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心就从烦恼中清净出来。当心清净之后,与定力同时生起的内观觉悟力将变得锐利且强,首先,它透视或了悟任何当下被观察的心的状况,或身的动作过程之特别或独特性质;当定力再加深时,内观觉悟力将透视或了悟当下被观察的身心现象之共同性质,那就是——无常,苦和无我。

今天的开示就到此为止。祝愿大家正确了解修习毗婆舍那的技巧,尽你们的最大努力,时时保持正念,清楚知晓什么是身和心。

五、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

昨天已经向各位解释过身心的痛苦,以及苦的原因。痛苦之所以生起,乃是因为种种烦恼,像贪爱、欲望、瞋怒、忿怒、愚痴、骄慢、怀疑、昏沉、掉举、散乱、嫉妒、焦虑等等;当我们能够灭除一切烦恼,我们就能够解脱一切的身心痛苦,过着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

什么是烦恼的原因?烦恼的原因就是认为有真实的人、我、众生之错误见解;因为我们无法正确了解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是自然的过程、自然的现象,也没有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专注地观察身心现象的真面目,正确认识与了解身心现象。

修行毗婆舍那,训练我们的正念,让我们的正念强而有力,就能够时时专注地观察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正确了悟到身心的真实本质,不再误认为身心现象是人、我、众生。袪除我见的错误观念,一切烦恼就不再生起。痛苦的原因、烦恼灭除掉了,便能够过着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遵守五戒是修行最基本的条件;因为如果不遵守五戒,身业、口业不能得到清净。若身业、口业不清净,对自己所曾经做过的行为,或者曾经说过的言语必会有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就造成你心理不愉快、不安稳,于是在修行的时候,就不能用心注意观察一切修行的目标;你的修行当然受到障碍,于是很不容易进步。如果修行的时候,能够遵守五戒,心就会很平安、很清净、明觉;假使身业、口业清净,这种平安、清明的心便是达到深度定力的基础;因为当你的心觉得平安清明,很容易专注观察一切修行目标,不久你就能够达到深度的定力。因此,我们必须确实遵守五戒,令我们的心能够专注观察修行目标。不论是行禅、坐禅或者修行内观,若心很平静、清明,能够深度地专注观察修行目标,渐渐的,我们就能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心就能从烦恼和五盖中清净出来。这时候我们的心就非常平静、安宁、喜悦、快乐;这样,随着定力生起来的内观觉悟力会变得锐利,能够透视、了悟身心的本质。因此,就纯粹修行毗婆舍那的修行者而言,刹那定就是心清净,他是藉着刹那定达到深度的定力;当心有深度定力的时候,心从烦恼五盖当中清净出来,也就是达到心清净。

刹那定的意思,是因为修行者(所指的是毗婆舍那修行者)必须去观察每一项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因此他所专注的目标一直在改变,观察每一个目标只是一瞬间非常短暂的时间;然后下一个目标生起,就改换观下一个目标;然后又有下一个目标生起,他又转移目标继续观察;所以他的心观察每一个目标,只专注短暂的时间,这种定叫做刹那定。譬如,当修行者观察腹部的起伏、上下,当腹部开始胀起来,开始上升的时候,修行者专心观察腹部上升的过程,他的心一直停留在观察腹部上升这项目标;可是腹部上升的过程就短短的两、三秒钟,然后上升就完成;这时候,修行者没有上升的目标可以继续观察;接着腹部开始向内缩、下降,修行者就改换觉知腹部下降的过程;他用心注意在腹部下降的动作,然后一直到腹部下降结束。腹部不再下降时,观察下降的心就跟着停止作用;接着腹部又开始膨胀上升,修行者就改换观察“上升、上升”。如此,他的心只停留在每一个目标短暂的时间,用心注意在每一个目标的时间极短暂,而且必须马上更换下一个目标,专注观察下一个目标。虽然如此,当修行者能持续专注地观察每一个不同目标,专注观察到下一个目标时,他的专注力持续没有间断,心能够持续地专注,定力会越来越加深,定力的深度、强度能够达到近行定的深度、强度。

所谓近行定,就是接近不动禅定,接近安止定的定力。例如在行禅当中,当脚提起的时候,修行者专注地感受观察提起的移动,从开始提起就非常用心注意感受,一直到提起动作完成,这时候不再有提起的动作可以观察;从脚开始跨出,修行者专注地感受注意脚跨出的移动,一直到跨出的动作结束,不再有跨出的移动可以观察。接下来,修行者观察脚落下的过程,落下的移动,一直到落下移动结束;脚接触到地面,修行者用心注意感受,注意接触的感觉;然后脚开始向地面落稳(压下),修行者用心注意感受,注意脚向下落稳(压下)的情况。如此,修行者的心专注观察每一个目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持续保持正念和正念之间没有空隙,所以,他的定力能够越来越加深,越来越强;渐渐地,定力深到相当的程度,心能够从烦恼和五盖中清净出来,也就是藉着刹那定达到心清净。我们需要清净的心,才能够透视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达到觉悟的智慧;如果我们的心受到烦恼和五盖的染污,我们的心不清净,也就无法透视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

所谓五盖,也就是贪欲盖、瞋恨盖、昏沉盖、掉悔盖和疑盖。当我们的心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心就脱离五盖的染污,这时候就是达到所谓的心清净。随着定力同时生起的内观觉悟力也会变得锐利,此时,能够透视身心的真实本质,我们开始能够分辨身体现象或物质现象与心理现象或精神现象二者之间的差别,亦即分辨身体与心理现象的差别,或是物质与精神现象的差别。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的心常常向外跑,打妄想,有时候开始时便能觉察到,有时候妄念想到一半才觉察到,有时候妄想已经结束了才觉察到自己在打妄想;不管怎样,一旦觉察到妄想,我们必须立刻很专注地观察这个妄想。在观察妄想的时候,必须用心注意,准确专注,而且要速度稍微加快地观察,全神贯注地注意当下妄想的心,同时心里对妄想标记说“妄想、妄想、妄想”;如果注意观察妄想的正念薄弱,就无法很有精神、很专注、很准确地观察,此刻妄想就会持续不断,甚至压倒正念,乃至忘失了正念。所以,为了让我们观察的正念强而有力,在观察注意妄想时,必须提振精神,要很准确、密切、专注地来观察,而且所做的标记速度要稍微快;当我们的正念持续不断,力量越来越强,就能够超越妄想的力量,妄想就会越来越弱,乃至消失。于是,修行者了解到妄想也是生灭的,是无常性,不是长久不变的,然后还会有另外的妄想生起。修行者必须立刻专注观察“妄想、妄想、妄想”,一直到妄想消失为止,才能回来观察腹部的起伏、上下。如此,对每一个妄想能够很有精神、很准确地正念观察到它的消失。

一旦胡思乱想,我们立刻观察“妄想、妄想、妄想”;若在想象某一件事情、某一个状况,就观察“想象、想象、想象”;或者回忆过去的事情时,我们就观察“回忆、回忆、回忆”;或内心有某种影像现起,我们的心正在看内心的影像时,我们就观察说“看见、看见、看见”。任何一种心理状况你都必须立刻觉察,且专注地来观察当下心理状况的面貌,直到这些妄想消失。

当修行者的心越来越专注,定力越来越深,渐渐地,修行者能够观察到腹部起伏上下的真正面目。当修行者观察腹部上升的动作,从腹部开始上升到持续上升的中间,一直到上升完成,整个过程,能够很清楚地感受观察;腹部下降时也一样,从头到尾能够专注,很清楚地感受;如此,他开始发现腹部的上下是两项不同的过程,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到腹部的上、下,了解到腹部上下只是很单纯的自然现象、单纯的移动;有时候完全没有腹部的感觉,腹部的形状消失了,乃至身体的感受完全消失,所观察到的只是单纯的移动。这时候,发现到腹部的上升是单纯的移动过程,观察腹部上升的心是另外一个单纯的过程;而腹部下降也是一项单纯的过程,观察腹部下降的心也是另外一项过程——腹部上升下降的移动和观察的心是两种不同的过程。这时,能很清楚地分辨出身体的现象——腹部的移动和心理现象——观察的心二者之间的差别,很清楚地分辨出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差别;在这时候,完全没有人、我、众生的分别心,观察到的只有两项过程,也就是腹部上下的移动过程和观察的心。这时,他不会认定腹部上下的移动是一个人、一个我、一个众生;同时,也不会认定观察腹部上下的心是一个人、一个我、一个众生。于是,经由亲身的体验,他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腹部上下的移动和观察的心是两项单纯的自然过程。达到这种能够分辨身心现象差别的智慧,也就是所谓色心辨别智(名色分辨智),这是第一层的观智——能够去除人、我、众生这种我见,于是,达到了正见,正确了悟到只是身心现象,不是人、我、众生。在这时候,一切烦恼不会生起,因为一切烦恼的原因——我见,被去除掉了。但是我们的心不应该去分析;虽然我们的心不主动去分析,但是正念和觉观的智慧结合,自然会起分析的作用,这时是智慧的作用。在这个当下,人、我、众生这我见被去除掉,修行者的见解得到清净,得到所谓的正见,也就是修行者达到见清净,这是七清净中的第三项。第一项是戒清净,持守戒律,而身业、口业清净;第二项是心清净,也就是修行者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第三项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见清净,去除了人、我、众生这种错误的见解——我见。

当修行者达到相当深的定力,达到心清净,然后才来观察一切身心现象时,譬如他来观察腹部的上下,他开始能够分辨出风大的独特性质。当修行者定力深的时候,观察腹部的上下,会发现腹部的上下并不是平滑的单一移动,而是分开成一系列的小移动——腹部的上升是一系列彼此分开的小段上升,小段上升;腹部的下降也是一样。当修行者观察腹部上下越来越清楚,他发现到腹部的上下,只是单纯的移动,这时他完全没有腹部的形象或身体的感觉,所存在的只有一系列上升的移动与一系列下降的移动,或者说逐渐向外的移动与逐渐向内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修行者了悟到风大的独持性质只是一个接一个生起、消灭,生起、消灭的自然现象,他完全没有自我的感受或身体存在的感受,腹部上下只是一个接一个分开的小移动;这时他也就去除了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他藉着了悟到风大的独特性质而去除我见,和刚才藉着分辨身心现象的差别而去除我见,是同样的情况,都是达到了见清净。

同样道理,当修行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观察手臂的“伸出、伸出、伸出”,或“弯曲、弯曲、弯曲”,或者手臂“举起、举起、举起”,“落下、落下、落下”,或“站起、站起、站起”,“坐下、坐下、坐下”,“开、开、开”,“关、关、关”等的一切移动,若当时能够用心注意,慢慢地观察,他都能够发现这些移动也都是单纯的身体现象,也都是生灭不停的。

如果他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让正念持续不断,定力越来越深,他也能观察到每一个移动都只是单纯的自然过程,当中没有人、我、众生,所以同样也能够达到去除我见的见清净。很重要的是,观察一切身心现象必须用心注意,很准确、很密切地来观察每一项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观察越来越仔细,如此,修行者很快就能够在修行上得到进步,得到成就。最后,愿大家尽自己最大的精进,努力修行,去除人、我、众生这种错误的见解,灭除一切烦恼,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

六、第一、二、三内观智慧

上次跟大家解释过,当定力达到足够深度的时候,修行者如何透过了悟身心的独特性质,而达到见清净;同时,修行者也能够经由分辨身心现象差别的这种智慧,而达到见清净。

在毗婆舍那修行当中,注意观察每一个妄想,是进步最重要的条件;因为毗婆舍那是一个心的训练。所以,观察当下的心是非常重要的。随时观察当下的心理状况是妄想或任何情绪作用,这是修行毗婆舍那能顺利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修行者观察妄想时,他的态度应是要了解妄想的真面目而不是令妄想赶快消失。

在坐禅及行禅当中,一切妄想生起的时候,都必须觉察并观照这个妄想:或者有任何的回忆、回忆过去的情形;或者计划未来的事情;或者心中生起任何影像;或其他情绪作用,如快乐、悲伤、忧愁、焦虑、懒惰、懈怠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情绪作用生起的时候,修行者都必须注意觉察,观察当下生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很准确地、很密切地注意,然后心中标记,一直注意观察直到这一切妄想消失为止。如果能够勤观妄想,不遗漏任何一个妄想,定力就能越来越深,妄想就会越来越少,能够专注观察修行目标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于是,就能够透视、了悟到身心的真理。如果修行者不能勤观妄想,他遗漏掉很多妄想,懒得去观,他的定力就无法加深,因为他的心中常常夹杂妄想在干扰,妄想一直是那么多,这样就无法达到长时间专注修行目标,当然也就无法透视、了悟身心的现象。因此,在坐禅、行禅当中,觉察到有妄想时,必须立刻用心注意观察这个妄想;这时,观察妄想的正念必须要很专注、很有精神、很准确、密切,而且要稍微快地标记“妄想、妄想、妄想”;这样,观察妄想的正念才能越来越强而有力,持续不断,妄想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最后消失。反过来,如果观察妄想的正念不够强,只是表面上的、肤浅的这样的观察,或者观察得慢“妄——想、妄——想、妄——想”,这样妄想会继续存在,正念力量会越来越弱,最后忘失了正念,跟着妄想跑了。因此,观察妄想的心,必须是很有精神,用心注意,很准确、很密切地观察,而且速度要稍微快地标记“妄想、妄想、妄想”,这样专注地观察下去,一直到妄想消失。妄想消失时,你就了解到妄想并不是恒常的,不是常久不变的,妄想也是生灭无常的。

这时你了解妄想的无常性,无常是身心三种共同现象的一种。我们修行的时候,精勤来观察妄想,具有两项利益:第一项利益就是了悟到妄想是无常的性质,第二项利益,观察妄想到妄想消失之后,心就能够专注地观察修行目标。越勤观妄想,观察力越敏锐越能够专注,定力会越来越深。因此,在坐禅或行禅当中,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妄想,觉察到有妄想的存在,必须立刻用心注意地观察妄想。

在毗婆舍那内观修行法当中,观察妄想对于定力及慧观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修行者能够很认真、很精进地努力修行,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观察一切动作移动的过程就会越仔细,于是,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当修行者的定力渐渐加深,观察腹部起伏,从开始上升到上升的中间,然后到上升的最后,他都能够观察得很清楚;腹部下降也是一样,从一开始下降到下降的中途,到下降的结束,从头到尾注意观察得很清楚。如果修行者能够持续地专注腹部上下,观察它的开始、过程、结束,这时,修行者的定力相当好。有时候,修行者会发现在腹部下降和上升的中间有一个空隙,意思是说腹部下降到底,下降的移动动作结束之后,这时停顿住了,还没有开始上升,这中间会有个空档;在这空隙时,修行者没有任何目标可以观察,所以他的心很容易向外跑去打妄想、胡思乱想。为了防止在下降和上升的中间,在空档的时间里打妄想,这时,修行者可以在这空隙添入一个目标,也就是观察“坐”——观察自己坐的时候,上半身直立的情况。修行者可以专心地感受自己上半身直立的情况,而不去注意头部的形状、或身体的形状、或手的形状,只观察上半身直立的形态;好像是划一条直线,这是风大的作用,支持上半身的作用。当修行者观察下降,下降的过程到下降结束,腹部上升的动作还没有开始,这中间空隙的时间,修行者用心注意观察感受上半身直坐的状态,然后内心标记说“坐、坐、坐”,然后上升的动作开始,就继续观察“上、上、上”,这样修行者的观照就有三个标记,也就是——下、坐、上。如此,修行者的定力会越来越好,因为心起妄想的机会越来越少。有时候,修行者观察下降到下降结束,然后观察坐之后还有空隙存在,还有空档的时间,在这空档的时间心会很容易跑掉,打妄想,会忘失正念;这时修行者可以添入观察触感。有很多接触点可以观察,譬如:臀部和地面接触,所接触的感受,接触的感觉,看是要选择右边的臀部或是左边的臀部接触地面的感觉,或两手接触的感觉,或手和脚接触的感觉,或两脚接触的感觉,乃至嘴唇接触的感觉等等,修行者可以选择一个很明显的接触点来注意感觉,同时内心标记说“触”;如此修行者就有四个标记了——他观察下、坐、触、上。这时,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够观察得很准确,于是他的定力更好了,心更加活跃、敏锐,也就是说在下降和上升的中间空档的时间添上“坐”,也就是观察“下、坐”,但下降和上升之间的空隙变得更长更大时,修行者必须添入坐和触而观察“下、坐、触、上”;这样修行者的定力会越来越深,乃至能够透视、了悟到身心的真相。

同样道理,在行禅当中,如果你观察“左步、右步、左步、右步”,可以观察得很好,很顺利;这时,应该增加标记,一步需要做两个标记观察“提起、落下,提起、落下”。当你观察两个标记,能观得很清楚、很专注、很轻松愉快,你就必须再增加到三个标记。这时观察“提起、跨出、落下”;当你一步三个标记能够观察得很好,这时可以增加到四个标记。当脚提起时,可以观察脚提起的移动,标记说“提起”;当你跨出时,注意感受跨出的移动,标记说“跨出”;当脚落下时,注意感受落下的过程,心里标记说“落下”;当你的脚底平平地接触到地面时,注意接触的感觉,同时标记说“接触”,于是你完成“提起、跨出、落下、接触”的观察。然后更进一步,当接触时,你的重心会慢慢向前移动,你的前脚会感受到压力——脚底向地面落稳(压下)的感觉,所以你的心专注感受脚向下落稳(压下)的压力,而不去注意身体的其他部分或身体重量的移动,完全只注意脚向下落稳(压下)的感觉,同时,内心标记“落稳(压下)”,于是就有了五个标记——提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更进一步,你可分别脚跟提起时是一个过程,所以你就可以观察脚跟慢慢提起的动作,同时内心标记“提起”;接着脚尖部分要慢慢提起,注意脚尖慢慢提起的移动过程,内心标记说“抬起”;接下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于是就有了六个标记——提起、抬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当以六个标记慢慢地经行、行禅,你能观察得非常顺畅,非常的清楚,而且相当容易地就能够观察,这时你的定力已达到相当好的程度。

进一步可观察到动机。在脚要提起之前,要提起脚跟之前,你要注意想要提起脚跟的动机,你就可以观察动机,或者观察说“想要”,然后观察提起,然后脚趾抬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于是你就有七个标记。先注意到想提脚的动机,标记说“动机”,然后观察提起、抬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当你能够轻而易举地观察这七个动作很清楚,这时需要更多的标记,因为你能轻易观察这七项部分。于是,每一个部分能观得更仔细,可以做二次的标记或三次的标记,于是观察到“动机”,“提起、提起、抬起、抬起、跨出、跨出、落下、落下、接触、接触、落稳(压下)、落稳(压下)”;如此,你能够加深你的定力,然后乃至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移动之前你都能觉察到有一个要做动作的“动机——提起、提起”“动机——跨出、跨出”,“动机——落下、落下”、接触、接触,“动机——落稳(压下)、落稳(压下)”。大家可以注意到,接触的感觉是没有动机,因为脚向下落下的过程,当脚落到地面时,是自然而然产生接触的感觉,心里没有事先生起动机;所以除了接触没有动机,其他的动作之前,都有想要做这样动作的动机存在。所以当你能够很容易地察觉到这一项动机,你就要注意观察这个动机,同时标记“动机”或“想要”。当你这样观能够观察得很清楚而不费力,这时你的定力已相当的深。

但是如果你不能够做到,你就不应该这样观察这么多的标记;当你观察这么多标记时,如果你感觉到心里紧张疲累,感觉到身体沉重,身体觉得疲累,那就表示你不能够观察得好。不能够做这么多的标记,你就不应该这么观察,就不应该继续做这么多的标记,应该减少标记数目,直到你能够很轻松、很自然观察很清楚的程度。也许你只观察说“动机提起、跨出、落下”,或者说“动机提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能不必费很大力气就能够观得很清楚分明,那么应该照着这个数目来观察。在注意观察的时候,必须要用心注意、很密切、很准确地来观察每一个移动,感受移动的过程;不应该是很肤浅、很轻柔表面地观察。如果只是很浅、表面的观察,心就很容易跑掉,打妄想;于是,你一面胡思乱想,一面走路行禅,这时并没办法达到真正修行的效果。因此,你不应该很肤浅、很表面地观察,必须振作精神,用心注意,很准确、很密切观察感受移动的每一个过程。当你的定力越来越好,渐渐地,你感受到脚步很轻,有时像在空中走路一样,脚步好像没有接触到地面;有时感觉好像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一样,感觉地面会摇动;有时好像走在棉花上,脚接触地面上的感觉非常柔软。你很容易地能够一步一步地走,每一个移动都很容易而且很清楚地观察,于是,你能观察到移动本来真实的样子——这时完全没有脚的形状那种脚的感觉;乃至于当你的定力更深,你完全没有自我身体存在的感觉。这时候,你所感受到的只有一系列的“提起、提起、提起、跨出、跨出、跨出、落下、落下、落下”,只感受到移动,还有一个在观察移动的心。这时,就去除掉有一个在走路的人这种观念,因为在当下,你所观察到只有单纯移动的过程或单纯移动的感觉,没有脚的存在,没有自我身体的存在,没有自我的观念;这时没有一个人在走,没有一个我在走路。有时,当脚落下的时候,你的脚会反弹过来;有时在脚跨出时,你的脚会自然向前跨出、向前滑出去,你一点都不需要费力,这些是风大的独特性质。

风大的独特性质就是具有移动性、动作性、振动性及支持性。走路是风大的作用。当你很清楚地体验到风大的作用时,会发现不是一个人在走路,也不是一个我在走路。你很清楚地亲身体验到透过了悟风大的独特性质,这种智慧使你能去除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这时所观察到的是一系列分开的小动作,而且不断地生灭、生灭。一个小动作生起,然后迅速消灭,接着下一个小动作生起,迅速消灭;经由自己亲身直接地体验到,观察了悟到身心的真实本质,会发现这些移动——一个接一个迅速生灭相续不停的现象,让你了悟到身体移动是无常的;这时,就了悟到身心的共同性质。身心的共同性质是无常、苦、无我,这三项是一切身体现象与一切心理现象所共有的;每一项身体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每一种心理现象也都是无常、苦、无我;因此,我们说无常、苦、无我是一切身心现象的共同性质。

在行禅当中,当你发现脚的移动只是一系列分开的小移动,一个接着一个地生灭相续,此刻,你完全没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观念;于是你透视、了悟到风大的独特性质及共同性质。脚的移动只是单纯的自然过程、自然现象,不是一个人、一个我、一个众生;你已去除有一个人在走路,一个我在走路,一个众生在走路这种错误见解。去除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之后,就不会生起贪欲、瞋恨、愚痴、傲慢、嫉妒、怀疑、昏沉、掉举等等一切的烦恼。

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才会生起。如果你认定身心现象是一个人、一个我、一个众生,那么这个人、我、众生,他就有欲望,想要发财、富有;这个人想要英俊、美丽;想要具有崇高的地位——当总统、总理;当他人对这个人不礼貌或污辱,这个人就会生气发怒;这个人会嫉妒、自私、骄慢;这一切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都是因为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生起。当你透视、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你就去除人、我、众生的错误见解,于是一切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不再生起。而烦恼是痛苦的根本、痛苦的原因;当烦恼不再生起,烦恼被灭除掉,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再生起;于是你解脱一切的痛苦,能够过真正的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

因为你的心很清净,没有任何的烦恼,所以当你能够很精进专注地行禅时,能体验到一些不寻常的经验,这是第一层的观智。第一层毗婆舍那的智慧,叫做色心分别智(名色分别智),也就是能够分辨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差别,或者说分辨物质现象与精神的差别。当你的定力更深,能够透视、了悟到身心现象的生灭,渐渐地,了悟到身心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这种智慧是第三层毗婆舍那智慧。第三观智,有人译作三法印智(或遍知智,或触知智),也就是了悟到无常、苦、无我等三项性质。

当修行者肯精进努力修行,他的正念保持持续不间断,于是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内观觉悟力越来越锐利,在行禅当中能进一步觉察到动机的存在,而且觉察到动机越来越清楚,于是观察“动机提起,动机抬起,动机跨出,动机落下、接触,动机落稳(压下)”。

同样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的动作,在它发生之前,必然先有动机的存在;如果没有动机,不会有一切的动作发生,是动机造成动作的产生。当修行者定力够深,能够觉察到每一个动作之前动机的存在,譬如说要坐下之前,先觉察到有一个想坐下的动机,于是马上观察这个动机,并且标记说“动机”,然后开始坐下,观察坐下的移动过程“坐下、坐下”;同样的,要站起、伸手、曲手、开门、关门、举手等等,先注意到动机之后才观察动作移动的过程。在禅修训练时,观察日常生活当中一举一动必须像蜗牛一样,把动做放慢仔细来观察,不应像兔子一样;每一个动作若做得很快,你就无法透视、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

毗婆舍那修行者在精进禅修的期间,训练自己将一切的动作尽量放慢,譬如在你伸手的时候,必须慢慢地伸手,专注观察手伸出移动的过程;必须注意移动的本身,而不是注意手的形状,然后内心同时标记“伸、伸、伸”,必须做十五次,乃至二十次或二十次以上的标记,这样才能够将动作尽量放慢。尽量仔细地观察,于是你的定力越来越深,你所观察感受到的是许多小的伸出动作,彼此分开的,完全没有自我身体的感觉,这时,你就去除了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

当我们还没了悟到伸手的过程的独特性质的真实面貌,我们就会认定是我在伸手,我的手伸出去,于是你就有人、我、众生的错误见解,你就会生起贪爱、瞋怒、傲慢、愚痴等种种烦恼;这一切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是痛苦的原因。但是,当你透过很仔细很慢地专注观察、感受到一系列小的移动,彼此分开的移动;这一系列移动的过程不是人、我、众生,于是你会去除人、我、众生的错误见解,所以,一切烦恼不再生起,能够解脱痛苦。

因此为了要透视、了悟风大的独特性质,要了悟移动的真实面貌,我们必须放慢一切动作,正念专注地观察每一个移动过程的一举一动,没有遗漏,没有间断,这样,定力就能够越来越深;乃至你能够觉察到每一个动作之前的动机,于是你观察“动机伸出、伸出、伸出”,“动机缩回、缩回、缩回”,“动机坐下、坐下、坐下”,“动机提起、提起、提起”。有时候你发现到,当你观察动机之后,动作自然地发生,譬如在行禅当中,当你定力相当好,观察到动机非常地清楚,你观察想提脚的动机之后,脚会自动地慢慢提起;观察到想要跨出的动机,脚它自动地跨出,不必费力;有时候脚会跨得太出去,你自己无法去阻止它,无法去控制它;你会发现你并不是命令脚提起的人,不是命令脚跨出的人,不是命令脚落下的人,是动机令脚提起,动机令脚跨出,动机令脚落下。动机是因,脚提起、跨出、落下的动作是果;有因才有果,有动机才有动作;如果没有动机,就没有动作。这时,你了悟到因果的关系、因果的法则。

同样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观察到动机;你会发觉,是动机造成手伸出,动机造成手握住,动机造成手舀菜,动机造成手缩回,动机造成口张开,动机造成手送入,动机造成咀嚼。当你很清楚地觉察一切动作的动机,你了悟到动机与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时你完全没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你发现世界上所存在的只有因和果,没有一个真实的人、我、众生,这是第二层毗婆舍那的智慧。第二观智,也就是了悟因果法则的智慧。如果你想要达到这一层的智慧,你必须要很有耐性,不能太快,一切动作必须放慢。如此训练后,经过不久的时间,你就能达到这一层观智。而很重要的关键是在于你必须具有持续不间断的正念,能够让观察的正念持续数小时,乃至半天,乃至一整天;如此定力会越来越深,内观觉悟力变得锐利,而能够透视到身心的真实本质,能够觉察到动机的存在。最后,愿大家正确了解佛陀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对这样修行方法生起坚定的信心,付出勇猛精进,努力修行让正念持续不间断,定力越来越深,生起锐利的内观觉悟力,能够透视、了悟身心的独特性质与共同性质,达到一层又一层、越来越深的内观智慧,最后都能够离苦得乐,证悟涅槃。

七、四谛

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有四种法,毗婆舍那修行法是根据佛陀的这四种法修行,毗婆舍那就是这四种法的过程;这四种法:第一种、必须完全了知的法,第二种、必须完全灭除的法,第三种、必须完全证悟的法,第四种、必须完全修行的法。第一种——必须完全了知的法,指的是身体现象及心理现象。精神与心理现象叫做名,身体现象(物质)称为色,所以名色这两种法涵盖心理现象及身体现象。身心这两种现象是必须完全了知的;如果修行者还不能了知身心这两种,他就无法解脱一切痛苦。第二种——必须完全灭除的法,指的是贪爱;贪爱是修行者必须完全灭除的,因为贪爱是一切痛苦的原因;一个人若能完全灭除贪爱,就能够解脱一切痛苦,过着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第三种——必须完全证悟的法,指的是止息一切痛苦的境界,解脱一切痛苦的境界,那就是涅槃。修行毗婆舍那四念住、正念的修行法,这样的修行者,只要他精进努力,必然能够解脱一切痛苦,证悟到涅槃的境界。第四种——必须完全修行的法,指的是八正道分;八正道指的是中道,它能引导修行者灭除一切烦恼,达到解脱痛苦的涅槃境界。

佛陀就是根据这四种法而教导毗婆舍那,第一种法——必须完全了知的法,就是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为什么我们必须完全了知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呢?因为想解脱一切痛苦。佛陀教导的四谛法门,第一项——苦谛,所说的苦这项真理,苦谛所指的是一切的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它就是苦。这是修行者必须了知的,因为如果一位修行者不完全了知苦,就不能真正地解脱苦;唯有当他能完全了知苦,他才能真正解脱苦;因此,修行者必须完全了知苦,苦就是一切的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在佛陀第一次说法所说的《转-法1轮经》当中开示到:生是苦,老是苦,痛是苦,死是苦,忧愁、悲伤、苦恼、焦虑等等都是苦,与亲爱的人分离也是苦,与自己所厌恶的仇人相会也是苦,所欲望、所追求的得不到也是苦,总而言之,一切五蕴都是苦。

所谓五蕴:第一、色蕴,是一切物质现象的集合,或者说身体现象的集合。第二、受蕴,就是一切感受的集合。第三、想蕴,是一切欲望、想像的集合。第四、行蕴,是心理现象的组成,也就是一切附属心理作用的,除了感受、想、心意识本身,其他所有一切的附属心理现象,或者所谓心所,其集合是行蕴。第五、识蕴,是心意识本身,具有认知力的部分,即心识的集合。五蕴归纳起来也就是身心这两部分;或刚才说的名色,也就是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所以,想要解脱一切痛苦的人,必须完全了知一切身心现象就是苦、不愉快、不顺意、不舒服等。

这是佛陀之所以教导毗婆舍那,教导我们要正念观察一切身心现象的理由。这种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苦苦,是一切众生普遍能够了解的,一切众生受到苦苦,而且很容易就可以知道,感受到苦苦的存在。一切身体的不愉快、不舒服就是苦苦,譬如说疼痛、麻痹、酸、痒、老、疾病、死等等都是苦苦,这是身体方面的苦苦;一切心理方面的不愉快、不舒服也是苦,像忧愁、悲伤、焦虑、烦恼、懊恼、灰心等等,这是心理方面的苦苦;尤其是对于修行者而言,身体方面的苦苦是很明显很容易注意到的。毗婆舍那的原则是要按照一切当下发生的现象、发生时的样子去观察它们;但是,修行者仍然不喜欢这种身体方面的苦苦,像打坐时感觉到痛、麻、酸、痒,或感觉压力、胀、僵硬等等。修行者越修行,经验到苦的机会就越多。然而,修行者应该感到很幸运,能够经验到这一些苦、这些身体方面不愉快的感觉,因为苦能帮修行者专注地观察痛、麻、酸、痒这些苦的感受,使他能够具有强而有力的正念。修行者如果能够忍耐,持续地、很有恒心地一直观察下去,他就很容易开悟佛法;但是,有些修行者很不喜欢观察这些苦的感受,希望这一切不愉快的感受赶快消失。其实真正了解毗婆舍那的人,不会存着希望苦、痛、麻、酸、痒赶快消失的心态;他具有正确的观念——当一切痛、麻、酸、痒等不愉快的感受生起时,他能够很准确、很注意、很密切地来观察这一些痛、麻、酸、痒,所以他的正念强而有力,定力可以迅速加深,能够达到一层又一层的内观智慧、一层又一层的开悟。

讲到第二种苦:坏苦——变坏时所感受的苦;其实是指一切快乐的感受。为什么说一切快乐就是坏苦呢?因为一切快乐的境界、快乐的感受并不能持久,一切的快乐都会消失变化。当快乐的境界、快乐的感受变坏、消失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不愉快,感到可惜、粘着。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痛苦之所以生起,是因为快乐变坏消失掉;所以,快乐本身是一种坏苦,当它变坏消失的时候会引起痛苦的感受。如果快乐是持久的,佛陀就不会说快乐是一种苦;因为快乐并不能持久,它也不断地在生灭;当快乐变坏消失时,我们会去想念这个快乐,渴求这个快乐,但是我们不再得到这种快乐,于是感觉到痛苦。一切快乐都必然会变坏,必然会消失,所以称它为坏苦。

第三种苦:行苦,指的是生灭现象——所有一切身心现象都不能够持久不变,一切身心现象都是迅速生起,然后迅速消灭;下一个身心现象迅速生起,迅速消灭;一切都是变化无常,这种生灭无常叫做行苦。刹那刹那之间没有停止过,一直在生灭变化当中。这三种苦是修行者必须完全了知的;尤其行苦,修行者必须完全了知,才能解脱一切的痛苦。然而修行者不能藉着研究、讨论、思维、分析、推理、判断这些方法来了知行苦,要了知行苦必须藉着修行毗婆舍那,用单纯的正念专注观察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如此,修行者才能真正了知行苦。唯有当修行者能够专注观察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让正念保持相续不断,定力越来越加深,内观觉悟力才会变得锐利;而能透视、了悟到一切身心现象,都是不断在变化,迅速地生起又迅速地消灭,他才能够体验了悟这种身心的现象,也就是完全了悟到行苦。一切身心现象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即使有人想要一切身心现象恒久不变,但是却永远无法做到,因此,一切身心现象是苦。于是,想要解脱一切身心现象的苦,想要解脱这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想解脱痛苦,必须先了解痛苦的原因。什么是这三种苦的原因呢?佛陀说这三种苦的原因是贪爱、执著。贪爱执著是一切身心痛苦的原因,也就是一切生死轮回的原因;因为贪爱执著,才会造作种种善业、恶业;这些善业、恶业造成我们继续不断地生死轮回。佛陀说贪爱、执著是必须完全灭除的法。

当你对你的房子财产有贪爱、执著,你就会很珍惜地爱护它们。万一有一天你的房子、财产受到了损坏,被火烧毁或被水冲走或被仇人损坏,你会觉得很伤心、难过、焦虑;这些伤心、难过、焦虑的痛苦,是因为你对你的财产贪爱执著所产生的。当你对你的儿女有贪爱,如果有一天他们出了意外,你会非常的伤心难过;失意的感受、伤心难过等心理的痛苦,是因为你对你的儿女有贪爱、执著才生起的。因此佛陀说:贪爱、执著是痛苦的原因。如果你能够灭除贪爱、执著,你就能解脱一切痛苦,过着真正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而灭除贪爱执著的方法就是正确了知身心现象的方法。如果你能完全了知苦,也就是完全了知苦苦、坏苦、行苦;完全了知一切身心现象都是无常,就不会对一切有生命的人或无生命的事物生起贪爱、执著,因为你了解到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或没有生命的事物,都只是自然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的组合。你了解到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或者是一切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都是苦,你就不会再对这一切身心现象生起贪爱执著,你不会贪爱、执著痛苦,所以你能解脱一切痛苦,达到止息痛苦的境界。如果想要正确了知一切身心现象,解脱一切痛苦,你必须修行八正道分。

八正道分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当你修行毗婆舍那,按照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的真实面貌去观察它们,就是在修行八正道分,你就能够了知身心现象是苦,于是能灭除贪爱、执著。当你灭除贪爱、执著,就能解脱一切痛苦,而达到离苦的涅槃境界。想要达到离苦的涅槃境界,就必须修行八正道分,也就是修行毗婆舍那四念住正念的法门;如果能修行八正道分,必然能够了知身心现象就是苦,而且能够灭除对身心现象的贪爱、执著;当你完全灭除贪爱执著,一切痛苦就不再生起,达到解脱痛苦的涅槃境界;这就是你必须修行毗婆舍那正念修行法的原因。

在修行毗婆舍那时,譬如察觉在行禅当中,很专注地观察脚步的每一个移动——提起、抬起、跨出、落下、接触、落稳(压下),这时必须付出身体的精进,身体必须按照正确的要领来行禅;也必须付出心理的精进,才能够很专注、很准确、很密切地观察。这种精进是正确的,是正精进。因为这种精进能令你正确了知身心现象是苦,能令你灭除贪爱、执著,令你证得解脱痛苦的涅槃,所以这种精进是正确的,叫正精进。

当你在观察脚步每一个移动,必须一直保持注意每一个脚步移动的过程,这种保持密切的注意就是念。所谓念,就是时时保持注意现在、当下身心的情况;这种念、这种密切的注意,是正确的,叫正念。因为这种念能够正确了知身心现象是苦,令你去除贪爱、执著,令你达到解脱痛苦的涅槃境界,所以这种念是正确的,叫做正念。

你的正念必须很敏锐,用心注意观察,而且要持续不断,于是你的心专注程度越来越深,达到相当的定力,这种定力是正确的,叫正定。因为这种定能令你了知身心现象是苦,令你灭除贪爱、执著,最后达到解脱的涅槃境界,所以这种定是正定。

但是在行禅当中,你的心不会一直保持在脚步的移动,有时心会胡思乱想,有时会想到过去,有时计划未来。这时,有一种心理作用能够将你的心引导回来观察修行的目标,这种心理作用能够令你的心越来越专注;这种将心引导走向修行目标的作用,叫正思维。这种思维是正确的,因为能令你了知身心是苦,令你灭除贪爱、执著,最后达到解脱痛苦的涅槃境界,所以这种思维是正确的,叫正思维。

佛陀在经上讲到正思维,能引导心走向修行目标,而且将心保持在观察修行目标,令心专注目标;于是,有这四种的帮助——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思维。修行者专注修行目标,修行者专注脚移动的过程,透视、了悟脚步移动的真实本质,而没有脚步形态的感觉,乃至修行者感觉不到自我身体的存在;当时所存在的只有移动的本身,脚步每一个移动是一系列分开的小动作,这时所达到的智慧是正见。因为能够正确了知脚步本身的真实本质,于是能称作正精进、正念、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定。

修行毗婆舍那时,在行禅时身体不造作三种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所以具备正业——所谓正当的身体行为。你的嘴不说谎话、粗话、骂人的恶语和没有意义的话,也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因为不说这四种言语,所以具备正当的言语,所叫正语。而且,在行禅中你不从事邪恶的活命——用不正当的手段从事职业损害生命。如果从事杀、盗、淫这三种职业行为,或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邪恶的语言,藉由不正当的身体、行为与言语来赚钱养活生命,那么就是邪命;但是在行禅当中,不藉由这种错误的行为来从事职业养活生命,所以具备正命。于是,在修行毗婆舍那专注的行禅当中,你具备八正道全部八项,也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八正道分能正确引导了知正确修行方向,完全灭除贪爱、执著,证悟到离苦得乐的境界。八正道就是中道,也是所谓的道谛,所以毗婆舍那依据这四种法,也就是:必须完全了知的法是苦谛——了知一切的身心现象;必须完全灭除的法是集谛——对五蕴的贪爱执著;必须完全证悟的法是灭谛——离苦的涅槃;必须完全修行的法是道谛——八正道分。如果能够持续不间断,精进努力修行,就能够完全修行八正道分。

经由八正道分修行毗婆舍那的修行者,能够令你灭除一切贪爱、执著,解脱痛苦。最后,愿大家正确了解毗婆舍那修行的原理、方法,尽自己最大努力修行八正道分,能够达到离苦,解脱一切烦恼。

八、修行四念处之七项利益,禅修问与答

禅修者们十天的禅修已经到了尾声,十天的时间只是一个开始,还不足以令你证悟阿罗汉果。不过对于老修行的人,他可能在这十天当中能够达到某种深度的内观智慧。毗婆舍那智慧在佛法当中有四个阶段的证悟:第一阶段须陀洹——初果的证悟,第二斯陀含,翻译为一来——二果的证悟,第三阿那含翻译为不来——三果的证悟,第四阶段阿罗汉翻译为无生——四果的证悟。

当你能够证悟这四个阶段的道智或果智,你就能够灭除某种烦恼。第一阶段的证悟:当初果须陀洹时就能够去除我见——一切烦恼的根本;第二阶段的证悟:斯陀含能够拔除粗的贪、瞋、痴等等烦恼;第三阶段的证悟:三果阿那含能够拔除几乎所有的贪、瞋、痴烦恼,剩下来的是微细烦恼;到了第四阶段阿罗汉,就能拔除全部的烦恼,心完全从烦恼中清净出来,这时就能够过着真正幸福、快乐、自在的生活。

所谓十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是学习的阶段。回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家里,必须要继续精进努力地修行。若能够留在禅修中心修行,或者有机会参加禅修活动,就在禅修期间修行。如果修行时付出的精进努力少,只能得到很有限的利益;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精进努力,定力不能够加深到相当程度,内观觉悟力就不能够开显出来,或仅仅少部分地开显,只有偶尔的体会。然而,你能够付出足够的精进,很努力精勤地来修行,勇猛精进,持续努力,你的定力能够持续加深,内观觉悟力越来越锐利;而能够达到一层又一层更高的内观智慧,才有希望在今生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在经上,佛陀教导四念处的法门。四念处就是所谓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佛陀在讲解这四念处法门之前先说到修行四念处具有七项利益。七项利益就是:

第一项利益是清净众生:当你提起正念观察一切身心现象,你就有机会透视、了悟到身心的真实本质,而能灭除一切烦恼;当你的心能够解脱某种烦恼,就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你能够精进修行到达第四阶段——证悟阿罗汉果,你就能够从烦恼当中清净出来,能够过着真正幸福安乐的生活,这也就是清净众生的意义。即使你还没达到第四阶段的证悟,只达到第三阶段的证悟,或是第一阶段的证悟,同样的能从某些烦恼当中清净出来,而达到某种程度的自在、安乐,这就是清净众生这项利益。

第二项利益是超越忧愁。

第三项利益是能够超越悲痛:如果你能够了悟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就不会认定身心现象是人、我、众生,是男人是女人等等,于是你不会因为身心现象而生起种种烦恼,所以就不会因为人、事、物而生起忧愁或悲痛;因为一切的人事物都只是生灭变化无常的、自然的过程,这里面没有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我,真正的众生,没有实在的事物存在,因为你有这样的透视了悟,所以能够超越忧愁和悲痛。

第四项利益是能够超越一切身体的痛苦。

第五项利益是能够超越一切心理的痛苦:如果你能够精进修行,达到初果,乃至四果,就能超越身体与心理的痛苦。

第六项利益是果智的证悟。

第七项利益是达到离苦得乐涅槃的境界:如果你能够付出足够的勇猛精进,努力修行,而且具有足够长的时间,投入在修行当中,你必然能够达到灭除烦恼,解脱痛苦的证悟。

从初果的道智、果智直到四果的道智、果智,这些都是可以达到的修行成就,这也是佛陀在《大念住经》教导我们要来努力精勤修行的四念住。正念的修行法,也就是毗婆舍那修行法,以便得到这七项利益,你须要做的就是精进努力修行。禅修的活动大多是十天的时间,十天的时间不足以令你证悟到初果,乃至四果。如果你有充分的时间,能够继续留在禅修中心,长期地修行,这是最好的,这样能够让你的修行工夫持续进步,境界持续提高;但是既然没有时间,要回到自己的家里,你仍然要继续修行,因为正念修行是必须保持下去的,不应该令它间断。如果你在家里能够继续修行,这就表示你能够将禅修期间中所学到的运用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譬如说你每天能够修行两小时、三小时这是最好的情况;但是即使只有五分钟空闲的时间,你也必须用五分钟的空闲来修行。

如果你每天早晨有一小时的时间用在修行上,你必须先行禅约十分钟至十五分钟;然后你慢慢走到坐禅静坐的地方,坐禅四十五分钟到五十分钟,总共一小时的时间坐禅。静坐之前必须先行禅、经行,因为在行禅中你很容易将心安定下来,很容易引生定力,然后要慢慢地走到静坐的地方,保持正念,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必须放慢,而且很仔细地观察,直到你完全坐好,调整好姿势,端身正坐开始坐禅,如此,就能将你在行禅中所得到的定力一直保持到坐禅当中。

但是,有时因家事或者事业种种不如意,会引起你忧愁、焦虑、烦燥,这时,你必须提起精神,用心注意地来观察当下的情绪,同时标记说“忧愁、忧愁、忧愁”,“焦虑、焦虑、焦虑”,或“烦燥、烦燥、烦燥”,一直观察到这些忧愁、焦虑、烦燥等情绪消失为止。你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内心生起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忧愁、焦虑、烦燥而感到沮丧;因为当你在家里修行时,不比在禅修期中,必然有许多不如意的情绪在起作用,所以你不必感到沮丧,反而必须提起精神,振作你的正念,很努力地来观察这些情绪,一直到这些情绪消失为止。

如此,每一小时的修行,每一次的修行,都必须包括行禅和坐禅两项。

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必作意将动作放慢,只需保持正常的速度来运作一切的举动;但是也必须保持普通的注意,保持正念,时时知道自己的动作、情绪。在观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你不必要标记,所须要做的只是尽量保持醒觉,知道你当下所做的一切动作。

一旦有机会参加禅修活动,你应该尽量把握这个机会去参加;更好的是你若能够有充份的时间到禅修中心修行两个月、三个月,如此你就有机会达到相当阶段的证悟,你就能够过着真正的幸福、安乐、自在的生活。最后,愿大家尽自己最大的精进努力修行。禅修结束之后,仍要继续保持努力,让你的修行工夫不间断。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解脱一切痛苦,得到究竟安乐的涅槃境界。

以下有几个问题:

问题一:情绪作用是否属于受蕴?生气这种情绪是否属于受蕴?

答:受蕴包括一切感受——一切身体的感受和心理的感受,这一切感受的集合就叫做受蕴。身体的感受,譬如说:身体的痛、麻、酸、痒、冷、热等等;心理的感受,譬如说:快乐、喜悦、忧愁、苦恼、悲伤、失意等等。所以,一切的情绪作用,不管是快乐、喜悦、忧愁、悲伤、苦恼都是被受蕴所涵盖。然而,在佛法当中,生气并不算是情绪作用,不是属于受蕴;生气是另外一个范围,是属于行蕴。所谓行蕴,是一切附属的心理作用,所涵盖的层面很广,除了心意本身,以及一切感受、一切想的作用之外,其他心理作用都涵盖在行蕴当中,意思是说:除了识蕴、想蕴、受蕴这三类,其他心理作用,贪心、瞋心、愚痴、我慢、嫉妒,或精进、正念、定力等等,这些都属于行蕴——一切附属心理作用,或者说是心所。

问题二:在行禅当中脚步的移动是否算是主要的目标?当最明显的目标消失后,是否我们应该观察第二个目标?当第二明显目标消失后,我们是否应该回来观察脚步的移动?

答:是的。在行禅当中我们必须观察明显的目标,而行禅中最明显的目标往往是脚步的移动,因此,脚步的移动是行禅中主要的目标。但是,当有其他更明显的目标发生时,譬如说:妄想,你必须暂时停住脚步,专注地来观察妄想,内心同时标记说“妄想、妄想、妄想”。当妄想很浅、很弱的时候,你可以不必停住脚步观察妄想,在你继续行走的时候专注观察几次,妄想消失,你就继续专注脚步的移动;可是如果你观察妄想几次之后,妄想仍然不停止,这时你必须停止行禅,停止行走,站在原地专注观察妄想的心,同时内心标记说“妄想、妄想、妄想”,一直到妄想心停止、消失为止,才能够再继续经行,继续行禅。如果还有其他明显目标发生,譬如说:疼痛、麻、酸、痒、僵硬等等,你也必须停住脚步观察“痛、痛、痛”,“麻、麻、麻”,“酸、酸、酸”,“痒、痒、痒”,“硬、硬、硬”等等,一直到这些明显的目标消失,你才再继续观察脚步的移动。毗婆舍那修行法的原则,就是要观察当下最明显的目标;当最明显的目标消失后,你必须观察第二明显的目标;当第二明显目标也消失,没有其他更明显的目标存在,你就回来观察主要的目标。在行禅当中,主要的目标是脚步的移动;所以,当其他明显目标消失之后,你应该继续行禅、经行,观察脚步的移动。

问题三:如果没有痛苦,是否我们就不需要修行?

答:是的。修行目地就是要解脱痛苦;如果我们没有痛苦,我们就不需要修行。

问题四:修行毗婆舍那是否要研究经论?

答:当你在修学期间,你不需要学习研究经论,因为我们的禅修方法就是根据经论而来修行的一套方法;不过,如果你已经能够去除相当程度的贪、瞋、痴烦恼,你会有想要研究经论的欲望,但是最好你能够证悟到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然后你才去学习研究经论,因为学习研究经论不能令你灭除烦恼,过着真正幸福安乐的生活。

问题五:十天的禅修之中,我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定力,而且能够达到某种程度内观透视的觉悟力;回家之后,若我能够花半小时乃至一小时时间来修行,是否能够维持我的定力和内观觉悟力,达到禅修期间的百分之五十?

答:这是因人而异。如果回家以后,在假日当中,你能够有全天时间用在修行上,你就必须下定决心全天时间完全投注在修行当中,如此也许能达到在禅修期间的定力和觉悟力;但是这要依你的精进程度而定,也许你能在半小时或一小时之内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相当程度的觉悟力,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能够注重你的日常生活,培养你的正念,持续让你的定力加深,觉悟力会变得锐利。因此,你若有可能抽出半小时,就必须作半小时的修行;若能够有一小时空闲,你就必须要在一小时之内完全放下其他的杂务,专注地来修行,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修行效果。

Chanmyay Sasana Yeiktha (恰密禅修中心)

55-A Kaba Aye Pagoda Road, Yangon 11601, Myanmar

Tel:(95)(1) 661-479;Fax:667-050

网址:http://www.chanmyay.net/

E-mail:chanmyay@mptmail.net.mm;chanmyay@pacific.net.sg

Chanmyay 是安祥的隐居处(Peaceful Hermitage)。禅修中心1977年成立,位于仰光市内,距仰光机场约15分钟路程. 在离仰光市约50分钟车程的莫比(Hmawbi),另有人供养十英亩的森林道场(1995.4.成立),可直接前往静修。

住持 Janakabhivamsa Sayadaw (迦那卡西亚多,1928年生),1953年跟随马哈希法师习禅。西亚多教学特别重视在行、住、坐、卧等生活举止轻柔缓慢。他建议行者每日5~6小时行禅,5~6小时坐禅,他警示:一天五分钟的谈话可能破坏一天的专注。

西亚多通英语,马来西亚籍 Ashin Nyanransi (智光比丘)可帮忙翻译。森林道场地址:Chammyay Yeiktha, 24 Pyay Road, Shan Su Village, Hmawbhi, Tel:(95)(1)620-321

迦那卡西亚多2000年底曾应邀到台湾举办禅修。他有作品十多种,由“慈莲寺”出版一本《智慧禅》(正理依译)。

这份《禅修开示》,是根据迦那卡西亚多在澳大利亚的演讲录音带整理而成,由台湾的德雄比丘口译,笔录方面曾由马来西亚比丘智光比丘润饰。

  1. 编者注:很多翻译把最后这个动作翻译成“压下”,从翻译上没问题(比如有的文章的英文原文是press),不过这个压下是重力转移到前脚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刻意用力往下下压。但有的禅修者标记“压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有点往下用力,然后会感到有些不适,如果有这种情况,标记“落稳”比较好。